(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浙江 322200)
综合时间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很强自主学习性的学科。教师应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学习当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可见,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能够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理解,更好地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成效。
在新的基础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最全面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个人经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除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权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要注重学生的体验,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融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创造和提供了学习的动力。对于学生们来说,把所学的东西能用得好是多么的重要。学生的学习不再仅限于三尺讲台下,而提前进入了社会,将校内所学淋漓尽致地运用出来。比如:教师在教学《扫盲读本》中,由于课程内容较单一时,教师可以引导队员们自制了“教材”,他们将家中弟妹的识字图画剪下来,拼成内容更丰富、颜色更鲜艳的“书本”;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队员们找齐了一整套钱币,与老人一起到菜市场买起了菜。一次次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最重要的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尽一切可能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各种环境。教师需要注意练习的结果,但不要太在意学生的最终“实践”和“结果”的质量。我们应该更加注意的是,学生没有参与实践,在活动期间发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学生是否在活动期间进行了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通过课堂实践的过程,了解学生在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以学生的体验和生活为中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授课活动,学生们在一次次的锻炼之后,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通过探索、发现和实践的过程是那么迷人。因此,我们必须回归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意识到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完美结合。它可以与艺术,道德和生活,语言,数学,音乐等学科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且这种学科的整合并不难,而且整合后的活动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进行调查时,可以把品德与社会课程相整合,通过上网查资料,把信息技术学科很好的结合一起;还有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教导学生自制教材,又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该理论清楚地表明,通过学生独立使用各种活动和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
(1)小组开展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开展活动,开展的每一次活动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小组开展活动前都有活动计划,各有分工,在详尽的计划后循序地开展。例如:在第一次给老人们授课时,队员们事先做了明确分工,“人物称呼”由A同学负责,“城市地名”由B同学负责,“植物与动物”由C和D负责,“家具与电器”由E和D负责。队员中每人都有活动任务,每人的活动任务都服务于一个目标,这样目标的达成便能更理想。综合实践活动要着眼于其综合性。在活动过程中,活动日记人人参与。队员们全体参与,小组更有凝聚力,活动更加几分效率。
2.邀请外援参与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十分活跃,活动参与者具有充足的开放性。教学可以通过邀请外援参与实践活动。如:邀请几位老人参与进来,在老人授课时,在教老人家货币交易时,队员的父亲也参与其中,提供了模拟买菜情境用的秤,提供家里的蔬菜,同时还贴心地报上几个蔬菜的均价,让队员们在活动时更逼真。这样,使得教学实践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更感有兴趣。
通过社会实践研究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实践活动可以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让教师不断成长,努力蜕变。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沉淀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