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平面构成设计的实践研究

2018-02-23 15:3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线条课题平面

(常德市武陵区常蒿路小学 湖南常德 415000)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美术教学、平面构成设计二者关系,借助平台构成设计优势,优化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打造美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高效美术课堂,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美术思维能力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品质,张扬个性的同时更好地放飞自我。[1]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叩响学生美术兴趣之门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将平面构成设计知识巧妙引入美术课题教学课堂,和课题教学内容融合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走进多媒体下的平面构成设计情境,在感知、理解、掌握美术课题知识中顺利叩响美术兴趣之门。[2]

以“生活中的线条”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巧用到美术课堂中,以学生为导向,联系平面构成设计中线条知识,优化“生活中的线条”课题教学内容,在有机整合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将其生动、形象呈现出来,降低课题教学难度的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班级学生在观看多媒体作用下的图片、动画等过程中顺利走进“生活中的线条”美术课堂。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功能作用,将抽象化的“生活中的线条”课题知识具体化,联系平面构成设计中线条知识点,巧设梯度鲜明的课题教学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向班级学生呈现相关的平面构成设计作品,引领学生在多媒体作用下的教学情境中感知、欣赏平面构成设计作品,讲解“生活中的线条”课题知识,在多层次师生互动过程中有效启发学生,在思考、分析、解决课题问题中准确理解“生活中的线条”课题基础知识、难点知识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熟悉的“线条”,指导班级学生利用课题以及平面构成设计知识,亲自描绘生活不同五颜六色的线条,在亲自实践操作中感知学习美术学科的乐趣,在无形中顺利叩响美术兴趣之门,促使美术课题教学任务高效完成。[3]

二、强调课堂合作探究,完善学生美术知识体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平面构成设计作用下的课堂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有效鉴赏平面构成设计作品,获取美术情感体验的同时纠正形成的错误美术知识,不断完善已构建的美术知识体系。

以“色彩的对比”为例,在美术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课堂合作探究方面入手,以平面构成设计知识与作品为媒介,科学进行“色彩的对比”课堂教学。在讲解课题知识中,教师可以将基于“色彩对比”的课外构成平面设计作品引入到课堂中,巧用平面构成设计下的色彩以及点、线、面知识,设置具有探索性的层次化“色彩的对比”课题问题,将其融入到平面构成设计作品鉴赏环节。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法引入到课堂中,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探讨、交流的同时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入手鉴赏平面构成设计作品,在思考、探究课题问题中深入品味平面构成设计作品色彩。教师要随时观察班级学生探讨情况,结合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调整“色彩的对比”课题教学内容,引导各小组学生联系平面构成设计知识,进一步鉴赏课堂中呈现的平面构成设计作品,在发散美术思维过程中准确掌握“色彩的对比”课题内容,科学完善已构建的美术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三、优化美术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是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下强调的一大关键点,而这对学生美术知识体系完善以及美术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直接关系。在平面构成设计实践中,教师要科学优化美术教学实践,使其和美术理论教学有机联系,指导班级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提升美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美术核心素养。

以“动物的花衣裳”为例,在课题理论知识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围绕相关的平面构成设计作品,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堂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联系美术新旧知识过程中深挖自身各方面潜能,巧用已掌握的平面构成作品创作技巧与方法,进行美术创作,为喜欢的动物设计不同类型的花衣裳。教师要根据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在创作“动物的花衣裳”作品中巧用美术课题以及平面构成设计知识,在鉴赏、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术核心素养,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平面构成设计艺术效果鲜明,在培养、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以及绘画能力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将平面构成设计巧妙融入到美术教与学各环节,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不断获取美术知识以及情感体验,在内化、应用美术理论知识中进行多方面实践,提高美术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具备较高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线条课题平面
线条之美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