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18-02-23 23:21
心理学通讯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心理学婴儿

江南仲夏天,荷花别样红。在这满目苍翠、姹紫嫣红的时节,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心理学通讯》杂志(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s)创刊号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面世了。小生命很柔弱,需要您的呵护;小生命也一定会很坚强,让我们共同见证她的成长。

创刊号的征稿和刊文选择令人惊喜,也頗感遗憾。惊喜的是,在主办方、主编和编委们的关心和支持下,编委们积极投稿,有些甚至拿出压箱底的大作,稿件之多,出乎意料。我们由衷地感谢编委们和其他投稿者,并热忱地欢迎你们继续投稿。遗憾的是,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在本期上刊登所有的来稿,对此我们深表歉意。虽然我们的小编们加班加点,甚至废寝忘食,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排版校对,但由于时间紧,难免百密一疏,敬请作者和读者谅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但我们还是希望创刊号的亮相能给您带来“眼前一亮,会心一笑”的感觉。敬请关注本期的主要内容。(也可通过我们的官网www.psychcomm.org.cn阅读)

主编的“创刊词”(谢斌,P3)清晰地阐述了本刊的使命、任务和愿景。“怀揣梦想,谨守初心,在2018这个火热的夏季,让我们从‘心’出发……”我们的梦想和初心到底是什么?进入“心时代”, 满足人民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梦想和初心。我们相信,《心理学通讯》将不负众望,砥砺前行。我们从零开始,没有负担,没有桎梏,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调动各种资源,辅以新媒介的力量,有信心把本刊打造成“基础与临床交叉,科学与人文并重,专业与科普兼顾,学术与市场双赢”的特色期刊。

在众多低调的、熟悉的欢呼声中,些许来自异域的声音格外悦耳。来自德国和加拿大的4位心理治疗大师分别发来了贺信,祝贺新期刊的诞生,并寄予厚望(P4)。“中德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创始人马佳丽女士等认为沟通(communication)是任何一个互动的基础,希望这本期刊能够成为心理学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成为本中心另一本全英文精神病学期刊《General Psychiatry》(原《上海精神医学》杂志)的一个补充。

新期刊,新生命。如同我们的新期刊,新生命意味着未来与希望。首先,我们重点推荐两篇与“新生命”有关的研究论文。

第一篇论著是关于婴幼儿情绪能力训练及其效果的研究(严严,黄玲,华弥之,陈思佚,杨萌,周仁来,P5)。情绪能力是幼儿进行社会互动的一项关键能力,对幼儿的毕生发展有重要作用。作者开发了一套本土化的幼儿情绪能力训练方案,以幼儿园中班幼儿作为实验对象。经过一年的教学,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儿的情绪和人际交往能力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尤以总体优势、情绪调节和与同伴问题的改善最为显著,证明该训练方案可行、有效,建议对学龄前幼儿开展系统化的情绪能力训练。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训练内容仅限于家长-教师-同伴的三元人际关系,较少涉及当下已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情况下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情境。

另一篇综述也与婴儿的发展有关,是关于成人的大脑是如何对来自于婴儿的各类刺激进行加工,发生变化,继而又反过来影响婴儿的发展(吴小燕,何振宏,封春亮,龚栩,罗跃嘉,P41)。婴儿刺激会“重塑”父母的大脑,激发“脑洞大开”,通过父母的养育和照料行为来影响婴儿的终生发展。成年人的大脑中普遍存在一个支撑和维持父母照料行为的神经机制,这个神经机制被定义为“父母大脑”(parental brain)。这个神经机制容易在加工婴儿刺激的时候得以触发,因此该论文以成人加工婴儿刺激为切入点,介绍了被动加工,评估加工和知觉范式等婴儿刺激加工的试验范式,重点讨论了婴儿刺激加工的神经机制,最后探讨“父母大脑”的功能以及影响该功能的因素。作者提出,今后需要对父母与婴儿的互动方式,以及父母回应婴儿的神经机制对婴儿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儿时的不良经历,尤其是遭到拒绝和不良的依恋关系,可能会导致拒绝敏感性的形成,从而影响个体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叶贝,周同,李丹,P65)。作者对人际互动中的拒绝敏感性的形成与发展、可能的机制,拒绝敏感性个体的人际互动特点、可能的干预措施和研究动向等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建议今后应针对性地开展聚焦环境和个人的预防和干预研究。

本期以较大篇幅刊登数篇有关心理治疗的文章。当代心理治疗起源于西方,但有关心理治疗的理念和实践雏形在我国早已存在,远早于西方。道家“天人合一”、佛家“调心入空”、儒家“修心养性、忘道合一”以及中医“阴阳得养平衡、情志五行和谐”等思想,揭示了人与内在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之“道”;各“道”哲理皆有助于人平衡和疏导困境中的消极情绪并促进心理健康,便具有朴素的心理治疗意义(张奕,韩布新,P51)。东方人与西方人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不同思维操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中国文化的形象思维比西方文化的逻辑思维更能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作者基于道德经“为道日损”观进一步提出“暂停逻辑思考”的心理健康观,为中国文化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应用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作者还注意到,西方心理学家也在不断思辨和探索过程中发展出诸如心智觉知认知疗法(MBCT)、辩证行为疗法(DBT)和正念疗法(MT)等富有东方文化内涵的心理干预疗法。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西方心理学家正处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进程中。作者提出,有必要对冥想、坐忘或气功等的心理治疗作用开展深入研究。

除了古人的各家思想,国人早期研究、推广和践行西方心理治疗的也不乏其人,黄嘉音就是其中一位大师。我国“森田疗法”的开拓者王祖承教授(P75)回顾了黄嘉音早年在上海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心理治疗的主要业绩,介绍了由他本人主编的《黄嘉音心理治疗文集》。早在60多年前,黄嘉音就非常规范地开展心理治疗,其方法、流程、指导概念等均已达到现代心理治疗的标准,开创了现代心理治疗的新风。题为“一个自认为是皇后的女孩”的心理治疗案例分析,洋洋洒洒5万字,详细记录了共28次的心理治疗,今天读来仍不失为一篇心理治疗的范本。

质性研究是心理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肖泽萍团队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张飞,王建玉,白艳乐,王振,张海音,范青,肖泽萍,P26)。研究结果提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是有效的,影响团体治疗效果的因素比较广泛,如团体过程、治疗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与治疗师相处和团体结构等,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广义上说,个案报告也应该属于质性研究。陈珏团队(彭毅华,陈涵,刘强,缪群芳,杨莉,陈珏,P70)报告了一例严重强迫症住院患者经动力性心理治疗后好转的案例。他们发现,在与患者的日常互动中,治疗团队成员对患者理解、包容及保持稳定一致的治疗态度的能力对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还着重探讨了治疗团队如何通过检视移情、反移情的素材获得对患者的理解以及此种理解的意义。他们强调“动力性住院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三位精神分析治疗师(吴艳茹,仇剑崟,张海音,P80)从精神分析四个主要的理论流派: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剖析了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博迪口吃症状的成因和意义,揭示了症状在痛苦关系中形成、在滋养性的情感关系中疗愈。分析入木三分,读来趣味无穷。

赵旭东和徐献军(P58)介绍了雅斯贝尔斯的“理解心理学”及其对当代心理健康服务的意义。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913年发表的《普通精神病理学》是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奠基之作,对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及哲学的影响延续至今。雅斯贝尔斯对理解心理学的洞见,为心理学、精神医学的健康发展引入了宝贵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方法,尤其是为发展心理治疗、心身医学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希望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能够成为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种文化”的人类服务艺术;心理治疗师能够以说明心理学与理解心理学两条腿走路,通过共情实现助人的目的。

范鑫等采用问卷法结合半结构访谈法,调查了上海市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学历教育不完善,资格认定缺失,行业监管乏力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范鑫,郭延萍,李煦,蔡军,马宁,谢斌,宋立升,P33)。作者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的制度供给与资源供给,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逐步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与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相结合的行业管理模式。

另一篇论著是社会认知与情报学的跨学科研究论文,主要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解释社会认知学科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把握社会认知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主题具有指导意义(张晗,余婷婷,蒋宏,余晓蔚,P16)。社会认知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心理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行为科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涉及跨学科的关联与影响,交叉性最强的学科也包括心理学;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心理学、精神病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等;前沿主题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病、认知矫正、双相障碍等,这些均与临床心理学密切相关。

最后,您想知道封面插图的秘密吗?请细细地品味简短而有趣的封面故事(沈涛,张蕾,封3)。插图的构思、色彩、表现手法,无不折射出两个90后的创意和情愫,也体现了杂志的使命及办刊人的愿景。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心理学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国内发展“婚外恋”心理治疗模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