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迎华
(覃塘区五里镇中心小学 广西贵港 537125)
下面谈谈在试验中教学困生写记叙文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写好记叙文,我研究了小学语文课文一百三十篇记叙文,特别是对五年级课文的三十二篇记叙文的构思和表达方法进行认真分析,从课文中分解出记叙文写作三十法。这三十法是:叙事四法(事情经过先后;时间推移先后;地点变换先后;以事情经过先后为主,结合时间推移先后、地点变换先后交错);状物三法(社会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写人八法(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活动,人物综合描写,一事表人,几事表人,几方面品质表人);开头五法(交代四要素,点明主题,提出问题,描写人物或景物,抒发感情);结尾四法(事情结果,点明主题,展示未来,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篇章结构六法(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先总述后分述或先分述后总述,先面后点或先点后面,先记叙后抒情或先抒情后记叙,夹叙夹议,对比)。有人说:“‘文无定法’你搞定了‘三十法’不是定了框框吗?”我认为客观事物是有规律性的,写文章也一样,特别是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教一点规律性的东西是有必要的。我认为所谓“文无定法”,是说不要随便定框框,以免束缚写文章的人的思维。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是坚持从“有法”到“无法”的。经过多轮试验的验证,效果是很好的。于是,我把这来自课文的“三十法”作为帮助学生学习范文,了解作者如何叙事、状物、写人、表达思想感情和篇章结构的一把钥匙,同时又作为学生练习作文的借鉴。我以“三十法”为线索,组织教材,补充教材,并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了全盘考虑,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计划统一起来,订出一个读写结合的规划。这个读写规划,按照这样的顺序:先教学叙事,后教学状物写人;先从叙一件简单的事表人,到教复杂的一件事表人;从叙一事表人,到几事表人,几方面品质表人;从点明题意开篇、结篇到其他较复杂的开篇,结篇。[1]
一般的记叙文往往围绕这一个中心,写人叙事、状物等,样样俱全,还有种类繁多的词语。通常的教法是课文一次过,另开作文课。我的教法是从读中学写,抓住重点,分步循环。我取消了专设的作文课,而把作文课和讲读课融为一体。我的这个教法,主要由以下几项活动组成(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灵活的,并不一定都按照这个步骤进行):[2]
1.预习。我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常常随着教学目的和课文特点的不同而变动,一般包括释题,了解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找出用得生动的词、句、段和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句等。我要求学生借助于字典,把这些问题基本弄清。我对学生在预习中必须完成的几项要求,都分别规定了符号,要求学生边预习边在课文里画上或写批注。上课前,我常常抽查几个不同程度学生的课本,从学生所作的记号,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疏通课文。我一般用不超过一节课的时间按预习要求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补充,我再评讲、扫一扫一些难于理解的词语方面的障碍,使学生基本通晓课文。
3.精讲、多练。我对课文重点部分舍得花力气和时间精讲多练,不仅让学生领会文章写什么,而且让学生逐词(重点词)、逐句、逐层领会作者的遣词、炼句、谋篇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重点段,一般要求当堂做到五会:会理解、会复述、会背诵、会默写、会仿写或改写。
4.讲评习作。我每讲一篇课文,一般叫学生进行两次以上仿作练习(重点部分当堂模仿练笔)。教比较重要的课文时,除两次仿作外,再指导学生仿写一篇文章,这样,学生写作次数大大增加。每当全课教完时,就对学生的前次仿作进行综合讲评,或抽样利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评讲。
我从写好整篇文章着眼,把记叙文三十个零件结合教学指导学生逐一模仿、学写,让学生练好基本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写作。
1.从练习一句话起步。我要学生写一句话(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记叙文的要素),作为学写记叙文的起点。我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写学校开学后的一件新鲜事,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开学第一天,我们五(2)班学生帮助一年级小同学打扫教室、摆桌椅。”[3]
2.练习环境描写。我教《秋天的早晨》,着重让学生懂得怎样写秋天早晨大地的自然景象,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怎样用词语来描写得准确、形象。教学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天早晨的景色。有的学生这样写:“一天早晨,我踏着露珠,漫步田野间,阵阵晨风夹着稻香扑面而来,我深深地呼吸着,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远处,一轮红日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朝霞如锦似缎,沉甸甸的谷穗在晨曦中微微点头,真是风景如画,丰收在望。”学生学了自然环境描写以后,在指导学生仿照范文,练习社会坏境的描写。
3.练习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很重要,比如描写人物的行动,显示人物的性格,思想时,对行动写得越细致、越形象、人物的性格、思想就越鲜明,给人的印象就越深。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那个自然段时,让学生仔细琢磨“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等动作词是怎样突出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指导学生仿照作者细心观察人物的具体行动,准确选用动词,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感情。[4]
4.练习审题立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文时,如审错题,就会立错意,离题千里。我十分重视课文的题目教学,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教学时,我先分析题目的语法形式,再分析题目的思想内容,同时把教过文章题目的语法形式,再分析题目的思想内容,同时把交过的题目分类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
5.练习开头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合部分,它随着文章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有一定的联系,怎样掌握它的规律呢?我从课文中找出几种范例进行分析点评,使学生懂得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开头和结尾,但最重要的是首尾呼应,并且要尽量写得自然有力,或既自然又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6.练习篇章结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记叙文的篇章结构一般是顺序结构,这种结构学生比较容易学,而段的结构比较复杂难学,对这两类结构,我在教学中都认真指导学生掌握,而对段的结构,尤其重视,凡是课文里精读的段落,我都从断句,分层到结构特点一一讲清楚,使学生理解,掌握,以便从中学到一点规律的东西,《北京的春节》一文的第七、八,九、十自然段,每段的开头都先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段的内容,然后再具体叙述,我教了第七自然段后,便让学生自己读八,九,十自然段,自己去理解体会,有些课文是先具体叙述后概括的,或先议论后叙述的……,我都一一指导学生加以理解掌握,每次教完之后,当堂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写一篇习作。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一般都掌握了较简单的篇章结构,有的学生还会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方法。
7.放手写作。学生一一仿写了文章的各个“零件”之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拟题写作。
学生们学了课文的写作方法,往往跃跃欲试,自己作文,但往往苦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抓什么题目来写,我结合班级、少先队工作,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为写作提供素材,如结合班级每年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三个阶段,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相应举行三次征文比赛:学雷锋,颂新事(侧重叙事);学雷锋,颂新风(侧重状物);学雷锋,颂新人(侧重写人)。这样学生就有东西可写了,即使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坚持这一观点:学生们的生活是他们写之不尽的源泉。
但是,我又发现,同是一件事情,同是一项活动,由于各人的观察能力不同,得到素材的多少也不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们年纪小,阅历浅,思想水平低,思想方法简单,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得很高。但由于学生们年少幼稚,好奇好动,富于幻想,他们又往往能发现成年人不易发现的或不感兴趣的东西。针对这些情况,我引导学生们提高观察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引导他们细心观察事物的特征,掌握事物的特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即使是同类事物,也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就说人物的外貌,就有种族、肤色、性别、年龄、相貌、身高、服饰的不同。而学生们观察事物往往是浮光掠影,只得到笼统的印象。我就经常教育他们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上课时各人的神态表情怎么样?课间活动跳绳时,各人的动作怎么样?家里的小鸡天天有什么不同?各种树上的枝叶有什么不同?……总之,从天上到地下,从教室到家庭,从人物到事物,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生活,我都常常启发学生去留心观察,因此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
为了使学生把观察,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为作文积累素材,也为了利于学生练笔,我要求学生经常写日记。同学们也因写日记尝到了甜头,很多作文是在日记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不用费很大的劲,而这些作文又往往得到老师、家长的好评,所以大家都乐于写日记。据统计,一个学期平均每个学生写日记五十多篇,最多的写九十多篇。学生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多的积累了六七十件事,少的也积累了二三十件事。这样,学生就不会苦于无话可写了,越写越兴趣,越写越具体生动,说套话、空话和假话的现象也随之而克服。
当学生作文能初步成篇之后,我是怎样帮助他们提高呢?
1.指导学生反复批改。文章是靠修改才能提高的,这种修改当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我的原则是:导重于批、评重于改、口评重于笔评。我只抽改,着重指导学生自改、互改。具体做法是:(1)要求学生动笔之前先动脑,拟好提纲,写好稿,字字句句认真写。(2)结合讲读课评讲,指导学生自改。(3)多作抽样示范,讲评。(4)对个别学生面导面批,启发他反复修改。(5)“四写”(听写、改写、扩写,缩写)、“二记”(日记、读书笔记)只抽样示范,讲评,不批改。(6)学生自拟题目的作文只抽查、陈列和组织学、评、改活动。我认为学生初写的文章,写得不好不要紧,我让学生听了评讲之后,在搜集材料、重新作。这样反复修改,充实,直到满意为止。如苏悦麟同学的《可爱的学校》、黄莉雅同学的《赶鸭少年》,他们毕业后,还利用暑假期间反复修改,前后修改达十次之多。
2.要写真实,写具体。我要求学生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不要说假话、空话、大话。我要求学生尽量写得具体生动些,而不向学生提出语言的精炼、简明扼要之类的过高要求,以免束缚他们。学生对所写的人、事、物,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总之,我放开手让他们写,不定框框限制他们。
3.扩大阅读面,开拓思路。我除了帮助学生学课文的范文外,还通过介绍书报,剪贴范文,出版墙报和举行读书活动等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拓他们的思路,我还选编一批传统范文,有计划地穿插到教学中去。我每教一篇讲读课文,一般都要补充教两篇阅读课文,再让学生独立读两、三篇文章。这样就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精读和博览结合起来。
4.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我还十分注意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同一内容的作文,要求就有所不同。如写《我的好老师》,对程度差的,我要求开篇点题,一事表人;对程度中等的,要求开篇总领,几事表人;对程度好的学生,则要求描写开头,几个品质表人,并采用展示结尾的方法。作文批改时,对程度差的,采用面批,充分肯定成绩,鼓励向上。对程度好的。多采用点评,自己修改,一文多改,好上加好。我还把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一个通讯组,指导他们调查采访,分析整理材料,写成文章,并办墙报,主持征文比赛,办作文展览会。特别注意以典型引路,带动全班。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以让程度差的学生学得好,程度好的学生学得快。
总之,教育就是我们因材施教,并持之以恒从细节中汲取养分并通过自身发光发热的过程。
[1]王健昌.如何指导小学生起步作文[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2]秦慧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 山海经 2015年21期.
[3]安孝琳.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及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47期.
[4]金志红.群文阅读指向“写”[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