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视角看文言文英译
——以《桃花源记》英译本为例

2018-02-23 20:46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原文中桃花源记选词

武 斌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加强,各个国家对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尤为关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学习中华文化,中国典籍英译(尤其是文言文英译)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演变,语言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汉语的文言文演变到今天的白话文,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译者在文言文英译的过程中,应关注语言的时代变迁,准确把握原文意义,最大程度地再现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

(一)语内翻译

所谓语内翻译,是指某一种语言内部的转换。文言文英译必须有汉语的语内翻译,即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这样一个流程[1]。尽管我们并不能直观看到译者对文言文的白话文处理,但在译者的大脑中是有语内翻译过程的,尽管很短暂,但不可或缺。文言文英译时,语内翻译白话文的准确性就决定了白话文英译的准确性,因此,对文言文的准确理解十分重要[2]。

(二)语际翻译

所谓语际翻译,是指不同语言间的相互转换。我们在进行文言文英译时,语际翻译是第二个步骤[1]。在准确地语内翻译,也就是将文言文译为白话文后,语际翻译才真正开始。这一过程的准确性十分重要,目标语的词汇、句型、语法、表达习惯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选词需反复推敲,以减少英译过程中的“词不达意”[2]。

三、实例分析

《桃花源记》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开端,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文言文典籍的典型代表。《桃花源记》的英译本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很高,是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桃花源记》英译本进行分析,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3]。

(一)虚词

文言文中含有大量的虚词。虚词本身虽没有实在的意义,但也具有保证句子语法结构完整和功能上的意义。依附于不同的实词或句子,虚词的意义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是译者在进行语内翻译时,也就是在对文言文作白话处理时的难点。在进行此类词汇的英译时,译者需要将重点放在语内翻译的方面,反复推敲以准确理解虚词的意义。

《桃花源记》第三段有“见渔人,乃大惊”和“乃不知有汉”这样两句话。 其中,“乃”是虚词,作“竟然”讲[4]。 英译本如下:

(1)Rick Davis and David Steelman:

The people were amazed to see the fisherman,…

They were not even aware of the Han Dynasty.…

(2)A.R.Davis:

…they were greatly surprised and asked from what place he came.

…they did not know that there had been Han.…

(3)林语堂:

They were greatly astonished to see the fisherman…

They had not even heard of the Han Dynasty…

显而易见,三个译本对第一句的处理都十分准确,分别使用了“amazed”“astonished”和“surprised”三个词来表示“乃”的惊讶之意。这说明译者在语内翻译时均准确理解了原文中“乃”的意义。但对第二句的处理三个版本的译文有出入:(1)和(3)的英译相对准确,译者用“even”这样一个程度副词表达出了渔人在得知桃花源人不知汉代的惊讶[4]290。而例句(2)处理得过于简单,译者只是陈述了“不知有汉”的意思,其中渔人的惊讶之意荡然无存,丧失了原文中震惊的情绪。这说明A.R.Davis在语内翻译时选择性地省去了“乃”中的“竟然”之意,将情绪隐去。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够准确。情绪是原文中的点睛之笔,体现出渔人心理的强烈波动,省去情绪导致译文缺乏感情因素,准确性较低,形成了在语际翻译过程中选词的失误。

《桃花源记》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是个虚词,一般有“作为”“做”“替”“向”“对”等意义。在本文中是“向”“让”“给”的意思[4]292。 英译本如下:

(4)Rick Davis and David Steelman:

It's not worth telling people on the outside about us.

(5)A.R.Davis:

You should not speak of this to those outside.

(6)林语堂:

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从“形合”角度来说,介词“to”本身有“朝着”“向”“到”“对于”等意义,表示动作的趋势。例句(5)和(6)巧妙地借助英语中的介词“to”将原文中虚词“为”的“向”“让”“给”的动作趋势准确地表达了出来。这一细节的准确把握体现出译者的严谨和对语言极高的敏感度,说明在进行语内翻译时,译者注意到了“为”这一虚词隐含的意义,因此,选词才会准确无误。例句(4)虽真实还原了原文的意义,却没有将虚词“为”表达的动作趋向表现出来。但从意合角度来说,例句(4)更贴切。译者在语际翻译时,慎重选词,将“不足”的意义用“worth”表达了出来,十分切合原文的“值得”之意,这是例句(5)和(6)没有体现出来的部分。

(二)实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们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相对于虚词而言,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实词的词义相对稳定,不需要依附于其他词。在对此类词英译时,译者应将重点放在语际翻译的方面,注意实词在英语中对应词汇的选择,从而准确表达原文意义。

《桃花源记》中有许多实词十分值得研究,例如“缘溪行”的“缘”,“芳草鲜美”的“鲜”等,都是典型。 现将“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英译分析如下:

(7)Rick Davis and David Steelman:

…Once while following a stream he forgot how far he had gone.…

(8)A.R.Davis:

…ascended a stream,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ed.…

(9)林语堂: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例句(7)和(9)中,单词“follow”和“along”的选用十分专业。“follow”除去“跟随”“追随”的意义之外,还有“循着”“沿着”(道路、路标等)的意思。 同时,“along”也有“沿着……走”的意义,因此,此处两种表达表示“缘”的意义均十分准确,既保留了原文的意义,也遵循了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是语际翻译成功的例子。而在例句(8)中,译者使用了“ascend”一词,将“沿着”的意义引申为“攀登”。从原文意思来看,“攀登”的意象并不准确,虽然原文说林尽水源处,有山,但这并不能理解为渔人最初的“沿溪而走”就是“攀登”,使用“ascend”就弱化了“缘”一词原本要强调的“沿着”的意义。所以在选词上(8)没有(7)(9)准确[5]。

再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英译:

(10)Rick Davis and David Steelman:

…The fragrant herbage was fresh and beautiful;fallen blossom lay in profusion.…

(11)A.R.Davis:

…Petals of the dazzling and fragrant blossoms were falling everywhere in profusion.…

(12)林语堂:

…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例句(10)中,译者注意到了“鲜美”一词的原意,应为“鲜明美丽”,因此,译者翻译为“fresh and beautiful”,其中,将“鲜”译为“fresh”较为准确。 “fresh”一词除去“新鲜、清凉”等意义外,还有“鲜明”的意义,十分贴合“鲜”在原文中的含义。同时,译者又在“herbage”前面加上了“fragrant”(芳香的),使“鲜”的意义更为准确,画面感强,更为传神。在例句(11)中,译者使用了“dazzle”一词来表达“鲜”的意义。“dazzle”本身有“(美貌、技能等)令人倾倒,眼花缭乱”的意思,基本贴合原文中表现出的繁花似锦的场景,用在此处尚可。但结合原文意义来看,“dazzle”就不如“fresh”准确,同时,仅用“dazzle”一词没能将“美”的词义表达出来,属于词义的缺失。在例句(12)中,词义缺失的现象同样存在。译文中仅译出了“美”的意象,完全省去了“鲜”的意象。(11)和(12)译文中词义缺失现象是语际翻译时常见的问题,词义的缺失有时会导致原文内容的表达不完整,甚至会造成歧义。

(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既是文言文翻译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易错点。在翻译中遇见原文中有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小心,主观臆断容易导致对原文意义的误判。

《桃花源记》中就有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子。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和“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中,两个“志”的意义就有所不同:前一个句子中的“志”是“做标记”的意思,动词,动作趋势明显;后一个句子中的“志”是名词,作“标志”讲。英译文如下:

(13)Rick Davis and David Steelman:

…retraced his route while leaving markers to find this place again.…

…look for the trail markers,…

(14)A.R.Davis:

…everywhere he noted the way.…

…seek out the places he had previously noted,…

(15)林语堂:

…marking with signs the route he had followed.…

…They looked for the signs but got lost and could never find it again.…

从例句(13)和(14)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并没有将原文中词类的不同表现出来。例句(13)在两个“志”的处理上均使用了名词marker,例句(14)则均使用了动词noted。虽然(13)和(14)的统一处理在原文意义的表达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色未能展现出来。原文在“志”的意义上有明显的动词和名词的差异,统一处理就掩盖了中国传统文言文的一大特色,英语国家读者虽能理解原文的意义,但导致语言略显重复呆板,丧失了中国文化在词类活用层面的灵活性。例句(15)在第一处使用了动词mark,第二处使用了名词sign,十分准确地将原文中的意义表达了出来,生动形象。这也说明,有些情况下,语内翻译虽然没什么问题,但在语际翻译时选词也需慎重,译者应该在准确再现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源语文化的纯正,使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再看“……寻向所志……”和“……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里两处的“寻”意思差别颇大:前者的意思是“寻找”,后者的意思是“不久”。译文如下:

(16)Rick Davis and David Steelman:

…and look for the trail markers,…

…visit the Shangri-la,but he died of illness before he could accomplish it.…

(17)A.R.Davis:

…and seek out the places he had previously noted,…

…Soon after,before he had carried out his plan,he fell ill and died.…

(18)林语堂:

…go with him and find the place.…

…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在语内翻译过程中,第一个句子中的“寻”字不难理解,为“寻找”之意。在三个英译本中,译者均把握了原文意义,在进行语际翻译的过程中,准确地将“寻找”之意分别译为“look for”“seek out”和“find”。 这些词组或单词都是英语中常见的“寻找”之意的表达,用在此处十分恰当,既准确传递了原文意义,又遵循了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但第二句中“不久”的处理就不尽如人意了。(16)和(18)都没有提及这个表示时间的意义,只是直接将“刘子骥”的结局翻译出来,略单纯,时间线上不够清晰。(17)中很准确地使用了“soon after”将“寻”的意义表达了出来。西方国家重逻辑,时间线的梳理也是翻译时的重点。“Soon after”点明了原文的时间线,虽为想象之境却也丝毫不乱,使英语国家的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时间脉络,读起来觉得有凭有据,并非无稽之谈,同时还能感受到陶渊明笔下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

(四)古今异义

汉语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很多词汇的意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有些与词汇最初的意义相去甚远。因此,译者在进行语内翻译时,应反复推敲原文词汇的意义再对其进行准确的解释说明。

《桃花源记》中有许多古今异义的词汇。如“屋舍俨然”中的“俨然”一词,文言文中的意义为“整齐的样子”,但时至今日,我们更多使用该词表达“像……样子”。我们来看“屋舍俨然”的英译本情况:

(19)Rick Davis and David Steelman:

…flat area with imposing houses,…

(20)A.R.Davis:

…with houses of a stately appearance.…

(21)林语堂:

…level valley,with houses and fields and farms.…

不难看出,三个译本都没能把原文中 “整齐的样子”翻译出来。在例句(19)中,由于在语际翻译时选词的失误,错误地使用了“imposing”这个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imposing”的意思解释是“壮观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并没有整齐的意义或是隐含意义。同样,在例句(20)中,译者错选了“stately”一词。“stately”在词典中的意义是“宏大的,壮观的,仪态高贵的”。选词的不慎重,导致英译文中词不达意。而在(21)中,译者很简略地将“屋舍俨然”的状态一带而过,只是提到了空旷之处有房屋,有些仓促,并未将渔民见到“豁然开朗”处有“俨然”屋舍的惊讶之情表达出来。这是语内翻译不准确导致的英译本失误。

又如,上面提到的例子“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也是典型的古今异义。我们现在使用的“不足”,是“不够,数量上不合标准”的意思,而在文言文中则作“不值得,不必要”讲。 而三个英译本中,只有(4)用“worth”一词,将“不值得”的意义准确表达了出来,同时将“桃花源中人”的低调、不愿外人知道的强烈意愿翻译了出来,这是语际翻译时选词成功的例子。(5)(6)则避开了“不足”的意义,直接翻译出“桃花源中人”的意愿,有些生硬,缺乏情感。

再如,在上文中,“鲜美”意象也是典型的古今异义。“鲜美”一词在当今特指食物的味道好,并没有其他的意义。但在原文中“鲜美”一词作“鲜明、美丽”讲。因此,在翻译时应将意义拆分开来进行英译。例句(10)就是很好的例子。译者将 “鲜美”译为 “fresh and beautiful”,完全将拆开的意义准确表达出来,既体现了语内翻译时译者进行的准确转换,同时也体现出译者在语际翻译时选词的慎重和严谨。例句(11)和(12)中,译者都有同样的失误,未能将原文的全部意义完美再现,只是单纯从“鲜”或者“美”方面表现出桃花源中美景,没能将桃花源中繁花似锦、美艳动人之处描绘出来,这是语内翻译过程中不准确导致的失误,同时导致在语际翻译过程中选词的失误。

四、结语

语内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译者在进行语际翻译时的准确性。在语内翻译时,要准确理解虚词、实词的意义,克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对语内翻译的干扰,提高语内翻译的准确度。而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谨慎选择目标语词汇,在不丧失文言文原意的前提下,尽量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原汁原味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让英语国家读者感受中国文化特有的韵味。

猜你喜欢
原文中桃花源记选词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选词写故事
《桃花源记》
Subcutaneous sarcoido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选词填空好方法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读一读,选词填空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