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研究

2018-02-23 20:46王子璇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贷款消费大学生

王子璇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在互联网大热的形势下,网络贷款消费这一新生事物悄然出现。学生网民占我国网民总数的24.8%,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针对学生群体出台了很多门槛低、方便快捷、额度较小的贷款项目[1]。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他们乐于接触这种新型互联网金融,青睐于这种贷款消费模式,逐渐成为网络贷款的主力。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现状

网络贷款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借贷活动。网络贷款中的借方有一定数额的闲置资金,希望通过贷款使资金增值;网络贷款中的贷方希望通过贷款获得资金;网络贷款中的借贷平台属于中介机构,其经营目的是赚取中介费和利息差额。近年来,面向大学生的贷款平台越来越多,贷款条件也越来越宽松,吸引了很多大学生。

(一)网络贷款是大学生信用贷款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有接近30%的大学生申请过贷款,其中近六成的人通过网络贷款平台获得了贷款[2]。《2016年上半年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显示,有83%的大学生听说过分期消费,有7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倾向于分期消费[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倾向于超前消费。一些大学生热衷于电子数码产品、名牌鞋包、聚会旅游,而能支配的资金又不多,于是就选择通过门槛低、无抵押、放款速度快的网络贷款获取资金。

(二)大学生还款能力较弱

大学生有一定经济自主权,但其所掌握的资金有限,他们手中的资金大多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天津大学的一个实践调研团于2016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该校学生的月生活费普遍较低,有68%的人月生活费低于1500元,仅有12.05%的人月生活费超过2000元。该调查报告还显示,有32.94%的大学生表示每月预期贷款金额超过1000元,但只有不到7%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每月1000元的还款金额[2]。为了还贷,一些大学生又到其他网络贷款平台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具有盲目性

目前,大学生选择网络贷款消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遇到了突发情况,急需资金救急;二是想购买大件商品,却苦于囊中羞涩,想尽快获取资金。多数网络贷款平台贷款手续比较简便,贷款门槛也比较低。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平台收费标准模糊,利息较高,或者有隐藏条款,很多大学生在冲动消费之后才发现面临还不上款的风险。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心理因素分析

(一)追求即时满足心理的驱使

“即时满足”是与“延迟满足”相对的概念。延迟满足是指人们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然而,人们在等待长远结果的时候,往往会因为等待的时间过长或前景不确定而产生焦虑情绪。一些大学生通过网络贷款超前消费,这种消费行为追求的就是“即时满足”[4]。

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认为用明天的钱来满足今天的需求是一种时尚的做法。学生获得的网络贷款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日常消费,他们倾向于用贷款来满足娱乐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在一些大学生看来,与其靠存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不如通过网络贷款将未来的钱拿到现在来使用。

(二)自我效能感的驱使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所进行的预估和判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开展某一项活动时,他就会产生较强的自我效能感。

网络贷款门槛较低,不需要资金担保,也没有繁琐的手续,大学生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和联系方式,就可以从一些贷款平台获取所需资金。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但却囊中羞涩,他们一旦发现,只要在网上申请贷款,自己的消费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便会去尝试这一新事物。很多大学生只考虑贷款消费能够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却不考虑自己是否能够及时还款。他们对网络贷款逾期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贷款逾期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关于还款也没有什么具体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因为校园贷款一步步陷入“泥潭”,最终欠下巨额债务,给自己和家人、朋友带来无尽的烦恼。

(三)攀比心理的驱使

消费行为可以分为功能消费和符号消费两类。功能消费的特点是消费者关注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即关注商品是否可以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符号消费的特点是消费者关注商品所代表的消费等级[5]。符号消费是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消费,而所谓体现“自我价值”,就包含“炫耀”的成分。

在大学校园里,一直存在着攀比炫富的风气。大学生攀比炫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风气不正。在贫富差距不断增大,阶层逐渐固化的今天,一些人试图通过消费高价商品来“炫富”,消费心理极度扭曲。社会上的这种不良风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在校大学生。二是部分学生“三观”不正。一些大学生虚荣心比较强,认为穿戴或者使用比较高档的商品可以引起别人注意,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他们不是选择通过自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而是寄希望于通过消费一些高档商品让身边的人另眼相看。

(四)对家庭的依赖心理

大学生大多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费主要由父母提供。在很多大学生的潜意识中,父母是可以为他们兜底的,因而在贷款时往往很不理性。事实上,当大学生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偿还贷款时,大多数父母的确也会尽力替他们还清贷款。久而久之,父母就变成了孩子网络贷款的隐形担保人。父母这种娇惯、妥协的做法使一些大学生在网络贷款中越陷越深,最终整个家庭都受到牵累[6]。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的利与弊

(一)有利的方面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急需资金的情况,而网络贷款平台可以缓解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压力,帮助他们解决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帮助他们实现经济独立。

1.可以增强大学生理财能力

大学生一旦接触网络贷款,就必须学习理财,学习如何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利用贷款消费。网络贷款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评估自身还款能力的习惯,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理性消费等良好习惯。

2.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大学生空闲时间比较多,高校一般都会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自主创业。创业需要资金支持,而银行贷款门槛比较高,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审批时间也比较长,而且贷款额度通常比较小。网络贷款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一些网络贷款平台还面向大学生群体推出了低息或免息贷款项目。大学生向网络贷款平台借贷,可以有效缓解在创业时面临的资金压力。

(二)不利的方面

目前,部分网络贷款平台经营不规范,一些网络贷款平台的费率标示隐蔽,还有一些网络贷款平台提供的合同中有隐藏条款,大学生如果不具备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就比较容易落入合同陷阱。例如,一些贷款平台宣传“一天只还一块钱”,却没有进行风险提示,一旦大学生未按时归还本金,贷款平台就将收取高额的违约金[7]。

1.可能导致冲动消费

一般而言,大学生心智不成熟,自控力比较弱。他们对于赚钱的辛苦体会不深,又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一旦有了获取资金的渠道就很容易冲动消费。他们既无法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也不能准确评估网络贷款的风险,一些人陷入过度贷款消费的“泥潭”无法自拔,网络贷款成为影响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可能助长攀比之风

如前文所述,一部分大学生贷款仅仅是为了购买高档商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网络贷款出现之前,一些学生就算想攀比也没有渠道获取足够的资金;而在网络贷款出现之后,获取资金变得比较容易,一些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以贷款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由于对网络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在不知不觉间深陷过度贷款消费的“泥潭”。

3.可能加重家庭的负担

大学生如果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理财能力和还款能力,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信用贷款一旦逾期,贷款机构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催收,有些极端手段令学生苦不堪言。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在信用贷款逾期后依靠打工来还贷并不现实,即使能找到工作,过度兼职又会影响学业,所以,还贷的压力最终还是会落到父母身上。对于父母来讲,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他们只能选择替子女还贷以息事宁人。一些贫困家庭本就生活拮据,要想帮孩子还贷,父母就不得不变卖家产,甚至四处举债。

4.可能泄露个人隐私

一些不正规的网络贷款平台诱使大学生以隐私为担保来贷款,一旦贷款逾期,这些网络贷款平台就以曝光学生的隐私来威胁其支付高额利息。一些大学生因为惧怕隐私泄露,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只能接受网络贷款平台的苛刻条件,最终可能为了筹钱走上犯罪道路,或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杀、自残。

四、规范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的策略

(一)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校辅导员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要让学生明白攀比炫富是思想浅薄的表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才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做到勤俭持家,量入为出。家长还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正常的消费行为,就要及时制止。

(二)高校加强对网络借贷的监管

高校应当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中的拓展情况。要加大对网络借贷监管的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要注意更新相关数据,使监测工作常态化。同时,要加强排查工作,安排辅导员、班主任深入班级进行摸排,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消费行为,就及时联系学生和相关部门,力争将网络贷款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监督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缺乏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和专门性的法律制度,这种情况影响到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今后,国家应该加快制定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制度,明确监管主体,加强监管合作,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要建立网络贷款市场准入机制,制订严格的审批制度。要通过立法解决部分网络贷款平台贷款门槛过低的问题,要制订严格的网络贷款审核制度。政府、高校和网络贷款平台应当合作建立征信机制,将大学生的征信信息共享,防止大学生同时在多个网络平台贷款。

五、结语

大学生信贷消费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借助网络贷款,学生可以满足消费欲望,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不利之处在于,一些自制力弱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超前消费而背上债务。对于大学生网络贷款这种现象要给予关注,但又不宜反应过激。政府、社会、高校、家长都应当负起责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同时要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管,督促互联网金融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严格自律,要严厉打击变相高利贷。

猜你喜欢
贷款消费大学生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40年消费流变
大学生之歌
旧信封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