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生命观照是教育的价值中心

2018-02-23 08:53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周积昀
新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引路人劳动中心

□ 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 周积昀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教育要交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满意答卷,从其内部来说就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服务,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观照生命活力,做有温度的教育。

释放学生的生长能量,积蓄成长的力量

对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成长远比成功重要。教育的功德是帮助学生摆渡到成功的彼岸,这是一个隐性的渐进式的积累过程,而不是把学生鲜活的生命包裹在知识的硬壳中,用简单的分数标示成功,使其原本勃发的生长停滞在分数的高压下。

教育不是要“包裹”而是要孕育,是要孕育出生命的五彩斑斓和勃勃生机,是要解放学生的心灵,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安装一个强大引擎,让他们自主的生长力量充分释放出来。叶圣陶先生指出:“研究和利用科学技术的不是电脑,不是机器人,而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人。这千千万万的人要研究得精,利用得好,不仅靠科技智能的高明,也得靠思想品德的纯洁,意志操行的坚强。”一个孩子长大了没有正常的情感,没有求知的欲望,不会跟这个社会交流,这种填满 “知识结论”的孩子就如同插花一样,虽然有一时的“惊艳”,但很快就会枯萎。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说:“教育是把双刃剑,我们时时要警惕自己:我解放学生了吗?我使学生的心灵舒展了吗?我让他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创新精神得到生长、得到保护了吗?”为此,教育要从关注知识为中心转换到关注生命多样化成长为中心,引导学生“从关心自我,关心分数到关心他人,关心自然环境和社会”,打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文脉传承,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让学生站到课堂中央,为自己的成长做主

《人民日报》曾发文怒斥还在沉睡中的大学生:“上课时,不是发呆、睡觉、就是玩手机,课余生活只有吃零食、看剧、沉迷游戏……职场上,这样的人也同样不在少数。玩玩手机,刷刷微博,手里的工作能拖则拖。实在拖不了就勉强自己加个班,但一定要发条朋友圈,问:‘你见过深夜12点的写字楼吗?’自我感动得不行,却忽略了这本是白天早就应该完成的工作。”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从教育的视角看,是学生在中小幼教育成长链条上,缺乏真实体验,感受不到生长拔节的痛和生命增值的甜,长期“被生长”的结果。课程专家杨四耕说:“课堂是一个酝酿牵挂的地方。”教育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不是给定的现成物,它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之一,在这里面,蕴涵着“人是什么”的答案。美国课程论专家威廉·派纳在《健全、疯狂与学校》一文中写道:“我们毕业了,拿到了证书,却没有清醒的头脑。知识渊博,却只拥有人类可能性的碎片。”为成长负责的教育,就是要让鲜活的生命回归教育现场,在教育里自由呼吸,让学生站到课堂中央,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不是模拟,不是旁观,而是身临其境。让拔节成长的音律回荡在灵魂的天空,品读生命的五味杂陈与奇妙,主动向善、向上。

其实教育不是一台筛选机,把学生筛选出三六九等,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此过程中发现个性和差异,并把这种差异性当做价值挖掘而不是当成问题剪除。这就要开放学生的多样化学习空间,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成为有工匠精神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引路人劳动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热爱劳动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