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贞珍
(钟祥市实验小学 湖北 钟祥 431900)
所谓“随文练笔”,是指跟随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的写作训练。是一种让学生融入文本,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语言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的教学方法。即常说的“课堂练笔”、“小练笔”。
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巧妙地、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随文练笔”,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快乐中自然而然地提高自己的作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形成文本的耐人寻味之处。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可以有效地使他们将语言内化、将情感积淀。
五年级下册《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主要讲述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感情。
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之后,老师小结:同学们,革命需要大黑骡子,但更需要勇敢的红军战士。一切以革命为重,只有杀掉大黑骡子,才能让更多的战士活下来,走出草地。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3-19节(缓缓摘下军帽……)再次感受一下大将的风采!。
学生深情投入地朗读后,师激趣导写:(悲伤凄凉的古筝音乐响起)同学们,铁骨铮铮的将军彭德怀此刻的内心是痛苦的,你听到彭德怀将军此时此刻的心声了吗?面对倒下去的大黑骡子,面对如同自己战友般的大黑骡子,面对立过大功的大黑骡子,彭德怀最想对它说什么呢?动笔写一写。(出示句式:大黑骡子啊,.......!)
因为阅读的深入,音乐的渲染,学生的感情一触即发,因此写得非常投入。
生1:大黑骡子啊大黑骡子,从江西出发时,你就跟随着我。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却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而现在,为了让更多的战士们走出草地,你连生命都献上了,我真是对不住你啊!……说着说着,彭德怀轻轻地抽噎起来。
生2:大黑骡子啊大黑骡子,让你受委屈了。自从跟随我,你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受苦受累,现在又把你杀了,我真的是迫不得已。你在天之灵安息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会为你记上一功!
……
教者语言的深情召唤、应景音乐的持久渲染,催发“写”之道上洋溢着浓烈的情味、情意、情韵,文与道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外显的工具性成了内蕴的人文性的最好载体。这样的“写”无疑是高效的。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为了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讲究“留白”的艺术。课文中有些内容在描述时仅用简短的、精练的词句带过,具体情节必须由读者在读中领会,读中想象。还有的余意未尽,留给读者无限的想像空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化空白点为练笔点,拓展文本内涵,训练学生的想像、表达能力。
(一)抓文中的省略号。教材中许多内容的省略处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在充实文本的同时提升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掌声》时,当讲到受到掌声鼓励后的小英,“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教师抓住省略号设计了这样的练笔题:开朗起来的小英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用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爱。
(二)抓语言的拓展点。小学生是一个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的想象总是充满了灵性,只有放飞了学生的灵性,才能开发学生无穷的潜能,课堂上抓住语言拓展点进行适时的小练笔,则为学生提供了放飞灵性的天空。
如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结尾处作者写道:“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一句话略写了司马迁第二次写《史记》的经过,执教者抓住此处拓展训练,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在这13年里司马迁是如何发愤写《史记》的,请你想一想并写下来。由于“点”选得好,学生写得很好。
在文本的单薄处进行练笔,能活化词语、句子所描绘的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语言更加饱满、丰润、富有生命力。
如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中对“坎坷”一词的理解时独具匠心的安排了这样的练笔:
师:是啊,你把‘坎坷’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些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的样画面?你看哪,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因为他双目失明而撞上了一摊水果,你看到了什么?也许他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形象地写成几句话。
生1: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说“对不起”,摊主也不肯放过他,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生2: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是被人毒打了一顿。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
生3:我还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
生4:在大雪漫飞的时候,只穿件单薄的衣服,在大街上卖艺。此时,人们都在家里烤火,吃着丰盛的晚餐,但可怜的阿炳只能在大街上挨冻受饿。
本来静止、凝固的“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词语被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奇妙的生命活力,原本单薄的“坎坷”变得厚重了,阿炳这一人物形象也变得丰富了。
语文教材内涵丰富,只要教师“潜心会文”,认真地研读,细心地挖掘,根据文本的思路,寻找课文中能激发学生倾吐欲望的切入点,总可以从课文中寻找出“随文练笔”的有效结合点,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化、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延伸……只要找准了读写的生长点,就不难让学生“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