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业南山幼儿园 辽宁大连 116001)
《纲要》指出:“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1.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游戏和探索的环境,创造轻松、活跃、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与同伴间、幼儿与老师玩伴式的交流中,提高游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经验,获得愉快满足的情绪体验和情感需求。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
2.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愿望与需求,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水平,在环境创设中始终保持动态灵活性和开放性。
3.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采纳尊重幼儿的想法。让他们与老师一起共同参与,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我在活动室一角为孩子提供了各种汽车玩具和画有斑马线双黄线的马路,开汽车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随着游戏的发展,他们从关注车的外型,转向关注汽车是怎么动起来的。他们反复探索惯性车、电动车及各种车的运动,乐在其中。这时候我发现活动室地面游戏场地不能满足幼儿游戏需求。为了让幼儿有充分的探索空间,我就在走廊地面铺上垫子,并在墙壁布置了各种交通标志图。孩子们兴奋的将游戏中的车辆、马路、桥、移到了宽敞的走廊,撒欢的玩起来。游戏中,他们发现缺少停车的地方,又共同搭建了停车场。新的游戏环境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他们纷纷将自己家里的各种车辆带到幼儿园。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孩子们又用纸盒搭建了立体停车场。汽车游戏活动由开始是老师提供的马路、汽车,到后来孩子们自己架桥、建停车场;由室内拓展到走廊;由简单的开汽车,衍生出扮演交通警察、司机,认识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规则。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 ,使游戏内容不断丰富、发展。
客观真实地观察了解幼儿是教师有效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和促进其学习发展的前提。
1.观察的目的是要了解幼儿当前学习与发展的状况,评估他们的需求,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2.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最真实的。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轻松自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教师可以真实地观察到什么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玩具材料、幼儿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教师只有深入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才能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游戏,推进游戏的丰富与发展。
4.细心的观察,能使教师准确了解孩子的游戏,为他们提供环境及经验、材料的支持,帮助他们超越现有水平而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满足与愉悦的情绪体验。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游戏的角色、玩具材料、情节内容。游戏中出现问题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1.教师要让幼儿自己主动控制游戏全程,自主决定活动方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2.为了增加乐趣、丰富游戏内容支持游戏发展,教师要以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
3.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彼此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4.当孩子缺乏玩具时、缺乏跟同伴玩的技巧时、缺乏游戏点子时、游戏无法继续进行时是教师参与游戏的最佳时机。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不可缺的物质条件。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我们都知道,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
1.适宜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愿望,对幼儿游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材料不只是购置的仿真玩具,也有半成品玩具和教师制作的成品玩具。《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开展活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盒、薯片桶、饮料瓶、纸卷桶等是幼儿游戏的首选材料。随着幼儿年龄及其生活经验的增长及游戏水平的提高,非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更能激发出幼儿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
2.科学合理、适时地提供、调整材料对生成新游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根据游戏发展及幼儿需求有层次地调整游戏材料。如给小动物喂食这个游戏:开始我们提供的是用勺子给小动物喂食。孩子玩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增添了各种图形的饼干及长短不同的筷子,以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游戏需求。
3.《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应为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活动材料,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欲望,都有所发展。如在钓鱼游戏中,我们提供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鱼,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钓鱼竿有长有短;有磁铁和钩子两种鱼钩,充分满足了不同能力不同发展阶段幼儿的需求。
4.教师提供的材料不在于多或少,重要的是让材料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探索、发现的过程,让他们在无穷的探索和发现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