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九间房小学 吉林四平 136501)
在小学语文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写作,而拓展性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累积词汇量,掌握更多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收获各种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决不仅仅是认识字、会读书,而是要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活实际。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要求[1]。通过拓展性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不同国家的历史、不同人的生活经历等等,这些都会加强小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会,成为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进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创新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社会提倡万众创新,学校有责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拓展性阅读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性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新。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状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尚未形成主动阅读的思维,他们的阅读兴趣不高,更不知道阅读会给他们未来带来什么益处。尤其是纸质阅读对他们来说毫无吸引力,他们更喜欢有声音、有动作的视频材料。其二、 教师拓展内容有局限性,很多教师只是围绕教材的内容做一些简单的拓展性阅读,比如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等等简单的内容,这样拓展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际的用处,只是一种教材内容的填充,而不是阅读的迁移和拓展[2]。其三,拓展阅读的范围不全面,阅读书籍不够完善,小学生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对他们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拓展性读物的甄选要格外慎重,而目前来看,教师对学生读物的选择还是缺乏一些指导性,社会上出版的拓展性阅读书籍也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完善。
兴趣是学生做任何事情的最大动力,拓展阅读也是一样的,只有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阅读。在这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等特点,因人而异的选择不同的阅读培养方式。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小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培养他们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共同讨论、探究问题。
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周边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可以让学生办黑板报,将一些有趣的新闻或者故事、传说等通过黑板报的形式分享给所有同学,还可以在教室的四周张贴名人刻苦读书的事迹,比如,汉朝时期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以及儒学大师孙敬悬梁刺股的故事等等,让学生感受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语文教师也可以在黑板每天写一个名人警句,激励学生多读书,比如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环境的影响力[3]。由于受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冲击,很多孩子不喜欢阅读课外书籍,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显得至关重要了,家长应配合学校尽量限制甚至杜绝学生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观看无营养和无教育意义的视频内容,拿出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
对于小学生来说首要任务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接着就是要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形成语言积累。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一、二年级要求积累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三、四年级要积累课文中的没有的词语和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获得语言材料;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文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由此可见,想要达成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光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就必须将课文阅读材料引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有效的形成知识迁移,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4]。
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展专题阅读活动有一定的难度,但专题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完整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开展专题阅读活动要联系教材内容,深入浅出进行阅读拓展,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积累,促进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鼓励小学生深挖课文内容。比如,在进行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以“热爱我们伟大祖国”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引导小学生快读阅读本单元文章,并引进一些课外文章,组织小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祖国各地的美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在这样的专题阅读活动中,不仅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熟读,掌握阅读技巧,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却困难重重。首先,作为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立足点。其次,教师要研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拓思维,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赞美学生,使学生更加自信的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