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8-02-23 12:02:37山东省临沂白沙埠中学张荣宝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育课心理健康青少年

山东省临沂白沙埠中学 张荣宝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增加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只有正确地面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才能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让他们从容淡定、积极健康地应对社会发展。

一、客观认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浮躁心理,不愿读书、学不进知识、不思进取;面对比赛、考试失利等挫折的打击,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渐渐丧失斗志,从而自暴自弃,最终导致更大的失败和恶性循环。在生活方面是从众心理,盲目地追赶时髦、追逐时尚、以流行的东西为荣,一窝蜂地追求,一味地模仿。

二、产生不健康心理的主要原因

第一,家庭因素。首先,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家长过分的溺爱下变得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认为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在和人相处时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心中无道德约束。其次,正所谓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比如,家长热衷于玩游戏或赌博,不良的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另外,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挣钱,对孩子疏于管教,而青少年正处快速成长阶段,思想很新潮,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如果两代人之间再缺少有效的沟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障碍就是必然的了。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价值取向客观地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除此之外,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传播快,信息内容泛滥,过分夸大社会不良风气和不健康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庸俗的思想。对思想发育脆弱、心理素质较差的青少年来说是很难分辨的,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也就比较多。

第三,学校因素。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应试教育主宰的局面依然没有打破,“高考指挥棒”引领一切,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课业负担过重,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是最大的,由此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综合协调,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吴阶平曾概括:“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统筹协调,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指导、治疗和训练,使青少年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度和机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

(一)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94%的家长没有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籍,71%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家长普遍缺少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很多学校已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指出的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是普及教育心理学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融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心理健康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最根本基石,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协调一致,才能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真正实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猜你喜欢
教育课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青少年发明家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6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一堂书法教育课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