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 鲁 东
临高中学校园内,那根文脉的记忆可以追溯到800余年前的一株茉莉,它的清香一经发出便绵延不绝,800余年,如丝如缕,芬芳了整个琼西。有王佐的诗为证。
茉莉轩
蜡屐探幽小径宜,山轩何处觅疏枝。
素容点雪留芳址,墨迹凝云纪宋诗。
拂石尚闻香气霭,开樽堪与玉人期。
酣来欲写花神谱,满袖铅华若个知?
三年前我走进临高中学。仿佛陌生的记忆渐渐苏醒,陌生的人也很快熟悉,很多人彼此成为朋友。我喜欢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校长林明国就是这样的人。他有朴实的教育情怀,也有前瞻的办学视野,更有深邃的管理智慧。我喜欢和真诚的人交往。临中的管理团队待人热情而不矫情,有意而不刻意。这些,都是我对临中人的鲜明印象。
这样的温暖,谁不愿意亲近?临中的魅力,就在于:一旦你走进,就不忍再离开。
走进临中,眼前就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古老而又崭新的“画卷”。
临中的智慧,体现在它那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提炼而来的文化理念里。核心理念“果行育德”来自于《易经》。《易经》象征着“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她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基于此,林明国校长经过多年研究从中提炼出了“果行育德”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
《易·蒙》中说:“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就是君子必须下定决心,果敢行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果行”就是以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成“果”为准则,做出模范“行”为。旨在教导人们要用“果行”来培育健康的人格品性。宋朝叶适说:“得其所当行,决而不疑,故谓之‘果行’……信其所自有,养而不丧,故谓之育德。”启示我们要以“果行”而“育德”。
临高中学秉承“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办学宗旨,以“为海南教育培育英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为己任,打造书香校园。
走进临高中学,校园内、教室里、阅览室甚至教学楼走廊,皆有学生勤奋读书的身影。学校结合自身浓郁的文化气息、葱茏的绿色气息,从校园环境的整体设计,到每间教室的布局,都最大限度地营造出书香育人的良好氛围。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彰显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学校文化更大气、厚重与充满活力。体现校园果行之志、育德之心、固本之基、探源之力、活力之气、书香之味、智慧之光、勤劳之德、善行之风、感恩之情、人文之美。临中共有四个校区,每个校区各有独栋六层教学楼一座。四个教学楼的命名来自于校训:崇德,笃行,勤学,致知。“勤学致知”这四个字来自中国戏剧家,现代教育学家赵太侔提出的“世界进化,物理无穷,一旦不学,即虞落后;学术演进,靡有止境,不勤学致知可乎?”。它鞭策了一批又一批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它体现了临高中学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百年精魂砺心志,勤学致知展宏图。
雁过留声,书读留香。读书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学生在阅读中变得快乐,获得自信,走得更远。
诗意临中,成长在故事传说里。
“茉莉香中小小轩,历年三百尚依然。珠崖逐客才过海,南渡君臣已戴天。磊落封章轰宇宙,凄凉遗墨化云烟。我怀千古中原恨,几度经行涕泪连。(明.王佐)”在百度中输入“茉莉轩”可以搜索到以下记载: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忠简公宰相胡铨被贬到吉阳军(今三亚市崖城镇)编管,他从雷州半岛乘船于通潮驿(今老城镇)登岸绕岛西线经临高时,谢渥迎接他到茉莉轩中住了一段时间,并请胡铨书匾题词和演讲春秋大义。胡铨在此曾有诗“眼明浙见天涯驿,脚力行穷地尽头”(《题茉莉轩》)。此后茉莉轩名声越来越大。
据《临高县志》记载,当时临高县博顿村书生戴定实得到胡铨的指点后,发奋读书,后考中举人并在吏部任职。
历来人们都把茉莉轩看作是中原文化在临高传播的中心,茉莉轩因此成为临高文脉的发源之地。关于它的原址是这样记载的:位于临城镇西北4公里处,在现在的临高中学校园内。茉莉轩原为宋代临高县令谢渥所建的学馆。谢渥在庭院内种了许多茉莉花,故名“茉莉轩”。书轩、学堂、茉莉、竹林,这在中国典籍中,本是很平常的自然组合。只是,因为名人雅士的造访或吟咏,历时八百年文脉传承,人才辈出,它声名鹊起。或是,因为一些传说和故事,它就更加神秘而玄虚起来。茉莉书轩,千里迢迢;春秋大义,濡笔写诗。关于北宋名相胡铨与谢渥的史事,大明才子王佐的题诗给临中涂抹上了一层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此后,诸多文人墨客驻足于此,吟诗泼墨。诗意融汇集聚,文气潜滋暗长。茉莉有渊源,书轩有故事,歌咏有华章。茉莉书轩,相映生辉,声名大振。
今天,走进临高中学,总会有人奔它的原址而去。因为,不看茉莉轩,不解春秋义,就不算真到临中。合影,自拍,抖音,驻足,点赞,沉思。走进临中,也总会有人不愿辜负这特有的诗情画意,兴之所至,信笔拈来。这不,2018年,在其原址上已塑建了茉莉轩主题群像。正面正襟坐于案前讲学者为胡铨,旁立着为县令谢渥,下面学子认真听讲春秋大义。茉莉轩塑像群即为纪念胡铨、谢渥为临高教育开学馆授课之先河所立,旨在感恩先贤,继承尊师重教之传统并光大之。
2018年5月17-20日,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海南省临高县联合主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临高峰会”,主题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代海洋诗歌”。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捷克、丹麦、智利、越南、阿根廷等十余个国家多种文化背景的60多位诗人,结合各自诗歌创作和母语体系,探讨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当代海洋诗歌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决定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诗歌高峰,并共同签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临高宣言》。
现在,诗文化已成为临高中学的光荣传统。每年,学校的茉莉轩诗社(一百余人)都要出一本诗集。采风、创作、讲座等活动如校园内盛开的簇簇茉莉,竞相绽放,芬芳绵延。重大纪念日,来自全县诗联、作家、美术、书法等协会的文化大咖们现场吟联、赋诗、挥墨、作画。创作激情就在这诗意中点燃了。
树在楼下,楼在林中。参天大树,直指苍穹,欲与高楼试比高。古老的巨榕,高大的巴西木、木棉,凤凰木、桂花、紫薇、枸树,说临高中学是公园,没有人会怀疑,香蕉、芒果、杨桃、菠萝蜜也在校园各处。还有许多的老树,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还有太多的大树,无从知道它的真实年龄。临中人始终相信,“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坚持打造优美环境,建设绿色校园。
临中占地面积230余亩,风光绮丽的田园美景与她依偎相伴。这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钟灵毓秀,雅境培源。走进校园,你仿佛徜徉在花的世界,树的海洋。巨木四季长青,老榕参差披拂,小鸟枝头啁啾,彩蝶翩翩飞舞,一派情趣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草坪堆翠,三叶梅扬枝,棕叶舒展。错落有致的楼宇环抱校园,校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田园风光。但我们深知,学校的绿化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一棵树和一株草的栽培上,它更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在学校绿化中,我们注重渗透人文性,校园文化建设都有师生的参与,学校把对学生的环保生态教育渗透到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坚持让学生“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教育”,做到景美人更美。
办公室内,我们摆放了适合室内生长的植物,如绿萝、君子兰,翠兰、吊兰、仙人掌等,不仅绿化了环境,减少了电脑辐射,更让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绿色中歇一歇眼睛,放松一下神经。
漫步在操场和篮球场,更是看不尽的绿色。篮球场的尽头是一片榕海,苍翠欲滴,芬芳四溢,生机盎然。操场边有凤凰木、小叶榕、椰子树等交互掩映,绿不暇接。
绿化的同时还必须保护和建设。为此,我们定期定量布置师生植树、护树和养树。学校成立绿化管护小组,坚持不懈地做好护绿工作,提高师生的“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享受。我们相信,生命之美在绿色中诞生,生命之力在绿色中张扬,生命在绿色中绽放。
临中源起文澜江畔,上世纪三十年代,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起了中山纪念堂。纪念堂的屋檐上书写着八个大字:天下为公,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在成立兴中会的时候,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誓言;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后,先生又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的崇高理想,特别是明确要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政治理念,把民主主义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纪念堂前面的门柱上挂着四幅孙中山先生不同时期的对联,辛亥志士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气壮山河、感动天地的英雄事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中山纪念堂以及与之相对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建造,表达了海南人民对革命烈士的无比崇敬和永久纪念。中山纪念堂在海南只有两处,一处在海口博爱路,一处在临高中学。历史悠久的中山纪念堂不仅是我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临高十分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
现代临中,成长在寒门学子希冀的目光里。
地灵人杰。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临高中学至今已有上万名毕业生涉足全国各大专院校。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人数亦可堪比全国优秀高中。至海外留学学生数不胜数,桃李满天下。临高中学的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均表现出卓越的素质:作家、学者、艺术家、教授、政治家、企业家,可谓群星灿烂,老校友陈苏厚、林明玉、林雄等为现任副省级领导,为母校再添光彩。今天的临中,高考成绩一年一个高度,走在海南省县级高中的前列;尤其是其理科特色,花开不败。
临高中学,有诗,也有远方。一届又一届寒门学子,从这里汲取灵气和精华,又从这里走向世界。从此,临高中学成长在无数学子对母校深深的眷恋里。扎根乡村办教育,临中也有大格局。“办寒门学子向往的学堂,让贫困县孩子享受良心教育”。什么是良心教育?校长林明国说,就是教师心怀良心而教,直面学生良心而教,严格而有温度、全面而有厚度,优质而有高度。这样的教育,就是寒门学子向往的教育;这样的学校,正是寒门学子向往的学校。
以文化人,优秀传统文化根深叶茂。临中人既怀有“琼西名校”的不渝追求,也从未改变对“教育价值”和“师生立场”的坚守。在临中,师如甘泉,涓涓养心;生如茉莉,芬芳向上;甘泉茉莉润泽了临中师生“共生共长”的沃土。
临高中学,在全国、全省的高中布局里,只是一个贫困县的县属高中。可是,在琼州大地,临高中学却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因为,千年传说,孕育了临中的灵气;百年烽火,锤炼了临中的品质;87年风雨,涵养了临中的“茉莉芬芳”;87年积淀,筑造了临中的“临中魂”。
祝福临中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