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中学 赵 静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有效地设计音乐教学的内容,强化对初中学生音乐节奏感的训练,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以促进高中学生对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掌握。
节奏是串联歌词的绳索,对于节奏掌握程度的高低,能够对歌曲的演唱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歌词朗读的形式来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形成对节奏的良好认知,以推动其对节奏的掌握。首先,教师应让学生聆听范唱,先对音乐的节奏有一个初步的体会,并找出其中节奏较为复杂的乐句。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朗读,以降低初中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最后,教师应让学生运用正确的节奏来进行歌曲的演唱,以增强初中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与理解能力,真正实现初中学生音乐学习综合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雪绒花》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本首歌曲的歌词,让学生以丰沛的情感来进行朗读,并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比较错误与正确两种形式的歌词节奏之间的差别,以促进初中学生对正确节奏的理解与掌握,最终使初中学生能够在“雪绒花,雪绒花……”的曼妙歌词中探寻到节奏的无限魅力。
音乐伴奏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于音乐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音乐伴奏中进行节奏训练,以促进初中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学习与掌握。但就实际教学情况而言,许多学校的打击乐器资源极为匮乏,难以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初中学生对于音乐节奏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条件,来实现音乐伴奏中的节奏训练,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借助身体语言,通过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在音乐欣赏中加入肢体的律动,让学生可以根据音乐中的行为来做出相对应的肢体语言。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初中学生节奏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等,使初中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舞蹈是肢体语言的最好表现,对于初中音乐课堂而言,舞蹈的运用不但可以强化情感交流,也能够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使初中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自信心都获得提升。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借助舞蹈的辅助方式,通过不同的舞蹈来展现不同的节奏,以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与掌握,调动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积极性,使音乐教学的内在价值得以彰显,最终实现音乐课堂的高效教学。
例如,在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时,教师可让学生运用舞蹈的肢体语言,来实现对音乐节奏的表现,在音乐播放之初,男同学可以做出邀请的动作,女生可以做出欣然接受的动作,来提升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并获得美的享受,让舞蹈的趣味性能够淋漓尽致地挥洒在音乐课堂之中。
多声部与听觉之间的配合,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极为重要。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艺术实践中进行节奏训练,使初中学生获得对音乐节奏良好的感知能力。多声部的配合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还能够提升初中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能力,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声意识。
音乐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音乐形式,可以为教师的节奏训练提供素材。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投身于艺术实践当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使学生受到良好艺术的熏陶,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综合素养,让初中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获得对音乐节奏更深层次的感悟。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分组的形式,要求不同小组敲击出不同的节奏,这样敲击出来的节奏会极富美感与震撼性,让初中音乐课堂焕然一新,使学生在此环境下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以促进初中音乐节奏训练课程目标的完成。
例如,在学习《唱脸谱》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锣鼓经的冲头,来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培养初中学生的声意识。对此,教师应先向学生简单讲述锣鼓经的记谱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冲头”的节奏类型。随后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节奏的敲击,以彰显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最终实现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有效学习。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歌词朗读、音乐伴奏以及艺术实践中,来促进初中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的无限乐趣,进而激发初中学生在节奏训练中的主动性,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够学习到更多、更有益的节奏知识,从而使初中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获得总体进步,最终彰显出音乐节奏训练的重要价值,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