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丰台区第三幼儿园 张楚
王老师在话题中没有写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但从幼儿的表现上看,感觉是一次中班的音乐活动。我觉得林林的表现很生动、形象,用滚来滚去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杨絮,很贴近幼儿在生活中的认知。这应该肯定,但是要注意方法。
如果是我,我会请小朋友们都安静下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请林林上来向大家说一说,“你觉得风来了的时候,杨絮还可以怎么表现呢?”如果他还是躺在地上滚来滚去,这时我就会说:“小朋友是喜欢空中飞舞的杨絮呢?还是喜欢落在地上被人踩来踩去、脏兮兮的杨絮呢?”我想小朋友的答案肯定会说“喜欢空中飞舞的杨絮”。那么教师再引导:“想一想,用什么动作可以表现是空中飞舞的杨絮很优雅、自在的样子。”这时,请幼儿自由创编杨絮飞舞的动作,随机发现优雅的动作,给予肯定,我想这时的林林肯定不会再往地上滚来滚去了,他会不知不觉的跟大家一起模仿飞舞的动作,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以前,我也组织过一次关于“风”的集体美术活动。我用丝巾为载体,起初利用“听辨风声”的游戏,请幼儿通过耳朵来辨别是大风还是小风,并根据风声想象,说出可能出现的画面。接着,幼儿根据风声,用舞动丝巾的方式来表现出风的大小。游戏难度由听、说提升到听、舞。最后,幼儿通过观察丝巾落地时的造型,进行想象,添加辅材,创作动物造型,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希望能给话题作者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