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察里的三样风景
——统编版三上“习作单元”文本解构和教学重构

2018-02-23 11:04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解构蒲公英

吕 虹

统编三年级新教材首次出现了独立的“习作单元”,旨在突出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习作单元由2篇课文、2篇习作例文、一个习作训练组成。习作要素是“观察”。几篇选自不同国度、不同作家、不同对象的文本,同样指向观察。而从一种观察里我们却可以读到别样的观察方法。不管创作者们以何种姿态、何种心情记录观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幅幅美丽而生动的风景。本文从静态景、动态景、变化景三个角度解构观察方法,并试图从思维和语用两个维度重构本单元课堂教学。

一、静态景:用一种观察写你的留心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搭船的鸟》

【文本解构】

《搭船的鸟》的作者郭风以孩子的口气写了翠鸟,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多么美丽啊!”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些蓝色。作家以客观的旁观者身份对客观事物作镜子般的反映,观察有序细致,用词准确传神,寥寥数语勾勒出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神韵。

【教学重构】

发现静态景物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运用方法进行仿写。

相关思维训练:观察要留心细致。

教学步骤:

(一)初步感知

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主要引导学生聚焦描写外形的语句。

(二)体会方法:观察要抓住特点

1.言之有序式观察。第一步,用自己的话说说翠鸟的漂亮可爱,体会总分结构。第二步,感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先写羽毛,再写翅膀,最后写小嘴。

2.言之有物式观察。第一步,说说翠鸟外形的特点。第二步,体会抓住特点写出翠鸟外形的观察方法:(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红色的)长嘴。

(三)概括综合

1.概括观察要义。拓展训练:出示“丹顶鹤”外形描写句段,猜猜其名字的由来。出示“乌鸦”“黄鹂”“白头翁”等外形描写语段,概括:留心致察才能有发现,细致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2.综合语言特点。补充训练:出示“初试身手”描写芒果外形片段。综合发现这类语言特点:观其色,取其名,传其神。

(四)迁移运用

1.图片呈现校园景色、家里的景物等。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想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留心观察的景物,这些风景和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2.仿写练习。

3.结构:总分。语言:有序表达,写出特点。

二、动态景:用一种观察写你的感受

“王子”又汪地叫一声,朝铁路那边跑去。“你该一次说完哪!”我一边埋怨,一边跟在它后面跑。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我家的小狗》

【文本解构】

本文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王子”的淘气和可爱,特别是“王子”和火车赛跑的场景描写,让人忍俊不禁。在观察过程中,作者把自己对小狗的感情与事物相交融,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和小狗之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构】

发现动态景物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运用方法进行仿写。

相关思维训练:观察要展开想象。

教学步骤:

(一)初步感知

经过仔细观察,作者发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把你觉得它淘气可爱的部分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二)体会方法:观察要展开想象

1.关注动态的观察。这是专用于动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时不仅要注意形状、颜色,更重要的是要观察活动和过程。第一步,对比小狗赛跑前和赛跑后的描写。第二步,找出描写“王子”和火车赛跑的动作描写,体会小狗的淘气和可爱。

2.体会想象的观察。只有在观察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来的形象才能有血有肉,给人形象生动之感。第一步,阅读旁注,描写想象的语句“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第二步,引导学生讨论,“王子”看着远去的火车心里怎么想的,引导学生体会想象观察的情趣。

(三)概括综合

1.概括观察要义。观察重点在于描写小狗的活动过程,凸显动作描写,才能将观察对象描写得自然真实。

2.综合语言特点。一般情况下,观察会采用再造想象,它是一种依照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模型、符号等的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语言表达更强调画面感,采用虚实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四)迁移运用

1.初试身手。补充练习:雨停了,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过马路……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动作,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2.仿写练习:观察身边的动物,练习一段展开丰富想象的描写,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三、变化景:用一种观察写你的发现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金色的草地》

【文本解构】

《金色的草地》语言平实、精简,浅显易懂,通过简单的语言描写出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对兄弟俩的游戏和观察过程描绘得十分真切,让读者有亲临到大自然的感觉,现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训练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蒲公英就如同人类一样需要休息,也有白昼之分。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很多事物都是变化着的。

【教学重构】

发现变化景物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运用方法进行仿写。

相关思维训练: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

教学步骤:

(一)初步感知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二)体会方法: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

1.情境练习梳理观察的顺序。第一步,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有变化。请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这是怎样的变化。早上_____;中午____;傍晚___。第二步,哥哥普里什文会将这个发现怎么清楚地说给弟弟谢廖沙呢?提醒:先说颜色的变化,再说形状的变化。

2.化静为动凸显发现的情趣。第一步,想象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第二步,扩说:早晨,我们看到____,蒲公英____;早晨,我们摸到____,蒲公英____;傍晚,我们闻到____,蒲公英____。

(三)概括综合

1.概括观察要义。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耳听、手摸、脑想,多方面观察事物变化的特点,才能形成活生生的立体形象。

2.综合语言特点。调动多种感官带着情感体验,观察才能有深刻感受,从而语言表达也就有真情实感,打动读者的心。

(四)迁移运用

1.补充练习。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认真阅读,从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三个方面细细品读作者是怎样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将杨梅的变化过程写出来的。

2.拓展练习,练习仿写。观察西红柿,通过视觉,了解西红柿的颜色、形状;通过触觉,感觉西红柿外表的光滑;通过味觉,品尝西红柿的滋味;通过嗅觉,闻一闻西红柿的芳香。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写出的作文才能生动形象,内容具体。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解构蒲公英
蒲公英
还原
蒲公英
解构“剧本杀”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