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理念超前。“双元制”教育体系便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成果。在德国,学生6岁开始上学,小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学1~4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4年级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与喜好,进行分班分流,进入第二阶段教学。第二阶段教学分三类方向:文理知识强的学生进入八年制文理中学,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进入五年制主体中学,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进入六年制实科中学。其中,主体中学及实科中学的学生则大多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德国的大多工作岗位需要应聘者持有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必须通过职业院校教育才可获得。
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也会根据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相应的职业与层次能力,现今已拓展划分出全日制学校、“双元制”职业学校、“BS”职业院校等教育体系。其中“双元制”教育模式影响最大。这是一种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德国市场经济的考验下,已形成了企业选择人才与人才选择企业的“双选”生态。
1.政府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领航者与调控者。在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中,政府主要起到的是规定法律规范和企业教育行为,确保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针对社会不同职业的基本教育方案的作用。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明确校企之间的责任关系,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确保三方的相互制约的良性发展。
2.企业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主导者与奠基者。在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合作完成的,但企业和学校的地位并不对等。学生如果想要选择“双元制”学习方式,他首先要根据企业公布的资讯与未来有意工作的企业签订合同,成为企业的学徒,而后才能进行学校的“双元制”职业能力培训。学生所就读的学校也由企业择优选择,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这时,学生能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按月领取600~700欧元的工资(正式工资的60%~75%),“双元制”教育模式对于家庭经济基础不好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学习时一般存在“两个课堂”,即学校课堂和企业课堂,“两个课堂”分别就理论与实践开展培养,学校、企业两套不同“培养方案”是“双元制”最核心的建立标准。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小型企业也可以进行“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方式是通过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来进行培训,避免了部分小型企业难以购买大型设备,或工作设备吃紧难以培训学徒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德国“双元制”的良性发展。
3.学校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辅助者与参与者。在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中,负责“双元制”教育培训的职业院校都是公立学校,学校的经费由政府进行拨款,专业教师与政府直接签订用人合同,享受政府公务员待遇。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需求为主导,企业校方共同完成。企业根据自身对于用人要求,选择适合于企业综合情况的职业院校,委托职业院校对于学徒进行培养,而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都由联邦政府进行规定,学校无需自行制定。学校帮助企业对学徒进行理论知识与知识体系进行教学,弥补实操过程中的缺失。而后学生是否符合上岗资格,则由学生是否能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来决定。当然,考试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在“双元制”培训过程中的学生会抱着强烈的学习目的,在做中学,学中做,结合实践过程找到理论依据和自身的理论不足,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反哺自己的实际操作技术。
4.联合会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考核者和监管者。联合会是一个由企业出资创立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对于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起到监督作用,保障用人单位与实习生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工作人员进行信用档案管理监督从业人员的自身职业操守,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进行最终考核,种种强大的功能不由让人赞叹德国“双元制”教育高效的原因与联合会有密不可分的作用。在德国联合会分为IHK和HWK,分别为商业联合会和手工业联合会。联合会是经济界企业界的利益代表和团体,采用公司制,但不以营利为目的。就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说,联合会的主要作用为,提供职业教育机会的企业以及企业内培训教师条件资格审批、负责组织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考试、注册企业与受教育学生之间的职业教育合同、提供职业教育咨询、调解职业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等。联合会是职业教育的组织开始,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最后关卡,是“双元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政府、企业、学校、联合会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这种关系结构是在长期的工业化进步过程中不断修复改善的,它有效地促进了四种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相互补充,保证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良性发展。
“双元制”教育模式一般适合操作性较强的职业,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及职业教育呼声日趋响亮,现如今,国内大量的职业院校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就浙江省而言,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主流。而国内高职教育的“双元制”因地制宜,结合了自身学校的资源条件、国家政策、资源背景,走出一条浙江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大多体现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校中厂及厂中校等形式。
实习生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是,德国的“双元制”主体为企业,学生以“实践检验理论”的形式开展技能学习。主要体现为,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训指导,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强化,是以职业技能提升为本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模式。国内的“双元制”主体为学校,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形式开展实践实习。在客体选择方面,德国的“双元制”是学生选择了企业,而进入学校配合企业培训。国内的“双元制”又是恰恰相反。类似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职业教育与教育体制趋异。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学生绝大多数并非结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或是兴趣取向进行的职业教育学习。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为高考分数不能达到本科院校的应届考生,而职业院校的选择往往是迫于升学压力的无奈之举。根据高考成绩对学生进行了相对比较笼统的划分,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分入善于思考适合理论思维培养的本科院校,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入善于动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
2.高职院校师资匹配度不高。以浙江省为例,本科院校对于专业教师的最低要求目前为博士,而高职院校的最低要求则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所以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师科研能力与自身学术素养相对本科院校存在一定距离。通过系统教育培训的博士生更适合本科院校重理论的课程设计与科研需求。但高等职业院校所招聘的大量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从接触高等教育开始接受的就是标准的本科教育。很多高职教师自身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实操能力相对较差,部分实践课程与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并无很大区别。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之后实际操作能力与本科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特色。
3.企业对职业教育满意度较低。多数企业通过对于应聘毕业生进行基本素质测试之后选择条件比较满意的学生,由公司管理进行半年左右的企业技能培训。在调查过程中,许多企业表示无论本科院校或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选择职业院校学生原因是其对于薪资要求的心理预期值较低,企业成本较低。就浙江省而言,多数高职院校都要求学生要双证毕业,其一为学历学位毕业证书,其二为学生通过校方与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技能考试之后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与行业协会并不存在太多的合作关系,行业协会指定的考试标准往往也不符合企业预期的技能要求,甚至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跟不上技术革新的速度,往往落后于企业实际生产要求三年左右,企业多有困扰。
4.校企合作校存在风险。浙江省内不少职业院校都进行了与企业的深度对接,甚至以企业名称为分学院冠名。企业实际案例进入实操课程,部分系院还存在为企业定点定向培养的定制班。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5年,而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以三年的大专培养为主,培养时间大多长于企业生存寿命。其次,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并不具备太多含金量,使得德国发展良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在中国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最后,部分民间培训机构无法办理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而培训机构的培训证书又无法得到行业的认可,也让中国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发展困难重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理论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8.
[4]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5]赵志群,赵丹丹,弭晓英.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