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的高度,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为了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和紧缺,提倡教育的均衡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了教师下乡支教活动。2017年8月,笔者有幸被青岛市教育局选派到菏泽支教一年,这既是学校领导的信任,更是一种历练和挑战。
1.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笔者所支教的这所小学共有5个年级,一二年级暂不学英语,从三年级学习英语,每个年级6~9个班,英语教师总共5人。整体教师数量相对不够,英语教师通常还要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学。笔者教三年级,共6个班的英语,每个班学生50人左右。教师的不足,更体现在年龄结构以及转岗教学、身体状况和知识技能等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教师工作量大,个人的进修及科研就会顾及不上,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就难以有效开展教学方面的交流和讨论。课时量相对不足,使得有些内容不能按照教学目标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的要求去讲、去操练,做游戏、演唱英语歌曲有时就会顾及不上,学生只能跟教师读一些单词,理解一些主要的句子和对话。而小学英语学习需要具备听、说、读、写、演、唱,仅靠每周仅有的两节英语课是很难完成的,更何况英语课有时还会被数学、语文课占用。
2.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英语教学以情景教学为主,因此,需要一定的教学设备。笔者所支教的这所学校是新成立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相对较完善,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挂图、实物等与城镇的教学设备相差无几,但农村小学在教育技术方面与城市小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现代设备多媒体、多功能的电子备课室以及共享网络英语,这些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形成“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情景中对英语知识进行探索、发现认识问题,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才是有效教学。利用教具进行教学能为学生创设情景,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1]但农村小学这些教具相对较少。
3.课程设置不合理,普遍对英语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笔者发现所支教的小学将英语作为副课,与语文数学不可相提并论。语文数学每科是100分满分,而英语是50分,几乎每天都有语文数学课,而英语课每周能上两节就已经很满足了。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是不重视英语学习,学生自然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英语学习的氛围。
4.教学评价机制单调,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理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评价形式应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且评价以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evaluation)为主,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为主。而现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以期中、期末测试为主,评价指标看测试的卷面成绩,笔试是主要的考试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特别是听力和口语等能力的评价。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是通过听、说、读、写等基础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初步的语感和听说能力,单调的评价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加强管理,提高重视。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各级领导都应重视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要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的力度,应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对策,确保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
2.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岗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培训班实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形式,注重质量和效益,体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同时注意英语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培训的结合,以便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鼓励城市英语教师定期到农村小学支教,实现对口支援,以结对子的形式,做好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工作。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实现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全面开展起来,以便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3.改善教学资源,规范课程设置。有条件的学校除配备必需的多媒体等设备外,可配备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等电教设备,以此改善英语教学条件,逐步实现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规范化,实现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目标。规范每周的课时量,实现每周不少于4次英语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实现有效教学。
4.制定可行的评价体系,改进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参与、合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师应把任务设计得生活化、层次化、趣味化,[2]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肢体语言以及表演等方法,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字句。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英语环境,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可爱之处,及时肯定,多赞许、少责备,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做到赏识教育。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多使用激励性话语,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变得不再枯燥无味,他们才会热爱英语。
总之,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的因素和改进对策有很多,但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3]国家扶贫开发战略是补齐教育“短板”的重要契机,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支教可加强支教学校的学科建设,听课评课能帮助当地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进行示范课和经验交流,把课程深度建构、高效课堂等先进经验传递到支教学校;网络课堂共享优质资源等方式能促进教育工作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