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一门极具抽象性和魅力性的学科,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关键,而课堂提问对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使课堂提问作用最大化,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技巧地进行提问,以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学习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生物综合水平的教育目的。本文就如何巧妙设置问题以不断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深入探究。
无论是在哪一门课程或哪一学习阶段,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都是非常显著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备课时,应尽可能充分地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综合情况,务必要在课堂提问中拿捏好问题的难度。若向综合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出较难的问题,那么不仅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还会在无形中打击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若向学习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提出太过简单的问题,则易使学生产生过度的优越感,从而无法激发其探索和发现的积极性。所以,要想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进一步发挥提问教学的作用,就需要各高中生物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例如,在教学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时,教师并未急于要求学生做相应的提取实验,而是以分层提问的方式分别就生物综合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相对应的问题进行教学:
师:小明同学 (综合学习能力较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富含脂质或糖类呢?
生1:花生和甘蔗吧。
师:很好,那么小芳同学 (综合学习能力良好),观察花生细胞中的脂质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具体实验步骤又是什么?
生2:需要用到镊子夹、显微镜、玻璃切片等物品,至于实验步骤,我还不是很明白。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探索吧。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分层性的提问成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激发了其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有效提升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生物本是一门富有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学科,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依旧沿用照本宣科、我讲你听等陈旧乏味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将情境演练与课堂提问巧妙结合,可在加大师生互动力度的同时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这一节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解重点知识和教材内容后,随机选择若干名学生就该章节所学的内容进行提问式情景演练:由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另外两名学生扮演即将结婚而去医院进行婚检的夫妻,教师扮演医生助手。
医生:我看了你们的体检结果,先生您有家族遗传病史。
夫妻 (同时发问):啊?什么是家族遗传病史?
医生:我让助手借助相关资料向你们讲解。
然后教师便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搜索出与该问题相关的资料和内容就重点部分向大家讲解。在此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全神贯注,甚至还有许多学生陷入沉思,课后主动来向教师询问相关知识,由此便达到了创设提问式演练情境的教学目的。
寓教于乐,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就是一边玩一边学。目前,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高中学生的求知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寓教于乐等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利用寓教于乐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准确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营造幽默、风趣的氛围,缓解生物课堂教学中紧张、尴尬的局面,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这一节时,教师充分发挥先进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有趣的植物动态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后,教师随即播放生物学家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神奇,进一步激发其探索欲。在观看植物光合作用视频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向教师提问: “老师,这些植物是在生长发育吗?平时看到它们的时候并不会像视频上这样呀。”
由于教师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学生在上课时格外认真,全神贯注,解开了内心疑惑。最后,在整节课接近尾声时,教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课后任务——观察自己家所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并写成相应的观察日记。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不断强化学生自主解决难题的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准确划分好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并适当地将教材中过于烦琐的内容进行精简,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探究方向,帮助学生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可以说,教师准确梳理教材中的重难点是指引学生找准学习道路和学习方向的明亮灯塔。而就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巧妙提问则是强化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生物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通常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不断提高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的能力和技巧,教师要就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而就生物重难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提问,既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让学生找准重点学习方向,又有效促进了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教学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一重难点内容时,学生首先就DNA提出了许多疑问。教师并未急于一一为其解答,而是抛出一个疑问:“影视剧里经常有检验DNA来确定孩子是否亲生的桥段,那么DNA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学生对此提问纷纷摇头,表示DNA的概念太过抽象,无法从实质上进行理解。教师便趁热打铁继续发问: “从理论上来看,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又称去氧核糖核酸),属于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从而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这样说确实很抽象,大家能理解到的初步信息就是DNA是一种分子,那要想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首先就要弄明白何为脱氧核糖核酸,何为遗传指令。”讲到这里学生便恍然大悟,而后纷纷主动带着这些疑问去探索,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了结合重难点内容进行有效提问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意识,学生有了这种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可见,抓住问题本质的教学,其意义和价值重大而深远,同时也是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提高自身教学综合素质的同时准确抓住课堂教学的问题本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沟通桥梁,创造高效率的课堂。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生物这一课程的学习信心,使其生物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物教学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合理设置问题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5,(8).
[2]郑兆炯,王永胜.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问题探讨”栏目的优化设计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5):4.
[3]高洁.“设疑巧问”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5,(4).
[4]尹雪梅.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J].中学教学参考,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