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强化了对经典、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那么,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就一定要读那些经典吗?这样要求初中生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
1.经典问世的年代太久远。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不妨以宋代的 “十三经”为例来阐述。宋朝官方的科举考试是以 “十三经”为基础的,但内容涉及先秦时期大量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而这些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到了宋朝时已经荡然无存,甚至面目全非。如果这个时候还是一味地去沿袭这些所谓的经典,那么就只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上,甚至会陷溺于应试的泥潭。要想真正弄清这些经典所传达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朱熹为代表的大儒以 “十三经”为基础,遴选出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四书”,而 “四书”里面涉及的先秦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也容易被人理解。
可见,年代相隔久远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经典,所以要求学生读类似的经典就有些勉为其难。此外,经典阅读并不是习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途径,也不是将文化融进生命、化为生活方式的有效方式。
2.经典呈现的内容太艰深。几乎每年寒暑假,老师及家长都会为学生准备经典阅读书单,以帮助他们习得经典文化,并达成提高文化素养和内涵的目的,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经典都适合初中生阅读,因为在这些经典书籍当中,还有不少内容是艰深晦涩的,学生即使勉强阅读,也难以理解其内在含义。比如说,《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它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创生时期产生的精神花朵,其经典性和文化性是毋庸置疑的,后来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无不滥觞于此。但正是由于它的经典性和文化性,对于今天的中小学生来说,阅读起来实在太过艰难,因而难以体会到原作的味道。
又如,《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具有独特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一类诗歌,这些诗歌通过对弃妇形象的分析,揭示了古代女子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风貌。《氓》之所以能成为弃妇诗的代表作,有其独到之处。《氓》不但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还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勾勒出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尤为可贵的是,它能在展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同时,把握住深挚而复杂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女子形象。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样的情感太过复杂,是他们这个年龄段难以理解的。
不妨再以钱钟书先生的 《管锥编》为例,这部著作是他于1960年至1970年写作的古文笔记体著作,全书约一百三十万字,论述范围由先秦迄于唐前,以读书笔记的形式用文言文写成。此书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此外,全书皆以繁体字写成,这就越发加大了阅读的难度。所以学生一旦读到这样的经典,不仅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痛苦。那么,这样的经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吗?
3.经典渗透的思想不积极。汉代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这里,我们不妨再举几个例子来阐述这个问题。
比如,《道德经》是公认的道家经典,无论是历史书还是语文教科书对其解读,都屡见不鲜,且都以正面宣传为主。但笔者认为,作为道家经典的 《道德经》所宣扬的思想内容更适合于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可以辩证地看待其中的观点。而对于辨别意识不强的初中学生来说,书中所宣扬的 “与世无争” “不敢为天下先” “无为而治” “墨攻”等思想内容容易对他们造成思想上的错觉。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年龄段,如果沉浸在 “无为”的哲学思想当中,就很容易导致他们丧失对生活的积极心态。
比如,四大名著中的 《水浒传》描写的很多打家劫舍、血腥暴力的场景,《红楼梦》所宣扬的 “色”“空” “幻” “灭”的思想内容,都不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术界对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一直争论不休,北京大学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指出四大名著和某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又如,《静夜思》本是一首思乡诗,但它不是简单的思乡,而是一位儒士、一位有着济世安民理想的人在行道漂泊的路上所发出的感叹。读到这首经典诗时,你必然会发问: “他为什么要思乡?他不是可以回去吗?”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古代儒士的济世安民理想与艰难现实和人生痛苦的纠缠,从中感受到古代儒士的伟大人格力量,这才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教育。
那么,是不是经典就不重要呢?经典就不需要阅读呢?事实上,并不是如此,阅读经典固然重要,但阅读经典绝对不是目标,我们要传承的是经典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
1.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经过抽样调查发现,江苏省学生对曹文轩的 《草房子》、丁立梅的 《风是一朵花的香》,以及毕飞宇的 《推拿》等比较偏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大概是因为他们能从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这部分作品往往备受学生青睐。此外,受各地中考语文阅读短文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时也会特别注意具有地域文化的作品,如2017年贵州省的中考试题就是 《多姿多彩的贵州酒文化》,四川省的中考考题就是汪曾祺的 《端午的鸭蛋》 (节选)。
2.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比如,郭敬明、韩寒的作品虽然称不上是经典,但学生还是对他们的作品青睐有加。此外,董卿的最新力作 《朗读者》也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
3.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阅读不感兴趣,经典作品再怎么经典,也难以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对启发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毫无益处。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最适合其身心发展的作品,这些作品才最受他们青睐,比如,秦文君的 《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沈石溪的 《大鱼之道》等动物小说,都因为契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深受喜爱。
所以,当部编版教材强化经典的学习时,无论是单个文本阅读还是群文阅读抑或是全书阅读,我们都应该理性地看待,切不可因为要重视经典阅读,就囫囵吞枣地阅读,而应该全面地对待经典,并结合实际加以理解、验证,否则就会产生片面误解,达不到阅读的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唯有辩证地看待经典阅读,才有可能悟得经典思想的全部和真义。一句话,经典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应执着于经典,更不能死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