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价值观的空间传播分析

2018-02-23 03:58赵庆艳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空间社区

赵庆艳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一、主流价值观的空间传播

(一)主流价值观

主流价值观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它包括三大层次: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领域的基本价值观。[1]从传播内容来看,主流价值观主要涵盖政治性主题和公益性主题。前者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政策方针、法规常识和村规民约等;后者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卫生常识、婚育观念、家风家训、道德伦理、古典诗词和科技知识等内容。从传播形式来看,漫画、山水画、书法、诗歌、歌谣、寓言、谚语、格言和顺口溜等都是主流价值观常见的表达形式,而剪纸、年画、书法、泥塑和自然景观等地域元素也会被吸纳到主流价值观的空间传播中。主流价值观传播具有灵活的、丰富的表现形式。

(二)空间传播

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渠道比较多样,传统大众媒介、新兴媒体、赛事活动和学校教育等都是主流价值观的基本传播渠道。其中,文化墙、街头、车站、地铁、宣传车、空间雕塑和商场等公共空间是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传播场域。

法国学者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是一种完全充斥着意识形态的表现。[2]列斐伏尔认为存在着均质的空间和差异的空间。均质化的空间是自上而下生产出来的空间,国家对空间具有支配的权力,国家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会影响地方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而差异化的空间则相反,它是普遍性的自我管理的空间,地方及其民众可以能动地参与到空间的使用、建设和发展中去。目前,这两种空间共存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场域。

(三)主流价值观在空间传播的功能

主流价值观在空间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政治功能。列斐伏尔强调空间的政治性,认为空间的重要功能是政治工具。从这个角度讲,政治功能是主流价值观空间传播的主导功能,对于协调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认同及维系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政治性影响到了主流价值观传播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即政治力量促进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意识形态重塑了地方文化和地域形象。

二、均质化空间的主流价值观传播

在均质的空间中,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模式是国家权力主导的传播,具有统一性、规范性和便利性等传播特点,在具体传播过程中社会参与不够活跃,难免存在着一些传播问题。

一是过于空洞抽象。均质化空间的主流价值观传播倾向于宏大叙事,传播形式相对单一,内容比较空洞。因此,主流价值观虽然充盈着社区的传播空间,却脱离了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地方文化的语境,不易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传播信息不准确,出现了错别字和翻译错误等问题。盘锦市某处文化墙就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翻译成了“People without letter also what good for”。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单位对国家主流价值观宣传的消极态度,而国家、媒体和民众在这方面不易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

三是传播环境相对封闭。均质化空间不仅存在于社区内部,也存在于不同的社区之间。由于社区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社区对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内容、形式和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优秀的主流价值观传播经验很难在不同社区之间共享。

三、差异化空间的主流价值观传播

主流价值观在差异化空间的传播,主要是结合民众的日常生活、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来推动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弥合了主流价值观与地域文化相对割裂的传播状态。

(一)借助地域文化

在差异的空间中,地方参与度较高,能够根据地方需求和地域文化来实行主流价值观的空间传播策略。盘锦市在推动主流价值观传播时就进行了地域化表达,改变了常见的宏观叙事模式,从微观层面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创新,将红海滩、水稻和螃蟹等地方特色融入主流价值观传播的背景画面中,将宣传标语细化到具体意象,如“物产丰富,风光美丽,和谐文明的盘锦”“湿地之都,珍稀鸟类,蓝天碧海的盘锦”“芦花飞扬,稻米飘香,鸥鸣起舞,魅力盘锦”等。这种对国家主流价值观进行地域化表达的传播模式,也传播了积极的城市形象和地方文化。

(二)借助儒家文化

传统儒家文化关于忠孝、和谐与友善的观念,同样也是主流价值观的基本构成部分。借助儒家经典文化来表达主流价值观,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和重塑中华文化自信力的积极尝试。

1.忠孝文化。一些社区的文化墙经常出现以敬老爱幼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如“兄恭弟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等。盘锦市某处文化墙有以“新二十四孝”为主题的主流价值观传播,内容包括“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

2.和善文化。一些社区的主流价值观传播也会借助史书典籍来表达和谐与友善的价值观。例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来诠释友善;用“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来诠释和谐。

(二)借助大众文化

主流价值观在差异化空间的传播也吸纳了一些关于幸福、勤劳和节俭等方面的大众文化。

1.传统福文化。不少社区经常将传统福文化融入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中,如“中华有福,行善是福”“中华有福,节俭是福”“中国梦圆,百姓有福”等,配图多采用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鲤鱼、荷花、童子和福字剪纸等意象。

2.勤俭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勤劳和节约也是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传播内容。以勤劳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有“人生在勤,时过不停”“肩挑勤与善,好日子如歌”“勤劳为本,吉福满门”“一双勤劳手,垒成步步高”“勤劳结果实,锣鼓庆丰收”等。以节俭为主题的主流价值观有“勤俭节约展家风,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持家久,和谐继世长”“米粒虽小不容易,莫把辛苦当儿戏”等。

这些涉及勤俭等内容的主流价值观,偶尔也带有一定的精英文化色彩,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总体而言,主流价值观在差异化空间的传播基本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如顺口溜“邻里好,赛金宝;互体谅,同友好”、歌谣“一日不吃饿得慌,一季不收饿断肠,手拍胸膛想一想,节约粮食理应当”、俗语“牧牛须依水草,做人当凭良心”及“春雨点点落大地,万物生发赖和谐”等。

四、结语

主流价值观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可分为均质化空间和差异化空间。前者在于国家对空间具有支配性权力,后者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相对突出。主流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错别字、翻译错误和空洞抽象等问题。但是,通过借助地域文化、儒家文化和大众文化,主流价值观的空间传播对于协调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认同和维系社会凝聚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推动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传播地域形象的积极探索。

[1]刘勇,方爱东.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的四个维度[J].学术论坛,2016(06):16-20.

[2]列斐伏尔(法).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7-38,114-115.

[3]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8-69.

猜你喜欢
价值观空间社区
我的价值观
社区大作战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