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2 10:42朱志敏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计数直线图像

朱志敏

在一次校际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观摩了《匀变速直线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两节同题异构课程。两位教师对核心问题的处理,即匀变速直线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的推导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着重引导学生去猜测、去尝试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替代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试图减少误差。当学生一步步接近胜利时,才恍然明白这就是极限的思想。试想:如果学生从书本上很轻松地得到匀变速直线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他们还会有收获的喜悦吗?

这种没有“过程”的教学,恰恰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常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学生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发展。

一、生成教学的概念

生成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的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形态。生成教学是相对于预成教学而言的,它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二、生成教学的特点

生成教学因互动才存在,所以生成教学具有复杂性、互动性、偶发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成为教育的智者,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在亮点处赞美,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调控。

三、生成教学的实践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如在教学“质点”时,笔者提出:“某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学生立刻想到测量,那如何测量呢?是从脚尖到脚尖?还是身体的某部位到另一部位?这就会出现很多答案,原因就在于人是有形状和大小的。设置这种感性的情境,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某些时候是需要将有形状、有大小的实物近似成质点这一理想的物理模型。

2.调动学生情绪,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匀变速直线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时,笔者没有直接从vt图像出发,而是充分利用了课本上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自主思考“已知五个计数点的速度求出计数点0到5的位移”。笔者不断地鼓励学生上讲台陈述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对熟知的问题一定有比课本上更好的解决方法。有一个男生说:“用计数点1的瞬时速度乘以0.2秒就是计数点0到2的位移,同样的方法算出计数点2到4的位移,最后计数点4到5的位移可以找一个平均速度(v4+v5)/2乘以0.1秒。”不论这个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否正确,学生说的方法和本节课的思想方法也不一致,但笔者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思考过程,那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结晶!

3.注重知识生成,渗透物理思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直接提出,学生很少有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机会。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放慢提问的“脚步”,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教学是一门慢艺术,生成过程比得到结果更重要,学会物理思想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匀变速直线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在第一节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时已经描点做出了vt图像,相关的图像知识也介绍了,这时笔者就从vt图像着手,运用数学知识,很容易得出圖线是一次函数y=kx+b,改变自变量和应变量,vt图像中的斜率k代表加速度,纵坐标的截距代表vo,得到v=vo+at这一表达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对vt图像的印象也会更深刻。教师不妨留得时间,学会等待,让学生慢慢体会物理思想之精髓。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所以需要教师用心演绎每堂物理课,它将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的生成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规范的标准模式。教师应该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赞美学生,用一双慧眼去捕捉教学过程中未曾预约的精彩,把“生成”当作一种教学追求!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计数直线图像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A卷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A、B两点漂流记
画直线
一样长吗?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你喜欢直线吗?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