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实践探索

2018-02-22 11:55李钰胡兰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评估体系上海市职业院校

李钰 胡兰

摘 要 上海市职业院校以理念更新、制度创新、方法变革为基本策略探索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体系的构建以落实共商目标、重在过程、突出改进为核心理念,建立多元主体、多方参与的组织架构,研制聚焦要素、重在过程的指标体系,设计“三位一体”、突出改进的评估框架,开发并使用资源整合、便捷高效的网上评估系统。通过实践运用,提升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区域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提供质量保障。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27-0064-05

2010年以来,在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开展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及相关实践,以共商目标、重在过程、突出改进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多年来,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全面推进实施,促进了院校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得到师生、院校、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及其他地区同行的普遍認可、高度好评和采纳应用,为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院校办学功能多元化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单一化的矛盾

职业教育以就业市场和专业特色为导向,其专业门类繁多,每个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各具特色,难以比照普通教育的评估思路——用一纸规范化统一的考卷来评估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各院校原有发展基础不一,难以通过传统“一刀切”式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评价不同院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因此,要充分调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院校的办学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解决分类指导、分类评估问题。

(二)职业院校快速发展与内部教学质量保证薄弱的矛盾

“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央到地方各种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增加,院校硬件设施设备和招生规模等呈几何增长。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求资金上,注重争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发展、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立项,忽视了建设过程的管理和监督。院校存在质量意识较薄弱、不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等现象,出现了内部质量监控缺失、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常规教学文件不规范等问题。

(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持续性与教学质量评估的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职业院校习惯于通过项目方式推动内涵建设,项目结束就“松了一口气”,内涵建设的持续动力保持不足。传统的职业教育评估是“一锤子买卖”,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比较轻发展”的问题,难以兼顾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常态性、教育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评估结果后续跟踪反馈的延续性。因此,要改变原有间断性的质量评估方式,以促进院校保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动力,形成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一)理念更新——丰富教学质量评估理念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对发展性评估理论进行深化。“共商目标”关注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适切度和达成度,学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评估专家等多元主体共同协商制定学校质量发展的适切目标,实现分层、分类评价,调动各校积极性,变教育管理为教育治理。“重在过程”强调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度,引导学校关注教育教学过程和常规管理,将过程和结果统一起来,避免学校盲目追求评估的优质结果。“突出改进”聚焦学校适应“两个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的满足度,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改进问题。

(二)制度创新——形成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首创“三位一体”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并在全国多省市先期开展实践探索。本成果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为形成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职业教育“管办评”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构建了全新的质量评估组织架构,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专业评估机构组织实施、行业企业与教育部门共建,形成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估体系。制定了形成性、常态化的评估周期和评估方式,通过整体制度设计,避免了终结性评估带来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有利于帮助学校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也便于教育行政部门运用评估结果对学校进行绩效评价。

(三)方法变革——开发教学质量网上评估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方法变革。网上评估系统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管理,通过登录系统掌握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情况,加强对学校的过程监控;保证跨部门、跨系统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实现第三方权威数据导入(如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供);确保教学质量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定期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基本状况的信息;保障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定期反馈,为教学质量评估和学校质量目标调控提供全方位信息。

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探索

为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保障之间的矛盾,教学质量评估在发展性评估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及支撑这一体系运行的组织架构、制度框架、内容体系和技术平台,见图1。

(一)落实共商目标、重在过程、突出改进的核心理念

教学质量评估以发展性评估理论为指导,落实共商目标、重在过程、突出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估核心理念,引导院校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提高质量是院校工作永恒主题”的主体意识。

指导院校在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总框架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周期,拟订教学质量总目标和年度目标分解表,组织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评估专家组和院校共同商定适切的教学质量目标,并将修改完善后的教学质量目标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院校可根据上一年度目标落实和质量评估的情况修订和调整下一年度质量目标。通过这一做法将质量重心下移至办学主体,达到评估目标、标准分层,推动院校立足院校现状、正视不足、科学发展,有效激发院校参与教学质量保障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

设计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两个纬度的评估结果。前者是院校自身纵向发展的评估结果,表明院校在不同时期的自身发展情况;后者是院校与同类院校横向比较的评估结果,表明院校在同类院校中的位次。这种两维评估结果设计,不仅能激励所有院校改进教学质量,还能让不同类型的院校看清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准进步的方向。

(二)建立多元主体、多方参与的组织架构

构建以院校为中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专业评估机构实施、行业企业参与的组织架构,形成对院校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见图2。体现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推动行业企业与教育部门共同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估体系”的要求。

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运行由市教委宏观指导,市教育评估院组织实施。组建“教学指导专家组”,负责整个评估周期内不定期对院校教学工作开展日常巡视、咨询和指导,注重过程跟踪,加强专业指导,体现评估工作的发展性和常态化;组建“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负责对院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三)研制聚焦要素、重在过程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研发团队由来自政府跨系统(教育和人社)管理部门、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领域专家组成。经一年半完成指标体系开发、论证和评估试点。指标体系共有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1],见图3。20个二级指标中,11个核心指标指向院校质量生成的底线要求,必须全部达标;3个发展性指标突出教学质量监控和专业的特色创新,是院校质量提升的导向和标杆。整套指标体系重点关注教学质量生成的过程,兼顾人才培养工作的结果;重点关注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兼顾提升质量的创新举措与特色。

1.教学运行与监控(28%)——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

从教学文件、课堂教学和质量监控等三方面入手,对院校制定的相关教学文件进行规范,对课堂教学(含实训)质量进行评价,要求院校建立规范有序的教学运行与常规质量监控机制。

2.专业建设与特色(43%)——教学质量保障的重心

从专业结构与定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改革和专业特色六个方面评估院校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

3.育人质量与成果(17%)——教学质量保障的落脚点

从学生行为规范、文化基础知识与能力、专业技能、体质健康、就业率和成才特色等多个观测点,全方位评估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关注院校的成果产出。

4.社会评价与声誉(12%)——教学质量保障的影响力

从用人单位评价、院校所在社区评价、社会声誉和毕业生评价四个方面考察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设计“三位一体”、突出改进的评估框架

以常态化和过程性为导向,构建网上评估、常态评估和实地评估“三位一体”的评估制度框架[2],见图4。打破以往一次评估决定结果的方式,建立周期性评估制度。以院校专业培养3~4年为1个周期,每年网上评估,不定期的常态评估和1次实地评估相结合。三种评估形式按序递进开展,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与后者相互呼应。

1.网上评估

网上评估注重院校年度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每个学年规定时间内,院校根据年度质量目标分解表在網上评估系统进行自评总结,按照分组进行网上互评;专家对院校各学年教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常态评估

常态评估在事先不告知院校的情况下,开展随堂听课、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等。首先,科学设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理实一体课的听课评价表,三类课程评价内容和标准不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性。其次,科学制订随堂听课方案,兼顾院校新设、一般和重点建设专业;兼顾专任与兼职教师,新、老教师,初、中、高级职称教师等。再次,科学设计课后交流方案,教师访谈关注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学生访谈关注学习兴趣、方法和效果等。随堂发放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院校质量的反映。通过常态评估,达到全面、深入了解课堂的目的。

3.实地评估

实地评估是在前两种评估形式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听取院校专题汇报,与院校领导、中层干部等深入交流,实地查看校园环境和实习实训场所、设施设备,核查相关数据等。这一环节是教学质量评估最为综合的环节,有利于针对院校存在的问题为院校提供客观、可行和有效的改进方案。

(五)开发并使用资源整合、便捷高效的网上评估系统

为实现对院校教学质量的过程跟踪,2010年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研发了教学质量网上评估系统,并于2011年投入使用。该系统具备“1+2+3+3”功能,见图5,“1”即一个管理中心;“2”即“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库”和“院校教学质量基本信息库”两个网上数据库;“3”即三个工作室——“评估秘书工作室”“评估专家工作室”和 “院校工作室”;第二个“3”即3个与网上评估系统链接的可提供院校教学质量关键信息的网站,分别是上海教育科技发展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以及各个院校的校园网。

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成效

(一)院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教学质量评估聚焦课堂教学的导向,校长课程改革领导力进一步提升;科学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2013-2015年间全市涌现了148位精品特色专业带头人。教师积极开发课程与教材资源,2013-2016年分批建成了184门市级精品课程。

2017年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2016年达到98.13%,见图6;2014-2016届毕业生对院校专业课程学习、顶岗实习及母校整体满意度逐步提升,2016届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满意度达到95.8%,见图7;院校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在最近一次对182家用人单位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93.9%的用人单位对本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二)院校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压实质量主体责任

通过教学质量评估,院校更加关注过程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常规教学文件,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外部质量评估推动院校承担质量主体责任,促进院校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机制。2016年,教育部启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教学质量评估的理念和做法为有效推进上海诊断与改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已经形成的院校自主保证质量的良好氛围,助推上海诊断与改进工作走在全国9个试点省市前列。

(三)区域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打造育人特色品牌

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特色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推动本市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外部质量评估推动本市职业院校形成持续、开放的办学活力保障机制,营造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百花齐放、积极争先的良好态势。院校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中高职教育贯通、中职-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和双证融通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3-2015年间,本市先后遴选了17所国家示范校和24所市级特色示范校,近年来上海市中职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在第44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2金2优胜的好成绩。

(四)政府部门决策有据可依,加强办学过程监管

教学质量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把握区域内院校质量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针对教学质量评估发现的问题,市教委颁布了院校教学管理指导意见、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心理健康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等3份规范院校内部管理的文件。2014年至今,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作为市教委向院校拨付内涵建设经费依据之一[3][4],不仅提高了经费拨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引导院校重视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参 考 文 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和《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Z].沪教委职[2009]36号,2009-11-24.

[2]李钰.内涵式发展视野下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22):46-49.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Z].沪教委职[2014]38號.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Z].沪教委职[2015]40号,2015-10-28.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上海市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照片墙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互联网+”二手汽车交易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