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洲
【摘 要】2017年初,一档叫做《朗读者》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央视开播,在近些年来整个社会文化都趋向“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朗读者》逆“娱乐”之流而上,以传递情感、传承精神、弘扬文化为出发点,以综艺节目形式为包装,以主流意识形态的传达为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一档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高品位综艺节目。《朗读者》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表现出来的在主流价值建构方面的种种积极作用,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引以为鉴的。
【关键词】《朗读者》;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流价值;电视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077-02
电视文艺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它的艺术功能就更多的体现在娱乐性方面,受众观看电视文艺节目的主要目的与动机,也是从中获得娱乐消遣,抛开“娱乐性”来认识电视文艺,尤其是综艺节目,一定是没有前途的。我们遇到的最为极端的情况,是在“文革”十年当中——在政治集权话语的统治下,电视文艺遭到的人为破坏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近二十年的时间中,在整个社会文化都趋向“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由于评价标准的变化,电视文艺似乎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我们认为,艺术评价既不能唯政治标准,也决不能搞“娱乐至死”那一套,就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讲的那样:“中央电视台每天面对数亿观众,一定要紧跟时代、放眼全球,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创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1]一档真正优秀的电视文艺节目,一定是诸多健康的、高尚的审美因素的有机融合,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
我们将要在本文中谈到的《朗读者》这样一档节目,就是在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热中逆流而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现象级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方面,《朗读者》以其充满了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了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在社会主流价值建构方面的担当;另一方面,节目并没有简单地将对文学作品的表达处理成粗糙、枯燥的文化说教,而是用更具仪式感的“朗读”方式传递情感、传承精神,弘扬文化,体现出了一档高品位的综艺节目寓教于乐的价值追求。《朗读者》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表现出来的在主流价值建构方面的种种积极作用,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引以为鉴的。
一、电视文艺的教化功能与认识功能
“作为艺术方式,应该说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并不直接讲述大道理,也不应该具有说教性。但这并不等于说广播电视文艺不具有某種教化性。”[2]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电视媒体的属性也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电视文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存在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娱乐性方面,或者可以讲的更直接一些,电视文艺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活动。但是艺术作品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在艺术世界当中表现出的种种行为与价值观,一定会对受众的情感、心灵和理想产生影响,而每一个个体的现实表现,又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我们之所以在电视文艺作品的创作中提倡“寓教于乐”,就是希望产生一种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乐”为表征,“教”为内涵,达到教化人、培育人、完善人的目的。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在实现其教化功能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此外,以往的种种实践证明,文艺作品在实现其教化功能的同时,在提升其节目品位和实现其节目价值方面也往往受益颇丰。
此外,“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同时还具有某种认识功能。这主要是指广播电视文艺作为源于人类生活、人类历史的艺术产品,它必然反映和打上某一时代、某个社会、某种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因而从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读解中,人们能够或多或少地获得某种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某些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3]对于以上种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其权威性也是近些年来不断崛起的新媒体所暂时无法替代的,而电视文艺节目在这当中又有着较其他节目类型更加灵活多样、更易触及心灵的优势。明确了这一点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便是如何在文艺节目的制作上打开新思路,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收看节目。2017年初,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正式开播,很快便引发了一股全民关注、全民讨论的热潮,为我们在高品位的文化类节目制作方面树立了一个标杆。《朗读者》将本属于精英文化属性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灌注于大众文化的综艺节目中,表现出了远超出一档电视节目在主流价值建构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对电视文化的重塑与时代理念的引领
纵观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电视,伴随着综艺节目的生产热潮,出现了两个令人担忧并呈愈演愈烈之势的问题。一是大量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自我创新能力不足,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过度的娱乐化所造成的节目格调低下、低级庸俗的问题。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唯收视率论”、“唯经济利益论”的因素,也有“娱乐至上论”的因素等等,但是究其根本,还是我们对自身电视文化的塑造与管理出现了偏差。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朗读者》的出现与成功,终于为我们在优秀电视文化价值的回归上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它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首先,《朗读者》没有将自己置于近年来“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等于获得高收视率,进而就等于获得高市场回报”的惯性思维之中,[4]而是立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囿于短期的经济利益,“将朗读者的情感、被朗读文本作者的思想、观众的情感这三种元素和谐凝结,设计出了一种‘访谈+‘朗读+‘轻解析的原创节目模式”。[5]《朗读者》将多种节目形态融为一体,包括电视谈话类节目、电视纪录片和电视综艺节目等等,既丰富了节目本身的艺术表达,也进行了一番文化类节目的大众化探索,闯出了一条中国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成功道路。其次,《朗读者》没有盲目追逐娱乐化的潮流,节目制作者将这样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诠释重点放在了“文化”而非“综艺”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电视领域中,这无疑是一项勇气非凡的举动。概括来说,《朗读者》没有将文化变为娱乐的附庸,而是让综艺形式成为普及文化的手段。综艺元素在节目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点,一是朗读的仪式感和表演性设计;二是访谈中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的挖掘。这两点在节目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增强节目的可视性与感染力,而非喧宾夺主,成为节目主体。我们看到,在综艺形式包装下的精致的文化氛围中,“一个人,一段文”的节目理念得到很好贯彻,“人”是高尚的人,“文”是经典的文,“人”和“文”的结合,使节目拥有了最纯净与真挚的价值观表达和精神追求。
上文中提到的大量引进国外电视模板的问题,所造成的隐患不单单是在电视业内部,更在电视业之外——在引进国外节目的同时,一些消极负面的西方价值观也悄然进入了观众的视线。[6]《朗读者》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尤其是一档在央视播出的节目,对整个社会的时代理念进行引导似乎是它与生俱来的责任,而《朗读者》也确实肩负起了这样一种责任——在节目对传播中国社会文化的实践当中,体现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和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呼唤。从节目每期设置的主题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制作者在价值引导方面的用心良苦,比如“遇见”、“陪伴”、“勇气”、“家”、“味道”等等,这当中的每一个词,我们似乎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与温情,再加上朗读者对主题内涵深刻而又充满感情的阐释——比如余秀华朗读自己的作品《给你》、麦家朗读自己从未发表过的《致儿子信》、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朗读《如果》……当名人卸下头上的光环,与广大观众分享和常人无异的喜怒哀乐,怎能不令人感动呢?
三、全民阅读与文化自信
《朗读者》这档节目之所以能获得业内业外、从专家学者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除了它表现出的精神文化价值外,还因为它所带来的社会现实价值。正是因为《朗读者》营造出的那种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习惯于快餐化、碎片化阅读的人们重新拾起了书本,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书还因此上了图书网上商场的热搜榜;在平面媒体领域和新媒体领域,更是引发了一輪又一轮的热烈讨论。在我国努力建设“书香社会”的大背景下,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推进全民阅读的尝试,促使了我国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孤芳自赏、自娱自乐,更不是文化上的夜郎自大、盲目自负;而只有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中,在与他民族文化的“他者”比较中显示出比较优势,才能客观呈现出来。[7]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国外节目模式的依赖早已使我们失去了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主动权,更遑论他国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基于此种情况,“文化自信”一词又该从何谈起?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仅仅要依靠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的传播来形成。电视文艺作品作为一种大众艺术,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传播载体。目前我们知道,就在2017年4月,“《朗读者》在戛纳电视节期间收到来自法国赫夫·休伯特电视制作公司的邮件,询问《朗读者》是否有出售节目模式的意向。”[8]对于中国电视产业来说,这将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于国家层面的文化战略来说,这也体现了文化“走出去”战略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由此我们看到,《朗读者》在“文化自信”建设方面也可谓是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习近平: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2-20.
[2][3]张凤铸,胡妙德,关玲主编.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5.
[4][6]胡智锋,邓文卿.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7(4).
[5]熊艳,《朗读者》的创新路径:“大众”与“小众”博弈[J].新闻与写作,2017(07).
[7]范晓峰,郭凤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07).
[8]《戛纳电视节引关注<朗读者>或将输出海外》,搜狐娱乐,2017-05-04,http://yule.sohu.com/20170504/n4917165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