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成功案例

2015-07-20 00:13杨长进张婕��
图书馆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朗读者图书馆服务公益活动

杨长进++张婕��

[摘 要]由金陵图书馆策划组织实施的“朗读者”是金陵图书馆开展的一项面向视障人士服务的公益活动。本文详细介绍了“朗读者”活动的起源和发展,从图书馆各项职能的角度分析了该活动对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公益活动;朗读者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1-0055-04

《公共图书馆宣言》倡导“公共图书馆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地、平等地开放,而不管他们的民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对任何不能享受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因此,图书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理应为包括视障人士在内所有公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确保他们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金陵图书馆以此为切入点,策划、组织、实施了一项面向视障人士服务的公益项目——“朗读者”活动,在短短3年中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图书馆业内和社会各界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与肯定。

1 “朗读者”活动概况与成果

“朗读者”活动是由金陵图书馆和南京新闻广播共同主办的公益文化项目,自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已连续举办了三年,一年一季一主题,每年年初通过网络、电台、报纸等途径广泛招募有朗读、录音特长及公益意愿的朗读志愿者,吸引了专业主播、学生、教师、律师、企业职员等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和团队的加入,同时还得到南京大学徐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赵普光副教授等专家学者的学术指导,范小青、曹文轩、黄蓓佳等多位著名作家的作品授权,南京广电集团主持人协会的专业加盟,目前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4 000余人。图书馆对整个活动流程进行统一管理,按照当季活动主题以QQ群共享和群邮件的方式分发朗读篇目,由志愿者自行朗读、录制,形成音频文件后提交有声作品,再由图书馆统一选用制作成为光盘或U盘。目前已推出《现代名家名篇精选集》《经典童话篇精选集》两部有声光盘,并正式出版一部《听作品——朗读者作品选》,第三季还将推出作品专辑、微信专辑、演出专辑、英文专辑四张新类型的专辑作品。这些作品一部分通过相关机构赠送给南京市各区盲人团体和盲校学生,另一部分入藏金陵图书馆,在馆内视障人士视听室和视听文献阅览室内供读者借阅。今后还将建立特色数字资源库,形成一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音频资源数据库,纳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去。

该项目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江苏省文化志愿服务优秀服务项目”,荣获江苏省第六届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奖二等奖;而金陵图书馆也因此荣获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盲文图书馆、全国盲人阅读推广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盲人阅读推广优秀单位”称号,南京市盲人学校向该馆赠予了“朗读者”系列活动“爱心集体”鸣谢牌。

2 “朗读者”活动发展三阶段

“朗读者”活动发展至今以视障人士需求为立足点,以全体社会公众为宣传目标,从调研立项、稳步前进到协同创新经历了推动、推进、推广三部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广到精,每一个阶段都精心策划、有条不紊。

2.1 推动——调研立项,合作招募

人获取信息的来源87%依靠视觉,视障人士由于视力的缺损在获取信息中存在极大的不便,据中国残联最近一次对23万盲人的调查显示,由于传统的盲文点字阅读率极低,视障群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声读物是大量未掌握盲文的盲人不可替代的学习和交流工具,是盲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而我国盲人有声读物出版还处在起步阶段,年制作有声读物数量还远不能满足盲人精神文化需要,“朗读者”活动这一策划案随即应运而生。

活动正式开展之前,金陵图书馆开展了相关调研。首先,通过盲人协会等机构对南京市相对集中的盲人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其阅读习惯、阅读途径、阅读方式、阅读偏好以及有关朗读者活动的意向与效果,有效回收问卷200份,取得了较为翔实、准确的调查数据。其次,对图书馆开展此类服务进行调研。目前只有由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设立的“心目图书馆”是为盲人提供有声图书馆借阅服务的专门机构,而全国公共图书馆中还没有任何一家推出类似的项目,即使有相关的服务,也是不定期的活动。最后,对社会文化公益资源初步调查。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互爱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缺少的正是他们参与公益、表达关爱他人的爱心和热情、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和时机。由此,“朗读者”活动得以立项。

“朗读者”是一个开放性的全民公益行动,其参与的主要力量应来自最广泛的社会大众,该项目的提供者既包括组织推动、资源供应的图书馆,也包括以图书馆为平台,合作共建的其他社会部门,以及招募到优质的志愿者队伍。作为以听众为主要传播对象的电台无疑是最合适的媒体资源,一方面它们不但有强大的公众传播力,而且还有丰富的主持人资源;另一方面它们本身有开展公益性活动的需求,来宣传主流价值观,提升自身品牌形象,扩展听众人群。金陵图书馆有的放矢,联络了南京新闻广播合作主办这一活动,双方一拍即合,二者是南京本地的公益文化和主流媒体力量,赢得本地市民的深厚信赖,有实力也有平台去做好为盲人朗读这一公益事业。

电台媒体通过滚动播放宣传带,设置专题直播节目,展播优秀作品,第一季招募志愿者600人,第二季新增1 000人,第三季达4 000人,活动信息的传递面愈发广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2 推进——稳步前进,形成核心

“朗读者”活动初具规模后,图书馆通过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配套的管理与服务,将自身公益、平等、温情的服务理念与志愿者利他和实现自我的动机相融合,共同推进“朗读者”活动的稳步前进。

一方面,通过策划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发展,从广泛发动到专业涌现,从远程服务到现场演出,从录制作品到录制精品,初步发展了一批朗读水平高、作品质量好、热情度持久的核心志愿者队伍。第一季重点放在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吸纳社会各界力量的关注和参与,选择独立的现当代经典散文分发给志愿者录制,便于筛选出专业优质的志愿者资源作为储备资源。第二季除后台录音外,图书馆牵头组织汇报演出、暑期故事会、“朗读重阳”“朗读新春”等各类现场活动,拓展志愿者的服务渠道和方式,提供志愿者和盲人、留守儿童、福利院老人等服务对象的现场互动平台,在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注与温情。第三季则更加注重精品作品的打造,在现场演出的规模和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予了志愿者们一个更加优质广阔的平台,成功举办了“4.23世界读书日”和“纪念国际盲人节”两场大型公益演出,不仅在内容上增加了南京方言特色节目,更有江苏戏剧学校、铁路段播音员等专业团队为活动灌注了新鲜血液。这三季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按部就班,相辅相成,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依托,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为了让“朗读者”团队更加具有组织性和长效性,激发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每一个人的内在潜力,图书馆探索出一套严谨细致的组织管理流程,做好技能培训和意见反馈工作,并尝试开启一种更加开放多元化的自主管理模式,即组建核心团队,按不同年龄段细分小组,设置组长、策划、文书、编剧、摄录、配乐等小组组委成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培训、沙龙、演出排练等相关的活动,便于增进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让每个人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发挥公益能量的平台。

2.3 推广——协同创新,扩大影响

“朗读者”活动开展以来,始终做好宣传推广各项工作,一方面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广泛传递信息。南京新闻广播这一合作媒体在电台宣传、现场活动主持、参与朗读录音指导等方面都给予了紧密配合和鼎力支持。在第24个全国助残日前夕,金陵图书馆带领5位志愿者代表走进FM106.9南京新闻综合广播《对话》栏目的直播间做了一期关于“关爱盲人阅读”的电台节目,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江苏卫视、南京电视台、南京十八频道、新浪网、中国网江苏频道等多家报纸、电视、网络媒体对活动均进行了报道。

另一方面,图书馆在做好官方微博、微信、网站、水牌、志愿者社区行等方式的宣传工作之外,还紧跟时代潮流,迎合大众习惯,创新形式,利用微信平台创设“朗读金陵”微电台,面向所有热爱读书、听书的市民,制作精品特色有声视频,吸引人气,扩大影响,首次发布就达到近500人次的浏览人数、100人次的转发次数,并收到读者的好评留言,南京文化发布、直播南京官方版等微博媒体的转发,还赢得了图书馆业界《图书馆报》的关注和转载,成为“朗读者”活动的一大亮点,掀起新一轮的活动高潮。

3 “朗读者”活动对图书馆宣传推广的促进作用

“朗读者”活动对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从为弱势群体服务为切入点,在图书馆充分发挥服务特殊群体、社会教育、阅读指导、传播知识等基本文化服务职能上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拓宽了图书馆服务领域, 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3.1 从“个体”辐射“群体” 优化视障人士服务形式

从服务视障人士职能来说,金陵图书馆早在2005年新馆筹建时就将对视障人士的阅读指导服务列入建设计划,采购盲文书籍,开辟借阅区域,不断改善阅览环境,建成了设施条件良好的视障人士阅览室,2009年新馆开放后正式投入使用,提供盲文出版物阅览、有声读物欣赏和无障碍上网等多种专属服务,并在2011年与南京盲人专业机构合作建立盲文读物分馆。然而,由于他们出行不便,很难实地前往图书馆或视障阅览室,无论是在总馆开办视障人士阅览室还是布点建设一两个盲文分馆,都很难满足大量的视障人士对于阅读的渴望,而享受到服务的视障读者仍然是以个体阅读的形态。

“朗读者”活动打破了这一界限,优化了视障人士服务形式。图书馆制作好的有声读物具有可复制性,以市、区、县盲协、盲校等机构为枢纽,面向团队为单位的视障群体统一发放,组织收听,高效地覆盖到更广阔的受众面,辅以传统的文献服务与现场演出类的志愿者交流活动,切实地将公益温暖与精神文化传递到他们的身边。此外,一改以往有声读物与视障人士服务画等号的思维,“朗读者”作品在视听文献阅览室实行对外借阅还可惠及不识字的成人、儿童、有听广播习惯的司机等其他类型更为广泛的听众群。

3.2 以“公益”带动“阅读” 发展图书馆潜在读者群

从社会教育职能来说,包括视障人士、参与朗读过程提供有声读物的志愿者们都是图书馆宣传服务的对象,在信息化数据化大背景下,全民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电子阅读器、微信、微博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泛阅读、浅阅读、碎片阅读等阅读习惯的转变。因此,“朗读者”活动在提升了图书馆关注人气的同时,借助志愿者致力公益和自我实现的意愿驱动,在活动过程中因势利导,宣传图书馆宗旨,倡导阅读大义,将志愿者发展成为金陵图书馆的持证读者,对增加读者人数、提升文献借阅量都起到了带动作用。

许多家长从孩子的教育成长角度出发,只要孩子已经具备读书识字能力,就报名参加,最小的志愿者只有6岁,往往一个孩子就可以带动整个家庭,家长以身作则,辅助孩子参与到录音、亲子故事会、演出等整个活动过程中来,为孩子从小办理少儿读者证,从中培养孩子的公益爱心、朗读阅读意识、阅读习惯,锻炼孩子的舞台表现能力。

3.3 以“指定”促进“引导” 发挥图书馆阅读指导功能

从阅读指导的职能来说,“朗读者”活动的朗读内容由图书馆根据视障人士的需求选择提供,这样的“指定”阅读为图书馆教育指导性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在志愿者“朗读”与视障读者“听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了大众的主流阅读方向。例如,第一季选取的是以“被湮没的篇章”为主题的现代名家散文,一是出自名家之手,篇幅适中,文字优美;二是均为现代读物,有助于了解历史;三是这部分读物在现有盲文读物、有声读物中较为少见。这些作品都是现当代名家未曾广为流传的优秀篇章,具有鲜明时代背景或地方特色,借此活动的契机,图书馆让他们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范围内,在朗读和听读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第二季选取的经典童话专辑,则使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重新在少儿志愿者和视障儿童间流传,另外,在得到了三位优秀作家范小青、黄蓓佳、曹文轩的授权后,朗读他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孩子们能够获得阅读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喜悦。

3.4 从“单一”转向“多元” 创建多元共建交流平台

从文化传播平台的职能来说,“朗读者”活动使图书馆的社会定位发生创新性的改变。一是从被动的文本文献服务典藏地,变成主动、主导的有声文化服务平台,激活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热情;二是从单一的文献信息资源输出转变成社会文化资源的聚合端口,促进社会多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共建,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公益文化服务;三是从传统的图书文献服务转变成更具人文关怀的文化交流,打破隔阂,成为拉近图书馆、服务者和服务对象三方关系的沟通桥梁,消除健康人和视障人士之间的隔阂,以阅读的力量促进社会的融合。

猜你喜欢
朗读者图书馆服务公益活动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