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实验中学 山东滨州 256600)
下面我就以一次作文训练课为例谈谈用心感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有一年高考作文题目叫“战胜脆弱”。据估计,约有20%的考生在作文中开了自己和父母的玩笑,以父母双亡来写自己如何战胜脆弱,微笑着走出考场。一位书法很好的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战胜脆弱,学会用脚写字,用脚答卷。而招办表示当年没有用脚答卷的考生。这种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文章有人将其概括为“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的“四不”。如何才能让作文生动起来呢?
学生讨论
我们今天的作文任务就是:用心感受,生动为文。
学者裴斐如是说:文学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生活——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在于有没有对生活的特殊感受,要没有感受,生活再多也是白搭。
作家张抗抗如是说:人们对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有一种误解,似乎只有自己亲历的才是生活,其实,生活无处不在,“感受的经历比亲历的过程更重要,自己的心灵能否去感觉它,才是最重要的”。
你有过仰望夜空的经历吗?你有过雨中漫步的经历吗?你是否用心感受过明媚的春光,灿烂的夏花,收获的金秋,飘雪的冬夜?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件才能引发感受,生活当中的细小片段,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也能促使我们的笔流淌出隽永的文字。
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
训练所有感官:视、听、嗅、触等,使之灵敏、迅速、准确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心理上的感知判断。
例1扩写:
大汉冲上去打了恶霸三拳,把他打死了。
与施耐庵的作品对比
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小结:这段文字作者主要用来刻画被打时的多种感受,三拳三个地方,第一拳写是味觉感受;第二拳写视觉感受;第三拳写听觉感受。这三拳打出了滋味,打出了色,打出了声,打得好不痛快,打得好不精彩。
例2扩写:
桃树、杏树、梨树,都开花了。蜜蜂在其中飞来飞去。
与朱自清的作品对比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小结:作者从视觉、味觉、听觉等角度观赏春花,一幅形、声、色、味俱全的立体画面就产生了。好不美丽,好不生动。
小试牛刀
补写小诗《风》要求:从视觉、听觉、嗅觉角度将小诗补写完整。格式:谁也没有见到过风,更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当时,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参考示例:当风车旋转时/当花儿飘落时当小草弯腰的时/当花儿点头时/当竹叶哗哗奏乐时/ 当花香扑鼻时
多情才善于感受。文以情生,景因情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细腻注定了“万物皆著我之色彩”。多情才能感受深刻,没有情的感受必然是苍白无力的。
例1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如梦令》大家都很熟悉。经历了一夜的风雨,词人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还海棠花的情况,卷帘人却说海棠依旧,多情的词人不禁感慨怎会依旧呢,红花一定变少了,绿叶变多了。
例2
《秋声赋》欧阳修
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阳修正在读书时听到了风声,接着从其色其容其气其意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当他问童子的时候发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面对同样的景物,李清照与卷帘人,欧阳修与童子的感觉截然不同,正是由于作家的多情才会感受如此深刻。
小结:用心感受生活:1.用心地观察周围的生活。2.多情地体会自己的生活。
选择一幅自己感受最深的画面,调动多种感官,形象地描述所看到的画面,并真诚地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可联想,可抒情,可议论)。
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地翻阅;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地欣赏;生活是一段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生活,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
综上所述,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