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小学 郝国玉
我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些分数。让学生对分数进行分类,学生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一类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一类是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我肯定了学生分类的正确性,并提出:可我们的数学家把它分成了两类,你知道是怎么分类的吗?学生在下面猜测起来:有的说把第一类和第二类合并一类,有的说把第二类和第三类合并一类。我顿了顿,进行了公布:数学家是把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归为一类,称为真分数,把分子大于分母和等于分母的分数归为一类,称为假分数。你们分类对了吗?现在你能告诉老师黑板上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吗?学生很快就懂得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让他们举例时就很容易了。如果老师在讲一块新知识时,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学生对这门课就不再害怕,而是感到非常容易,自然而然地对数学就产生兴趣了。
我在教学“确定位置”这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如果从左往右竖着称为列,从前往后横着称为行,你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吗?(板书:从左往右,竖为列;从前往后,横为行)学生纷纷地举起了手说出自己的位置。我接着说:“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如果我们能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记自己的位置,那该多好呀,你们说是不是?”学生回答道:“是,那有没有呀?”“有呀,听好了,我们可以这样写:列在前,行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括号括起来就行了,就这样简单,我们称为数对,现在你能把自己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吗?请写在自己的纸上举给我看。”学生不甘示弱地举起了自己的答案。简单的提问吊起了学生的味口,让学生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欲望中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能有自己的话说,学生还怕上数学课吗?还感觉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吗?当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时,他们就感觉到这堂课过得很快。
我出了这样的一道数学题: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对健康有益。牛奶被称为“白色血液”,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和钙,堪称“营养宝库”。为了鼓励人们多喝奶,促进身体健康,许多国家的政府都通过各种方式倡导牛奶消费,比如美国提出“全民喝奶终身喝奶”。此外,泰国的“牛奶行动”、印度的“白色革命”等活动也都进行得轰轰烈烈。小红的妈妈每天要小红喝一杯牛奶,有一次小红是这样喝牛奶的,她第一次喝去了一杯牛奶的二分之一,接着用水加满;第二次她喝了一杯牛奶的三分之一,再用水加满;第三次她喝了一杯牛奶的六分之一,用水加满,最后全部喝光。你说她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对这道题很难掌握,我就把这道题当成了家庭作业布置下去,要学生学着小红的喝法做,然后在想想这道题怎么做。第二天我检查了这道题,发现这次错误的学生很少,有几个错误的学生是没有先做,而是凭自己的想象解答的。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是这样说的:“我从前到后只喝了一杯牛奶,我加了几次水,就说明我喝了多少水。”当学生真正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对这种类型的题目也就会做了,一通就百通了。
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课时,是这样来教的:老师比王晓博(这是我班一个后进生的化名)大24岁,当你1时,我多大了?(我让这个学生来回答)当他2岁时,我多大了?当他3岁时,我多大了?当他10岁时,我多大了?当他12岁时我多大了?当他a岁时我多大了?我让学生每次说出老师的岁数时,是这样说的:1+24=25、2+24=26……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就不感觉到困难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多举例,从小的数字来,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也就不感到困难了。学生学新课,如果对这门知识不了解,就觉得可怕。如果老师每次在讲一块知识前,先让学生对它产生勇气和兴趣,然后才开始学具体步骤。学生一开始就有了底气,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退缩了。学生没有了畏难情绪,就会对数学感兴趣。
简约了,学生便不那么害怕,就能大胆地前行,乃至在数学的世界里遨游了。你还担心他们学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