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小琴
1.上个星期,我们读了《花格子大象艾玛和表弟韦伯》这个绘本故事,还记得那个表弟韦伯长什么样吗?他的绝技是什么?
2.是呀,这头长相奇特的大象,一出场就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妙趣,让我们再看一次吧。(PPT播放,师述)
师:有一天,花格子大象艾玛正在等他的表弟——一只叫韦伯的大象——来看他。
韦伯是第一次来,大家都很好奇他长什么样,艾玛却告诉他们等他到了就知道了。
突然,他们听到这样的喊声:“嗨!艾玛,我在这里!”大家冲发出喊声的地方跑去,可是——
“救命啊!”韦伯的喊声又响起来了,“救命啊!我掉到池塘里了。”但是,他们只在池塘里发现了——
大家继续寻找,他有时喊着:“哇咿!我在这里。”有时又发出“咚”这种让大家惊跳起来的声音,甚至有一次他的声音是从兔子洞里传出来的。
正当大家认输的时候,他的声音又从树上传了下来:“我在树上,我出不来啦!”
艾玛以为他在开玩笑,一抬头,结果发现他真的在树上。
大家又好气又好笑,就这样齐心协力地把韦伯从树上弄了下来,一路笑着跳着跑回家去。
3.故事到这儿就讲完了,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始终没想明白,同时它也一直困扰着艾玛。这个问题就是:“韦伯,你究竟是怎么爬到树上去的呢?”
【设计意图:温故事,让学生再次走进故事,走进故事的情境,为本节课的写作做好铺设。同时,也将话题引出来,在勾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勾起了学生想象的欲望、创作的欲望。】
(一)说“上树”
1.(出示最后一副图)能回答这个问题的韦伯已经进入了梦乡,同学们,你们觉得韦伯是怎么爬到树上去的呢?
生:被风吹上去的。
生:突然踩到了一个弹簧上,被弹到树上的。
生:他是从飞机上跳伞下来的,结果降落到了树上。
生:吃了一颗奇妙的浆果,结果轻轻一蹬就上树了。
……
2.要想把你的故事说得妙趣横生,老师告诉你几个小秘密,那就是插上想象的翅膀,想想韦伯准备到哪里去,途中遇到了什么突发事情让他上了树。如果你能猜出他在想什么,能说清楚他上树的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动作,那就太了不起了。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说“上树”。
【设计意图:口头创作,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住想象的合理、想象的新奇。】
(二)写“上树”
1.这么多人都要说,这可怎么办?这样吧,让我们把自己想的写下来,然后再来分享好不好?
2.生写作,师巡视。
1.谁来把你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2.(1)其他同学做小评委,仔细听,认真想想:韦伯上树的这个理由好吗?好在哪里?哪里还需要再改一改?
(2)学生交流。
(3)老师这儿也有一篇文章,你们帮我评评吧!(出示文章)
(4)学生交流。
(5)修改自己的习作。
(6)小组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不管是优秀的习作,还是问题习作,其实都是给学生提供了一面镜子。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懂得了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把故事写具体是一个好方法;问题习作指向了方法的应用,也很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