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也成为我们的必备工具。现在的小孩子,基本面从很小开始就接触互联网,运用互联网学习知识。然而,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尤其是语文课堂上,我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少之又少,并没有抓住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喜爱程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整体效率。运用互联网对于课本剧的教学而言是一个良好的突破契机,我们可以大胆使用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来实现中学语文课本剧的教学突破。在我看来,现在网络十分发达,可以利用影视爱好者集中的一些互联网站,通过这些网站可以使学生把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扩充语文学习的渠道。中学时期,学生充满表达欲,运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发表建议或是学习,是一种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这种手段可以充分表达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自主发表意见或是言论的欲望,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交流、写作的习惯。学生在这种习惯当中自然而然对剧本、对人生的进一步理解。
一个优秀的课本剧的选择,决定着这个编演过程的全部,选择好的课本剧会给我们的编演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选择课文十分重要。根据课本剧和剧本的特点,我们只能选择一些具有叙事性、戏剧性、冲突和精彩情节的课文,并根据具体的文章风格与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决定是否运用课本剧形式进行教学。具体而言,选择改编的课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戏剧性);(2)必须有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非奇不传);(3)必须有比较鲜明的人物性格。[1]选择的课文只有满足了以上三个基本条件,才具有改编的可行性。在进行选择课文时,如果我们让学生独立选择课文,学生或许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选择,也可能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这样都会给课本剧的编演带来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增加学生的乐趣。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师生最后做出共同的选择。这样,选择出来的剧本,在课文内容上符合编排规则,也满足了学生与老师的意愿,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与兴趣。
选择完剧本之后,老师要在编演之前传授给学生关于课本剧编排的相关知识,防止学生在编演时出现常识性的错误。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研读:了解文章内容、作者、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等。在编写剧本之前,对课文进行深层了解是前提,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以便编演。其次,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剧本编演的基础知识。这样,学生在编演过程中既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最后,要让学生明确演出前的其他准备工作,如:布置场景、制作道具、背景音乐等。学生对这一系列的工作了解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分工合作,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课本剧活动。
进行剧本的编写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剧本的基本格式和包括的部分,其中语言十分重要,语言就像是支撑整个戏剧大楼的建筑材料,语言主要包括:提示语言,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和旁白,潜在语言等;其次,要向学生强调以下几点:(1)剧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2)无论是人物对话或舞台说明是否是为主题服务的,既要适合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3)注重挖掘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2]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人物对话、神情和动作,并帮助其修改,力求使剧本更加精彩。
在一切准就绪之后,就是对编写之后的剧本进行排练。排练过程中,要贴近剧本的内容,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都要到位,表达的情感要真实,舞台的布置与灯光的配合要符合剧本的要求,仔细揣摩人物的内心,深层次了解人物。排练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要进行反复排练,在反复排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排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配合,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而且也进一步加深了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
我国现在的教育事业处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有这些不足我们才有继续向上的动力,初中语文课本剧的教学也存在许多不足,在发展中我们要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给初中语文课本剧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课本剧深受学生欢迎,是它的生命力所在课本剧散发出的魅力,使它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形式最为全面、内涵最为厚实的教学手段,它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课堂上为课本剧留一片天空,让它散发出自己的独特之美吧。
[1] 苏民主审,王大友,李又子,吴亚芬,张帆,韩之栋主编:《课本剧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页。
[2] 黄艳:《打开文言文学习的另外一扇窗——以课本剧带动<史记选读>学习》,载《科技信息》,2010年第35期,第1054—1055页。
[3] 马文华.课本剧编演,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1,(6):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