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 洋
研究表明,当前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影响较深的西方社会思潮为: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消费主义以多种形式展现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甚至诱使部分人员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观,宣扬“金钱至上”,让学生盲目、过度追求消费带来的快感,以高额消费标榜自己的成功,使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心理健康出现危机。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宣扬差异化和多元化,它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促进了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我们决不能忽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教育意识形态的猛烈冲击,更多着重于个人成就与满足感,这违背了我们国家主导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也弱化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为正确研究马克思主义制造了意识形态的阻碍。
2016年,我们对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年的学生进行了针对西方社会思潮认识的问卷调查,涵盖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五种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影响较大的西方社会思潮。问卷调查共有50题,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询问商英专业的大学生对有关社会思潮的定义,对某种特定的社会思潮的认知程度和接受度;第二部分侧重于了解学生对于各项社会思潮的具体了解程度;最后一部分要求学生回答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以此了解当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掌握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次调查数据分析工具为IBMSPSS22.0版本。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年的学生参与到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350份,问卷调查有效率为87.5%。总共包含50道问题,涉及三个大的方向,分别为个人信息收集,对具体的社会思潮的认知及接受程度,对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认知及接收情况以及对现今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满意程度。50道题目中题型包含客观题以及主观题,设置符合调查问卷的基本标准。
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1.学生对于社会思潮的主观认知与实际认知之间的差异。首先,有30%的问卷调查者在回答“是否了解社会思潮”时选择“非常了解”,有45%的问卷调查者选择“了解”,这两项的比重总和已经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75%,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基本正确认知情况良好。但被调查者在回答具体的社会思潮的认识的问题上,其主观评价与实际正确掌握程度差异较大。比如说,在涉及消费主义方面问题时,选择“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70%,但当学生回答具体针对消费主义理解的问题时,能够完全答对的只有27%、答对3题的有32%、答对两题的有37%;同样的数据差异出现在有关个人主义和对新自由主义的问题上,学生在主观评价与实际正确认知方面差异明显。
我们不难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全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均对社会思潮这一名词概念均能表现出正确的认知,但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具体的社会思潮类型,即使是学生认为自身认识尚且良好的社会思潮方面,无论是该社会思潮的本质还是具体内容,学生所回答的都仅仅是自身较为表浅的认识或是仅凭字面意义或是出自个人经验得出的答案,而对多项西方社会思潮较为系统的认知几乎没有。
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社会思潮的差异化接受程度,其中个别社会思潮接受度较高。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另一个让人难以忽视的特点为学生对待不同类别的社会思潮时,呈现出差异性的接受程度,其中“消费主义”一项中,选择“不确定”与“不接受”的分别为34%与39%,而选择“接受”的只有27%;同样的数据差异还存在于“后现代主义”及“新自由主义”选项中。从这些差异明显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不同种类的社会思潮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某些社会思潮接受度较高的原因是因为其与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有关,并且借助多种新兴多媒体渠道传播,大学生作为社会新兴事物的热爱者,自然更容易被其接受和影响。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注意,较高的认知度并不等同于较高的接受度,如“消费主义”,学生能较为清楚正确地认识消费主义的含义和内容,但却并不会采取和接纳消费主义所蕴含的行为。这说明学生并不会被动地全盘接受某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是能够运用自身知识分析辨别,并较为理性地回应各种社会思潮。
接受社会思潮途径多样化。关于了解社会思潮的途径这一方面,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的答案的多样化揭示了现代大学生擅于利用多种渠道获得并认知不同的社会思潮。选择“传统模式下的课堂学习与专著阅读”的学生比例高达78.6%,选择“大众传媒”的为54.3%,同时微博微信在内的新兴网络媒介 (占86.1%)、人际交流(占72%)等途径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途径已经不再依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受限于如电视等的传统媒体,更多的来源于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型多媒体。其中,英语专业学生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可以更直接、更广泛、更有效、更及时地接触到外国文献资料,据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了解社会思潮时,外文信息来源为72.5%,而中文信息来源为57.9%,这无疑又为英语专业学生接触和了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途径。
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教学方式遭遇挑战。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凸显了一个需要高校思政教育格外重视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现今的思政教育仍使用传统老旧的教学方式并不认可,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学生都不满意。调查结果中,有43.8%的学生选择 “思政课教学内容陈旧”,69%的学生选择“理论与现实脱节”,高达81.6%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死板”,这些数据都提醒着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另外,在几个重要的选项中,如在 “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当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选项中,学生选择认可的数据均高达80%以上,从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我国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高,但是这些语句都是课本上的原句,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对于这些理念的真实理解程度,也不能体现学生是否把外在的知识内化成自身的认知,这就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与实际效果之间仍有不少距离,让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再只停留在课本上或是口号里仍然是我们应该面对的挑战。
1.构建和培育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的社会思潮。在当今这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愈发强烈,全球化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年作为时代的“晴雨表”,社会变化的“传感器”,更加敏锐地感受着、反应着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和引导青年思潮,帮助并培养青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全球化作为更为灵动和活泼的影响要素,总能冲破民主化为现代化开辟道路。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但同时全球化也对我国本土传统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大学的思政教育既要吸收、利用全球化的积极因素,也要防止和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当前我们所遇到的种种社会思潮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本土化社会思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得遵循一个要点。即本土思潮的构建,要从根本上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教育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和人生,懂得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去抵制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克服因受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某些大学生丧失拼搏进取精神,变得贪图享受、缺乏毅力、爱慕虚荣、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责任意识淡化等现象,做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2.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本土化”思潮,应建立在中国文化语境之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勇敢、智慧、勇于牺牲、崇尚礼仪等美德,都是让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武器。
我们应该继续大力提倡和鼓励青年学子多方面、多途径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研读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上的文学巨著,从中寻找到那些合理、有生命力、能持久地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支撑点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要积极参加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活动,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感受并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魅力。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我们讲文化自信,主要就是价值观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讲文化自信,主要就是价值观的自信。只有不断挖掘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才能让人民对本土主导思潮产生情感与认知共鸣,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中国梦的积极影响。同样,也只有充分发挥优秀本土文化的凝聚力,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继承和发展本土社会思潮,实现伟大“中国梦”。
3.紧跟国家的主流意识,重塑高校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是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另一个要点。我们必须时刻铭记,要想构建真正的社会思潮,必须要与国家的主流意识紧密联系。近三十年来,中国的不断发展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呈现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中国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许多称赞和认可,正是因为其提倡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同时,它也要求我们有机结合西方社会思潮的有利因素,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并能最终有效地引导西方社会思潮。当前我们应该坚信“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优秀的本土主流思潮,必将开拓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把培养本土化社会思潮作为解决问题的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只有在本土语境下建立起真正具备意识形态性的社会思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社会思潮对本国人民的负面影响。正如李顺彦所提出的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相对理论,其中给予我们警示的是倘若我们不能正确处理和引导西方社会思潮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影响,那么如果学生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越大,其对本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接受及认可程度就越低。因此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内部结合中国国情,用中国人熟知的语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渲染力培育、重塑中国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4.依据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全方位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在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时,依据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地加强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把握的重点。但这个问题需要多方的重视和合作才能顺利解决,比如相关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制定,课程设置的侧重与安排,还有学生自身的兴趣培育等。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201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使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必将对海南省的综合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彰显,既能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点,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作为海南大学的特色学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建设自贸港,同时也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让学生更加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
就政府管理层面来讲,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重对主流正确思潮的积极引导,如充分利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新型社交多媒体方式(微信、微博等)介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政府对西方社会思潮的监督管理有效机制,尽最大努力提前干预和防范消极的西方社会思潮,减少其对我国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同时,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教师不应该故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转变传统老旧的课堂授课模式,用新型的互动交流方式增加课堂的“活跃度”,从原来的“授课者”转变为“指引者”,让学生逐步更多地融入进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最后,学校和社会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培育自身学习兴趣的途径,如学校可以和社会相关机构组织安排在校大学生集体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塑造大学生特别是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宣讲者,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公共外交技能,更好地向外国人民介绍我国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体验和锻炼中,不断地追求完美,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