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定安县机关幼儿园 王明颜 邹晓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纲要》同时要求我们应该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幼儿园在利用本土化教育资源,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方面,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定安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风景区有海南热带飞禽世界,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鸟文化主题公园;文笔峰道家文化苑,平地拔起,山色秀美;南丽湖水面1200公顷,是海南省琼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海南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龙门冷泉、见龙塔、张岳崧故居等。我们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开展《家乡的景点》探究与体验活动。首先,发动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周边的旅游点去旅游。接着在班级布置家乡的旅游点区域,把幼儿收集的各景点图片和照片张贴在活动区域的墙上,并贴上该景点的名称和卡片。自主游戏活动时孩子们分角色扮演“小导游”和游客,介绍每处景点的壮观建筑、一些典故及传说,教师则以“游客”身份适时介入提出问题或作补充。我们在班上组织幼儿观看海南名胜古迹VCD,让幼儿尽情领略大自然风光。我们还为幼儿提供各类积木和废旧物品,让幼儿开展建构游戏,引导它们建构家乡的景点和建筑物,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家乡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家乡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许多特产、名产。如:定安黑猪、定安鹅、定安富硒大米、定安花生油、定安潭黎圣女果、定安槟榔、新竹芋头、青龙丝瓜和龙门萝卜干、酸菜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这些特产,拉近他们与家乡人民的感情,我们特地设计教学内容《家乡的土特产》。积极发动家长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的实物,带孩子参加定安一年一届的“美食节”,观看介绍定安特产的VCD,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对家乡的特产有较全面的认识。
定安的美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定安黑猪肉粽子、定安菜包饭、仙沟腌粉、定安炒粉、定安年糕、定安粟米粑卷、定安鸡屎藤粿、定安九层糕、定安椰子粑及南丽湖木薯烙等。为充分展示定安的“美食文化”,我们从它的起源、制作材料、工艺等方面,开设了教学内容《美味小吃》。本次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活动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同时,我们邀请家长入园参与美食自助活动,与幼儿一起制作小吃,让家长带幼儿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我们在三楼过道设置“美食一条街”,有亲子共同搜集制作的家乡风味小吃展,还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制作,充分了解小吃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等,孩子们自主自由扮演各种角色进行买卖交易,这些饮食文化不仅拓展了主题的内容,又整合了各个学科,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促进幼儿发展。
游戏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如水稻丰收时,收集一些稻草,整理后放在生活区中引导孩子用稻草编织一些简单的稻草人、动物等。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灰色芋头、紫色茄子、绿色青菜、黄色土豆、白色萝卜等,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正是孩子区域活动的好材料,提供一些辅助物,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创作千姿百态的果实造型。我们在活动室里用农作物、稻草、树叶等自然材料布置了主题墙,张贴幼儿收集到的家乡民俗图片。老师引导孩子大胆创意,将果实制作成吊饰,摆饰于廊道、大厅、楼梯、展示墙等处,并根据主题的开展随时更换和调整,让孩子每天都穿梭在充满家乡味道的园所环境中。这不仅能增强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兴趣,还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美工区,我们一是张贴有代表性的琼剧卡通图片作为区域标志,提供琼剧名人、脸谱、服饰等,让幼儿萌发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二是提供彩泥、瓶子、报纸、脸谱泡沫模板、画笔等材料,鼓励幼儿捏一捏、剪一剪、贴一贴、画一画、拼一拼,从中培养幼儿感受、理解和表现琼剧的美。
在语言区,我们主要通过听、看、讲、说四个方面来让幼儿感知琼剧文化及投放亲子制作的琼剧图书等。
“听”就是让幼儿聆听经典琼剧片段,如《定安娘》、《张文秀》、《打金枝》、《凤冠梦》等。
“看”就是在阅读区投放有关琼剧方面的图书资料和幼儿制作的琼剧人物画册。
“讲”就是教师为幼儿讲述一些经典的琼剧故事。
“说”就是让幼儿向同伴大胆说一说我所知道的琼剧,向家长介绍我了解的琼剧知识。
投放各类废旧材料,如纱巾、报纸、扇子、椰壳、饰品等,孩子们创设的脸谱、指偶及表演台、琼剧音乐及给中敲击乐器等,孩子们自发自主表演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琼剧韵律操。
总之,定安是一座文化古城,有各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历史悠久的琼剧文化、古城古迹、乡土特产、定安特色小吃等乡土资源。我们通过利用这些本土资源优化我园的游戏活动,给我园带来了特色,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