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畅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概念放在经济学范畴是,指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的劳动生产中去,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最终实现生活水平的提升与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升华,实现全体人民精神与物质上的富足,并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差别富裕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思想的定义为,切实消除一切剥削制度与两极分化,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劳动协作,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尤其要切实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私人财产占有制度,消除少数人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成果现象,“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1]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红利为全人类共享的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共同富裕是与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相对立的,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关系具有双重属性,资本主义生产既创造了财富,也导致了贫困与两极分化,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剥削与压迫。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阶级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极少数特权者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成果,故而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这种社会制度在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积累贫困,而且会导致社会的再生产不可持续。只有彻底铲除滋生社会剥削的“土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并从根本上消除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换取另一些人利益的社会现象,构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均富”或“共富”思想。共同富裕的本质为消除两极分化,彻底消灭剥削压迫,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人类的解放。
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凝聚力,进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层面上,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关乎如何做大“经济蛋糕”,而且关乎如何分配好“经济蛋糕”。社会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再生产,还包括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只有做到社会分工与利益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才能推进社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我国的具体实践而言,1992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P373)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总结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出的结论。共同富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调适到最佳程度。共同富裕不能简单与平均分配画等号,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动态化、渐进化的。共同富裕的动态化性质决定了我们应摒弃“大锅饭”的静态分配模式;共同富裕的渐进化性质决定了我们既要准确拿捏历史发展的脉络,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解决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中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共同富裕”思想的定义大致包含三个层次的意思:
第一个层次的意思为,“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说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的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及起点为,利用暴力手段将农民的土地据为己有,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大量资本积聚在少数人手中,也即是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直接引致了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不断实现资本增值,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更加残酷,变本加厉,无产阶级受到极大的压迫。资本家的剥削犹如刻意制造的“桎梏”,禁锢着工人,导致社会两极分化,拉大贫富差距,造成了阶层固化的藩篱,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上述种种,明显有悖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因而,为切实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实现共同富裕,消除社会的两极分化现象,缩小贫富差距,就必然要消除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
第二个层次的意思为,“共同富裕”不仅关乎怎样做大经济蛋糕,还更关乎怎样分好经济蛋糕的问题。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收入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资产占有方式为公有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所不能比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资产阶级运动在其中进行的那些生产关系的性质绝不是一致的单纯的,而是两重的;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出一种压迫的力量”。[3](P708)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要切实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定义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4](P243)其中,“福利”即为社会发展红利,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三个层次的意思为,“共同富裕”不可能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工人阶级的美好希冀,它的本质属性只能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不能简单等同于“均富”“共富”思想,也不可能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它的理论基石为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诞生之前,西方社会曾出现过空想社会主义(类似“乌托邦”“太阳城”等)思潮,后期也出现了福利国家思潮,这类思潮的立足点均为提升社会的福利水平。然而,这类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仅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究其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体制机制,根本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两极分化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而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坚实基础。简言之,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以少数资本家剥削阶级的利益为本;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以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本。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会加剧两极分化;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会产生“商品拜物教”的社会心态。相反,社会主义社会则把实现社会发展红利共享作为基本理论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跨越。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以来,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量大,企业杠杆率过高,结构性供求失衡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不容小觑。因此,要想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必然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之中,努力营造崇尚创新精神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增强国家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持续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产生活理念。实现开放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现代产权制度与法治政府,促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形成。实现共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思想,努力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稳步推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宏观调控必须与注重理性的供给侧管理相结合。在需求管理方面,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三农”问题的托底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问题,精准扶贫概念本身也涉及供给管理的表述,在扶贫过程中,通过精准识别,对贫困因素进行深刻认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组合,可以被视为扶贫管理方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该方案的基础上,还将配合三农、社会户籍制度改革、区域协同发展与自主创新等领域,通过供给的管理创新改进,增强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强化发展党的驱动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应当结合我国国情约束条件来进行实践。在十九大政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从先前“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国的世界经济地位也已跃居全球第二。但是,现阶段我国也确实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由于前期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政策红利效应形成了一批区域、群体的“先富”,内陆区域、西北部区域由于沿海资源稀缺,形成了与东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之间也存在着先富、后富的问题,在经济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条件下,国家也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注重社会公平的再次分配,以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关乎民生的幸福,关乎社会的稳定,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以深化国企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抓手,以完善土地、户籍、财税、金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切入点,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内容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深化国企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市场经济运行的两个方面即供给与需求。1929年,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罗斯福依照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发行国债,印制钞票,刺激居民需求,使得企业资金回流,提升工人工资,刺激生活资料的消费,从而盘活市场,带领美国经济迎来黄金20年发展。由于政府长期加大投入,导致财政长期赤字,大量国企内部低效率运行。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进入高失业、高通胀的“滞涨”阶段。美国经济学家拉弗主张为私企减税,缩小税源,以解决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里根政府采取卖掉国企,甩开包袱,促进私企发展的策略,为实体经济减负,使实体经济企稳复苏。纵观我国实际,我国政府投资引致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小麦、谷物等粮食过剩积压,供给侧产品与服务存在低水平、低质量的问题。当务之急,应当减轻企业税负,国家让利于中小企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具体来说,可以把国有上市公司利润的10%拿出来,用于充实国家社保基金,加速国有经济重组,坚决摒弃“僵尸企业”,逐渐使国企从国有经济的舞台上退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国企培育成具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抓手。究竟应如《国富论》里所言,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优化配置稀缺资源的功能,将政府的职能定位为“守夜人”呢?还是应如《通论》里所指,要结合政府“有形之手”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相机抉择”调控呢?毋庸置疑,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具有高效性与便捷性,但是政府干预能成功化解市场失灵、外部性以及公共品供给等—系列问题。市场与政府应相互配合,政府制定政策,提出总体规划,发挥协调作用,具体要靠市场。如果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交易成本小于政府干预的交易成本,那么应当果断选择市场调控经济;反之,如果政府干预的交易成本小于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交易成本,那么应当机立断选择政府干预。当务之急,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增大政府优质投入,提升增量,带动存量升级与协调。没有政府干预的经济是调不动的,而仅靠政府干预的市场是扭曲的。要继续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去产能和去库存,通过并购重组和依法破产等方式完善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优化存量资产,增加优质供给。实践经济发展新理念,要优化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完善产业、区域、收入结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实体经济多层次产业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高端产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增强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完善土地、户籍、财税、金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切入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施行了一系列的户籍政策,如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乡村人口流入城市,故而城乡壁垒渐次形成。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资源的二元结构,城乡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的二元结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二元结构,城乡就业的二元结构,等等。从农产品供给看,高品质农产品和食品供给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安全绿色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国内农产品和食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一方面国内大量农产品库存积压,另一方面进口量逐年增加。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治本之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乡的二元壁垒迟早将被打破。当务之急,应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逐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进而提升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比例,统筹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打破行业隐形壁垒,对农村产业提供投融资优惠条件,增加农村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口就业,提升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此同时,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固农业基础,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不良局面,协调城乡平衡发展,切实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的不良局面。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中,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发展,从源头上铲除剥削与阶级压迫产生的土壤,使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的发展红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和巩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占有生产资料,才能杜绝贫富差距拉大的出现,才能切实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体制机制。
1. 坚持公有制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坚持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其中,在上文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分析中已经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与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相对立的,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坚持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马克思指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都具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5](P993~998)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财产占有关系决定着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以及收入的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收入分配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社会收入分配的差异、贫富差距等,均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占有制的差别。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避免分配不公,就要消除两极分化。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公,而保证初次分配的公平是制约贫富差距拉大、遏制两极分化的关键。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各种生产要素按产权与贡献分配的基础上,基本确保按劳分配的大原则与分配主渠道;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国家拥有对企业的管理权与所有权,在商品的生产环节,拥有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支配权与对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坚决抵制生产资料私有制,消除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杜绝出现剥削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独占而压榨无产阶级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不良社会现象。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中,劳动者通过辛勤劳作享受劳动果实,决定收入水平差距的关键因素在于劳动能力的差异,初次分配依据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大小对劳动者的收入进行分配,为社会公平公正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2.坚持公有制的实践内容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就要在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和数量上做强和做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坚定不移地维护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并且不遗余力地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公有制经济为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我国现阶段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科技水平提高、增加就业岗位、激发市场经济活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非公有制经济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业已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已进入到攻坚期。面对新方位、新形势,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成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6]加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是维护经济市场稳定的重要方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是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国企改革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从最初为了实现工业化的计划经济,到如今尊重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我国公有制经济经历了集体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其中,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公有制经济最初的主要形式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国有经济主要分布在工业领域,是中国工业化的主体。集体经济主要分布在农业领域及手工业、轻工业、中小商业部门。从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依赖工农产品“剪刀差”这一形式来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原始积累过程的共同完成者。中国工业经济是以国有企业的原始积累为主体,并且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了集体经济的农业反哺工业发展的路径,在当初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而言,通过宏观计划经济指令的方式,在短时期内快速完成国家积累,形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任务。这一方面也是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资本的极度匮乏。从当时的人口就业结构来看,在4亿人口中仅有400万的产业工人,其余基本是农民,同时绝大多数还是贫下中农,匮乏的社会资本对于国家工业化的初始资本积累形成了重要的约束条件。此外,民族资本家阶层个体资本规模也不大,从其经济实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看,也不具备成为推动全社会工业化的主体的可能,也没有真正在全面启动中国工业化进程上发挥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在这种历史情况下,以国家为原始积累主体,利用国家的力量,集中社会有限的财富和资源来整体性地启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唯一具有现实可行性的选择。
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也已经逐步完善,公有制经济在中国正式进入资本积累阶段。在当时,公有制经济不再依赖农业的反哺进行发展,而是通过财富效应来实现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升值与资本的积累和扩张。例如,不再依赖于剪刀工农差距形成企业利润的源泉,而主要是依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利润。资源动员和资源分配系统的转换需要的公共部门经济成为资本积累的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动员机制的社会经济发展将集中于资本积累,同时,它也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投资实体和社会投资机制已经形成,也就是说,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已经形成。居民的收入和企业可以投资形成的资产,和资产寻求保持价值和增加价值,并形成了资本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国家为主体转向企业为主体,从国家的产品需求计划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和国有资本的积累和扩张,从完成工业化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工业化。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不再是国家动员的产物,不再是政府部门行政化配置资源的附属物,而应当成为自我动员的利益主体,成为社会及市场动员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与市场机制互动的资源配置的主体。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当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当下,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已经转为中高速发展,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也已经进入深水区。对此,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中坚力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有制资产的质量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一方面,从稳定作用而言,公有制经济可以避免国外企业对我国的经济控制。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断深入,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随着国外资本的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拉动效应的同时,也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了影响,短期资本的流入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不确定性。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避免了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命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充分的主动权。同时,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可以减少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垄断的可能性,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坚持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下,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世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国有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具有体制优势和资本优势,可以为创新研发的稳定性投入和持续性投入提供保障,从而提高研发成功的概率。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有利于平衡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公平性,减少其他社会性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我国基本国情、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与效率,再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实现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同步,以及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同步,这充分彰显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初次分配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生产的积极性;要破除行政垄断壁垒,促进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要素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结合负面清单与正向激励,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严惩权力寻租;要将工资的增长与企业的资本收益增长挂钩,形成工资指数化增长机制,充分保障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在再次分配过程中,要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保障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形成兜底保障;要深化改革税收体系,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与企业增值税改革,进而完善征税制度,优化税收功能定位,向高收入群体征收累进税,真正实现“调低、限高、扭失衡”的政策预期目标;要突出服务型政府的执政优势,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收费,切实减税降费,增加非税收入的公开性;要持续加大政府购买对民生及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政府招投标项目的透明性与公平公正性。另外,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将缩小贫富差距列入干部绩效考核,端正干部的政绩观,真正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为人民谋福利,切实保障民生。
民生问题历来是关乎民众幸福、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生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态势,民生问题也呈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深层次的社会分配问题加剧了民生问题的严峻化。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的时代主题,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
1.普惠民生政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普惠民生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而言,是以人为核心,将彻底解放人类作为目标,同时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定义为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理论上而言,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社会文明发展到高度水平下才会得以实现的。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通过关注民生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普惠民生政策,可以视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实践,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将人民群众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要义,通过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形成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理论,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确立了鲜明的指导思想。
普惠民生政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直恪守的执政遵循与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为人民带来高品质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就必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只有落实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树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信,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热切拥护,才能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我国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提出了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对总体小康水平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康社会的含义进行了拓展和深化。通过普惠民生政策,为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确立了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进程的基本条件。
普惠民生政策,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支撑。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民生状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也呈现出了新问题与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也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维度。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通过强调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强调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身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避免了“国富民穷”的现象,强调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调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与全覆盖,提高了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
2.普惠民生的政策实践
消除两极分化,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始终坚持普惠民生的政策倾向,坚持“国民共进”的发展导向,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国近年来综合国力全方位增强,但是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仍然有大量没有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群体存在,在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作用下,户籍制度始终与居民权利、公共服务内容进行了捆绑,抑制了我国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对民生的普惠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我国普惠民生政策的必要条件。我国实行的户籍制度始于1958年,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下,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户籍制度的存在成了公民权利平等、人口自由流动、减少收入差距的障碍。目前,城乡之间的福利落成已经成为普惠政策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应当以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杠杆,实现城乡制度框架的重构。建议政府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框架,建立一元户籍管理制度,将就业、教育、住房等社会福利体制逐步与户籍制度脱钩,保留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及社会治安等基本功能。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提高就业质量,是我国普惠民生政策的根本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不仅要积极发展中小微企业,还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第三产业占比。因为,中小微企业与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较强,而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服务业,能有效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加大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适当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加强配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筹融资政策的落实,使中小微企业能及时获取资金支持。此外,要为创业者提供积极、阳光的创业环境,鼓励有志于创业的人民群众在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创业。要加强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的教育与技能培训投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给予他们就业补助,鼓励他们再次就业。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应积极开设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工作,并充分做好大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杜绝所学非所用的不良现象出现。
推动教育公平公正,是我国普惠民生政策的质量保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建立学习型社会,打造书香社会,才能普遍提升我国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才能疏通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劳动产品的附加值,才能进一步带动就业,提升劳动报酬在资本收益中所占比重。坚持教育为本,就要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增进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丰富教育形式,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不断增强与国际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建立长效房地产调控机制,是我国普惠民生政策的重要体现。住房问题也是现阶段颇为突出的民生问题。住房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住房问题,要坚持政府提供保障、市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供应体系。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盘活经济资源,激发市场活力。与此同时,政府也要为收入水平偏低、买不起房的群众提供保障性住房,使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住有所居。进一步科学规划用地,增大住房建设用地供给,完善土地政策,降低土地的闲置率与低效率使用,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用地。适当增进财政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并积极引入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营与管理。严厉惩治非法占有保障性住房的行为,杜绝权力寻租,坚决将政策落到实处。当下,应当建立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一基本定位,避免将房地产调控政策作为短期反向调节手段,避免房地产价格的不合理波动。随着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衡,代际固化问题日益严重,其在房产代际问题上也得以形成了重要体现。对此,我国应积极推进租售并举制度,建立完善租售同权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解决人民“住有所居”的基本民生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保障。
固然,民生问题远远不止上述种种,还包括政府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力度,调控不同行业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等内容。坚持普惠民生的政策倾向,增进政府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彰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优越性,以及我国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与意志。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全面”,多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建设等多方面为抓手,密切关注和群众利益紧密相连的国计民生问题。在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做法为,着力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改善民生,消除不同职业、人群之间不平衡的资源配置模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要长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转,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的不良局面得到有效遏制。由此看出,实现共同富裕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的。实现共同富裕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提出的治国理念,其思想的精髓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11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组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他在主持会议时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这一历史命题的进一步深化,并为“共同富裕”思想添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底色。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遵循与责任担当。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与我国的发展实情,我们应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普惠民生的政策导向。只有这样,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夙愿才会最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