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邦国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干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建设这个大局,贯彻党的建设这个总要求,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增强,虽然他们的知识还需要不断更新,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视野还需要不断扩展,思维还需要不断训练,但相比较而言,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则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继十六大以后兴建的一批特色党性教育基地基础上,全国各地又涌现了一大批以地方红色资源为基础、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极富地域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
加强干部的党性教育,为什么会涌现一大批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的特色党性教育基地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红色资源在干部党性教育中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开展干部的党性教育,必须充分发掘利用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特色党性教育基地的作用。
干部党性教育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也包括党史教育、党章党规党纪党风教育,还包括形势任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等。在上述全方位的教育格局中,党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红色资源是党史的载体和物化,是留存的党史、浓缩的党史、有形的党史。
(一)红色历史是干部党性教育最深厚的内容
红色资源的内容就是红色历史。干部的党性具体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一部红色历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刻写着无数共产党人修养党性和公仆为民的生动实践,包含着丰富的党性教育素材。单就大别山的红色历史来看,这方面的内容就太丰富太典型。就信念坚定看,无论董必武、李先念、王树声、徐海东、刘华清等革命家,还是吴焕先、沈泽民、戴醒群等革命烈士,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及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万丈豪情。就为民服务而言,当年这里的革命者始终把解决土地问题作为革命的中心任务,抓住了根本,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长远利益,唤起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就勤政务实而言,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选举产生的红色政权极为精干高效务实,苏维埃干部多半为不脱产。就敢于担当而言,当年黄麻起义领导人冒着被指责为“寨子主义”、“农民意识”、“不执行上级指示”的风险,从本地实际出发毅然开辟柴山保根据地,打开了革命新局面,最终带来整个大别山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就清正廉洁看,当时苏区政府对工作人员生活待遇标准规定得很具体很详细,发生了不少惩贪治污、大义灭亲的典型案例。这些无疑只是大量历史事例中的冰山一角。革命先辈身上拥有的这种坚强党性和为民情怀,对今天干部锤炼党性仍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二)红色展陈是干部党性教育最鲜活的教材
红色资源的表现形式就是红色展览陈列,具体表现为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处处场景、一幕幕影像、一个个人物雕塑等。每一个人物都有一部传奇,每一件实物都有它的来历,每一张图片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处场景、影像都有其历史依据。这些沧桑的历史遗存、鲜活的历史人物、传奇的历史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这样的教科书能给受教育者以强烈的感观冲击和艺术感染,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传奇性,更直观、更生动、更鲜活、更有吸引力。
(三)红色馆址是干部党性教育最生动的课堂
红色资源的载体就是红色纪念场馆和红色遗址遗迹。许多红色纪念场馆和红色遗址不仅是红色历史的见证物,本身往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的融合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如七里坪长胜街、新集首府一条街及监利周老嘴、洪湖瞿家湾、阳新龙港和六安独山等地旧址一条街,既承载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又是古代建筑艺术和风格的杰作;又如红安天台山、商城金刚台和洪湖湖区等地,既是红色故事多发地,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然场。让受教育者走进这些红色纪念地,接受红色洗礼,课堂就在现场,历史就在眼前,能让受教育者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教育,在美的氛围中陶冶情操,这样的课堂最丰富最生动。
(四)红色体验是干部党性教育最有效的方式
红色资源要发挥党性教育功能,红色体验是重要的方法途径。干部党性的涵养不同于理论提升、政策解读、知识更新和形势任务明晰等,更需要潜移默化,更需要亲身感受。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实效性。组织学员到红色现场体验,特别组织学员互动参与,让受教育者置身当年场景,或诵读经典,或行军野炊,或爬山挑担,或开荒种地,能让他们在体验艰辛中砥砺品质。这就是行动学习法的红色教育版,就是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红色资源在干部党性教育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发掘,用好用活。而如何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则需要从干部教育规律、历史教学规律及红色资源特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科学设计,统筹谋划,缜密组织。
(一)必须将红色资源课程化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干部党性教育,不同于红色旅游,必须高于红色旅游。红色教学与红色旅游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将红色资源课程化。
第一,将丰富红色历史内容组织为教学专题。红色历史往往分散在各个现场,现场只能给人留下零碎的肤浅的印象,如仅凭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难以对革命历史有系统了解;仅凭参观几处遗址遗迹,难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仅知晓革命精神的表述,难以吃透精神实质。只有将这些分散的内容按教学专题组织起来,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物质到精神,由历史到今天。教学专题既要有历史的,也要有人物的。讲历史重在总结经验教训,讲人物重在突出精神风范。但两者又紧密相连,讲历史要以人物作主角,历史才能生动;讲人物要以历史作舞台,人物才能丰满。教学专题要建立在深入思考研究基础上,要具有学术性和系统性,还要坚持党史的党性原则,避免那种只顾局部忽视全局、褒扬本地抑制他地、宣传成分过浓学术支撑力不强等现象发生。
第二,将众多红色纪念地打造为现场教学点。将红色纪念地打造为现场教学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炼教学主题。每个教学点或教学线路都应当有教学主题、教学重点和教学切入点,不同的教学点或教学线路应当有不同的教学主题、教学重点和教学切入点。教学主题与教学点之间可以是一点多题,也可以是一题多点。如山东沂蒙就是以党的群众路线串连各个主要教学点;而红安干部分院各个教学点以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各点确定了不同的主题,有的从烈士角度切入,突出“理想信念”主题;有的从探讨党的号令一呼百应问题入手,得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结论;有的从领袖家风切入,突出“严以修身”主题;有的从梳理党的领导机关活动轨迹及其特点入手,凸显“忠诚担当”主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编制教学流程。由于现场教学流动性大,场景切换频繁,受天气、道路、交通状况、教学点硬件设施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制约,对时间节点要求较高,所以,编制现场教学流程是必须的课程要件,这是现场教学之所以为教学的组织保障。现场教学流程设计要科学规范,周密而不失简洁,流畅有序,服务主题,符合教学要求,摒弃非教学环节和因素的干扰。
三是构造现场讲授多元化格局。一种是单一讲解式,即只有讲解员讲解的形式。这是最初级模式,应尽量减少。另一种是讲解点评式,即在讲解员讲解基础上,由老师分析历史背景,梳理历史脉络,揭示历史实质,评价历史地位,引申现实启示。这种模式适应性广泛,可大量运用于一般现场。再一种是演讲渲染式,即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演绎历史故事,突出情节,渲染细节,配置背景音乐。这种形式总体上还是一种感性教育,既不是一般讲解,也不是理性分析点评,介于二者之间,比较适合某个片断很突出很感人的现场,可在一定场合运用。
第三,各种辅助教学形式必须具备课程的基本形态。访谈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艺术教学、音像教学等辅助教学形式,也必须按照课程的规律去打造。必须围绕干部党性教育的目的,必须有鲜明的教学主题,必须有科学规范的教学流程,课程组织者或主持人应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质,其它参与者也必须了解教学目的,具备教学意识。否则,只能是有名无实。
(二)必须突破室内灌输传统模式
红色资源课程化讲的是课程开发,这是前提和基础,但仅有这个还不够。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必须从教学方式上创新,突破室内灌输的传统模式,最关键的,要做到两个“突出”:突出现场教学,突出现场点评。
其一,突出现场教学。就是在公务员党性和公仆意识教育活动中,更多地组织受教育者到历史发生地追寻历史,人物出生地缅怀人物,传统培育地感悟传统,精神孕育地解读精神。相对于传统的室内灌输,这样印象会更深刻,理解会更透彻,心灵会更震撼。
突出现场感受,尤应体现在以干部党性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教育基地的教学安排上。教学时间上,要加大比例;教学内容上,要将更多有份量的内容放到现场进行;教师配备上,要调配最优秀的教师承担现场教学;教材建设上,要形成包括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简介、讲解词或讲授词、点评词、教学流程及访谈实录等在内的现场教学教材体系。
其二,突出现场点评。现场教学一般包括现场讲解和现场点评两个环节。两个环节中,应当突出现场点评。因为主题教学通过讲解难以完成,也是讲解员难以承担的,只有依靠现场点评才能得到凸显。现场点评是现场教学之所以为教学而非参观的最重要标志。
突出现场点评,点评词开发是基础。点评词要高于讲解,超出讲解,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同时要源于讲解,具有本现场特色。点评词的开发应针对不同现场,凝炼不同主题,采取不同模式。对历史事件发生地现场,点评可帮助学员梳理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得出历史启示;对领导人或将军故居现场,点评可着重抽象出人物精神风范;对烈士纪念地现场,可突出烈士某一个片断特别是牺牲的情节;对领导机关驻地现场,点评可突出机关人员精干高效、清廉务实、担当作为等内容。
突出现场点评,点评老师选择是关键。现场点评不同于课堂专题讲授,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一个好的专题讲授老师,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现场点评老师。因为现场环境相对嘈杂,不可测因素较多,加之没有课件等辅助手段,学员又不能做笔记,注意力更容易分散。这样的情况下要让学员坐得住、听得进、跟着想、有所获,并非易事。这就要求现场点评老师对内容要更熟悉,选材要更精当,思路要更清晰,表达要更流畅,语言要更鲜活,语速要更适中。
突出现场点评,教学组织是保障。点评老师应站立并全脱稿;除少数特殊现场如烈士墓地、纪念碑亭等外,学员一般应坐着听讲,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为此,小马扎是现场教学必备用具;教学组织者应对现场环境作一定协调和把控,随时处理偶发情况,保证现场教学不受干扰。
突出现场点评,并不是可以忽视讲解环节。讲解员的讲解是点评的基础,没有讲解,点评往往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教学讲解应不同于旅游接待讲解,内容要真实,要变讲故事为讲历史,避免将野史、轶闻趣事和道听途说之类的史料随便带入讲解。有的革命纪念地旧址或场馆多达数个,内容很丰富,如果面面俱到,只能是走马观花。现场教学讲解必须很好地与教学点评相衔接,紧密配合点评主题,设计讲解线路,确定讲解主次,取舍讲解内容,如点评重在梳理历史,则应重点讲历史纪念场馆;点评重在弘扬人物精神,则应重点讲人物纪念场馆。
总之,只有将红色资源课程化,在各类教学模块中突出现场教学,在现场教学各环节中突出现场点评,才能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才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