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形态的大量出现,以广播节目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无论是影响力、传播力还是品牌力,与过去相比都有所减弱,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新媒体在覆盖面、信息量、互动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如果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仍旧墨守成规,不愿对工作理念、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必然会陷入职业困境。
在传统的广播节目制作流程中,无论是采访、策划还是编辑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只是读稿。但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这种工作方式无法使播音员主持人彰显自己的个性、思想与风格,甚至有部分播音员主持人沦为传声筒,无论是舆论引导还是掌控话语权的能力都无法得到相应增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衍生出的移动电台数量逐渐增加,该类电台的特点在于播音员主持人能够根据听众具有的需求,利用相应的主持风格,为其提供大量碎片化的音频节目。与移动电台相比,广播节目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播音员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相对刻板、单一。例如,习惯字正腔圆地对新闻进行播报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民生新闻时,就会感觉到明显的压力,无法融入自己的感情,节目质量自然受到影响[1]。
在全媒体背景下,作为一名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节目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对新媒体进行充分利用,必然会面临着被这个行业淘汰的危险。例如,某些播音员主持人由于尚未具备正确的新媒体意识和较高的新媒体技能,不愿或无法在新媒体平台上完成对节目的推动和与听众的互动,导致节目和听众距离感增强,自然无法获得相应的传播效果。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即使在全媒体时代,仍旧存在少数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将自己的工作简单定性为读稿,无论是在节目采访、策划还是编辑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读稿的过程中,无法对节目内容具有准确并且充分的了解,自然也就无法做到广播节目要求的以声传情。极少数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节目的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节目内容,导致读错音、读破句等情况出现,对听众来说,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听感生硬,广播节目具有的传播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广播节目能够带给听众良好的听觉感受,关键是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应当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应当仅仅参与节目制作的某个环节,而是应当深入包括采访、策划和编辑在内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播音员主持人既可以对节目进行选材,也可以完成稿件的采访,还可以对前期音频进行制作,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并将采编播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具有的作用进行最大化呈现。实践结果表明,只有保证播音员主持人亲自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在播报节目的过程中,通过声音将节目精髓传递给听众。
虽然作为一名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日常的工作就是通过声音将节目呈现在听众面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需要提高自己在声音方面的业务素质就能够胜任这一职位,与其他工作相同,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素质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因此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如果想要获得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就应当在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通过读书的方式,积累大量知识,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阅读的书籍不应当局限于专业方面,历史、文学、心理学等其他方面的书籍也应当有所涉及,除此之外,一名优秀的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还应当对时事政治和热点新闻具有基本的了解,保证在播报节目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提炼出节目想要传达的精神,并选择符合其精神的语气,对节目进行主持。心理学书籍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播音员主持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避免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接下来的播报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无论是对广播节目播音员还是对其他节目的主持人而言,吐字清晰、语音规范始终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作为以声音为传播媒介的播音员主持人,这项基本要求显得更为重要,想要满足这一要求,不仅需要准确了解发声器官的具体构造,还应当掌握语音的声韵调和吐字的方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身对声音和气息的处理能力。另外,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还应当掌握符合各类节目内容的主持方式和风格。例如,在对新闻进行播报时,播音员主持人要做到吐字利落、语音明快;对人物故事进行播报时,播音员主持人要做到声情并茂、语气亲切。当然,对播音节奏进行准确把握,也是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一般情况下,适合播报新闻消息的语速为290字/分钟,这一数据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但是在深度报道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更应当注意对层次感的划分及突显,切忌语调一成不变。
除了上文提及的内容,播音员主持人具备的能力还包括根据不同类型的节目,对播音主持的风格进行调整。近几年,以“聊新闻”为代表的气氛较为轻松的新闻播报节目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在对新闻进行播报的过程中,如果只能运用传统的播音方式,自然无法充分发挥此类节目具有的优势,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这一情况的出现也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主持能力,才能够在全媒体时代获得应有的发展。
广播节目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只有掌握话语权,保证自身舆论引导力的提升,才能将节目内容和精髓向听众进行准确传递。而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关键在于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对自身所具有的责任心和政治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增强,通过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保证无论是在选择节目话题还是在新媒体互动方面,都不会有导向问题出现。
近几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有所提升,自媒体的发展也导致网络声音变得越发嘈杂,无论是对社会稳定还是发展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作为媒体代言人的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节目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及时拨开迷雾,还原事情真相。徐州市在2017年7月曾出现过局部停水事件,住户受网上某些不实言论的影响,选择大量购买桶装矿泉水,甚至出现抢购的情况。对此,徐州市新闻综合频率的主持人第一时间在节目里将事情的真相告知广大听众,即“施工人员正在全力抢修,预计今日夜里就会恢复正常供水”,既安抚了群众的情绪,还保证了社会的安稳[3]。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互动性强、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等优势的存在,从侧面证明了新媒体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作为广播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只有对新媒体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强化新媒体思维,明确新媒体平台具有的作用,将微博、微信、移动视频等方式与广播节目的播报相融合,以此来形成立体的传播效应。除此之外,播音员主持人还应当对新媒体技能进行熟练掌握与应用,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上完成节目的播报以及与听众的互动等工作。
作为一名广播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对面临的职业困境具有清醒的认识,了解新媒体的出现对自己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播音员主持人应结合工作特点和内容,采取积极措施,对已经或即将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化被动为主动,促进自身乃至广播节目的发展。
[1]田菲.浅析时政新闻播音语言特征及其审美取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7(19).
[2]叶舜祺.广播记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研究导刊,2017(1).
[3]林浩.浅析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五融”趋势[J].东南传播,2016(12).
[4]刘文飚.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3).
[5]郑建武.以系统创新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J].东南传播,2017(3).
[6]林浩,郑溦.让时政新闻实现“价值回归”——浅谈“福建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探索[J].东南传播,2017(3).
[7]敖峥嵘.节目主持风格演艺化倾向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5).
[8]敖峥嵘.播音主持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J].戏剧之家,2017(10).
[9]林丹.浅谈网络空间中的谣言扩散机制与消解策略[J].东南传播,2017(8).
[10]张楠楠.新媒体语境下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现状及前景解读——以东南卫视为例[J].视听,2016(1).
[11]王影.浅析如何提升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魅力[J].视听,2017(9):57-58.
[12]黄牧.全媒体时代如何成为“全能型”广播主持人[J].视听纵横,2016(5):77-78.
[13]曹广随.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策略探析[J].现代视听,2014(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