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
大凡一种有意义的教育,都有一种思想和理念的支撑,并围绕它开展教育活动。在开展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活动以来,我觉得这项活动对于我校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一方面我校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有了一些教育的积淀,另一方面,学校外来民工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因家庭教育不重视和环境影响,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责任心、进取心等方面存在弱点。应该说,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为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和突破点。拨动德育情弦,塑造“三有三讲”师生,它给新时期的松小德育工作描绘了一幅蓝图。
自学校开展德育导师制工作后,对学生辅导,尤其是特殊学生的转化提供了个性化教育和管理,对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还处在探索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导师的认识和责任心不足、对德育导师制的激励措施不够、导师与受导学生的互动意识淡薄、导师没有成就感等等。我们觉得:基于自己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实际,整合平时的德育活动、教学活动,让学校的德育导师制工作更具系统性、师生活动更具自主性和发展性,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它能使学校的德育导师制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效果,从而优化学校德育导师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导师工作。
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它的内涵和最终的归宿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不同的理念采用的载体,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这里,我结合课题研究,从德育导师的视角来谈我们的创新做法。
一、让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工作全员化
我们要实现育人目标,全员参与是前提。今年,我们不仅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三有三讲”系列活动中去,同时还促使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到“三有三讲”活动中,我们结合三有三讲活动内容,通过培训,让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职责组织讨论、撰写感受,从而让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三有三讲,做到立足岗位,自我发展,培育学生。
二、逐步让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工作形成系统化
一个导师面对受导学生:成绩不好、习惯不好,甚至性格也不好,如果导师对他们的受导目标核心不明确,效果是甚微的。我们借助几个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提炼出了“一个核心”、“两个方向”、“三个层次”的德育导师工作的完整系统:确立了“爱心教育”这个核心,把“学会做人”作为爱心教育的首要目标。因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即一个合格的公民。我们要求导师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受导工作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要求我们的德育导师要紧紧围绕爱心教育这个核心来开展受导工作,从教学生学会爱来启动我们整个德育导师工作机制。“爱”的内涵很丰富,那么这个“爱心教育”该从何开始呢?我认为,应该从自尊和自爱开始,而自尊自爱的起点是有一颗知羞耻之心,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学生尤为重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令现在的学生自我感觉普遍良好,但这种感觉却不是自爱和自尊,而是自高和自大。当然,抓住了“爱心教育”这个核心,明确了自尊自爱为起点之后,我们应该给这份“爱”定个方向。所以,德育导师工作还必须明确两个基本的方向: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论是自爱还是爱他人,其结果都要求彼此尊重。彼此尊重在社会契约形式上便要求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这是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基本责任,也应该是给爱心定的道义取向。
一个核心、两个方向是对德育导师工作理念上的系统化,除此之外,我们还把德育导师的辅导过程也系统化,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认识,即让德育导师通过各种途径,如谈心、书信交流、给学生讲故事、家访、共同阅读等,让学生结合自己来自导师及同学的影响和自我反思,把受导学生心中爱的源泉导出来,学生一种崇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自然产生。接着,我们要求导师指点受导学生的小老师带着受导学生去体验、孕育爱心,培养受导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后建议导师结合学校开展的“三有三讲”主题案例,鼓励受导学生除了参与主题活动外,要努力参与班级所有活动。那些看似平凡、琐碎的活动,恰恰能够积淀他们的道德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受导学生的道德认知不仅得到了有效的巩固,而且容易形成。
这样,导师的整个受导过程不仅紧扣三有三讲,而且辅导过程做到层层相扣,螺旋上升。我们不仅要求导师鼓励学生参加活动,而且要求在学生参加了活动后下功夫,帮助学生总结、认识、提升,同时也完善我们导师的受导管理系统。
三、注重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工作的整合
我们认为: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辅导,更是德育导师对受导学生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法和育人途径的再融合,是德育导师对受导学生转化目标的再次深化,所以必须落实到每个德育导师受导的全过程。其实,我们做德育工作,任何一种形式、载体都是为育人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于是,我们结合学科德育渗透,整合教学资源,从导师队伍的培養到课堂教学的渗透,从主题案例活动的开展到对德育导师的评价,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整合,融“三有三讲”到课堂、活动、环境、学生、老师为一体,真正构建起具有三有三讲特色的德育导师制工作氛围。
我校的德育导师课题研究重点是渲染于环境、实践于辅导、落实于活动、提升于课题、形成于氛围。谈不上是创新,只是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梳理,使之目标更明确、过程更合理、收效更突显。
【该文系江苏省立项课题《百年校训观照下的小学务本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