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言和意的美好遇见

2018-02-21 09:31瞿锋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10期
关键词:樟树语气形式

瞿锋

学习一篇课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更要引领学生探究“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个语言秘密。课堂中比较法的妙用就是从文本内容的表现形式出发,聚焦其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达到对语言秘密的妙悟,实现言意兼得。

一、比中生象,据象观语

语象,就是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以后心中形成的形象。作者表情达意,往往是借助于一个个生动丰富、充满感性的形象,我们要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所含形象进行感知和体验,再现和建构,感受语言精妙。

【案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四季常青”自然就包括了“夏天”和“冬天”,后面还写“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这不是重复吗?要是这样写是不是更简练呢?(出示:“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生:这不是重复。写夏天和冬天是为了突出樟树四季常青。一般的树在冬天会落叶,而樟树却不是这样。

生:夏天太阳光强烈,有的树会被晒枯萎,而樟树却蓬蓬勃勃。冬天有寒风,还有大雪,只有樟树、松树这一类的树还蓬蓬勃勃。

生:这样写更能突出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让人印象深刻。

上述片段,教者扣住“四季常青”和“夏天、冬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了“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这个句式和课文中的句式做比较这个话题。课上,就在这“删一删”式的句式比较中,学生头脑中对“夏天、冬天”这两个物像的已有形象被激活了,学生建构起了物像之间形象的联系——“夏天,太阳光强烈,有的樹会被晒枯萎,而樟树却蓬蓬勃勃。冬天有寒风,还有大雪,只有樟树、松树这一类的树还蓬蓬勃勃。”较好地实现了形象的丰厚与建构,促使学生深化了言语形式——这样写更能突出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让人印象深刻。

二、比中悟意,据意赏语

语意,就是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意义、意趣、意味。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生成不同的意义,我们要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这种“不同意义”,实现学生与作者语言之间的同化或顺化。

【案例】《为人民服务》(一)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了一个字,哪个字,知道吗?(死)

师:(出示: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

生: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师: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出示: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行吗?

生:不同意,这个死,得用“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解释。

师: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们却用完全不同的词语解释?

生:用的地方不同,意义也不同。

生:这两个死,一个表达对法西斯的愤恨、蔑视,一个表达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钦佩。

上述案例中,“死”字不同语境之意就在比较中被点燃、被唤醒了。在“换词解释、用词比较”中,学生拓展了“死”字语境之意,开掘了“死”字褒贬之意。一次紧扣“死”字意义的探究,一次扣词比较的辨析,带动了对整句话意义的理解,更可贵的是,在比较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品味了语言的意蕴。

三、比中生情,依情品语

语情,就是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所感悟和感受到的情感。教师可以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把握词语情感色彩,体会句子语调、语气、语速所传达出的情感。

【案例】《为人民服务》(二) (承接上一案例)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指名读后)分析得很好,但没读出味道。你看,这句话中第二个“死”前用的是“去”,“去死”怎么读?

生:应该读得有力,不屑一顾,如秋风扫落叶般的态度。

师:请你试试,可以加上动作。

学生饱含感情,读出了憎恨、蔑视。

师:好,干脆利落,痛快过瘾!而这句话中第一个“死”前面用的是——(生发现“而”)“而死”,你又能体会到那是怎样的语气吗?

生:庄严深沉,敬佩敬仰。

师:对,那是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我们一起完整地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出了爱与恨,读出了强烈的对比。

在学生理解“死”字不同的意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死”字的不同情感。在学生无法正确传情之时,教师巧妙地联系一个“去”和一个“而”进行比较朗读:“去死”怎么读?“而死”,你又能体会到那是怎样的语气?就在这一个“联一联”式的比较中,体会到了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捕捉到了语气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拥有了在不同语境中“应该怎样说,为什么要这样说”的“在场”的感觉。

四、比中明法,依法用语

语法,就是组织语言的结构方式或结构规则。教学中,对于那些结构上让学生感到生疏、新奇或特别的句子和语段,可以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审查、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语言形式。

【案例】《检阅》

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上最有特点的是由5个问句组成的第6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反复读,把句子读通、读懂,接着让学生阅读“这是一年一次的国庆,我是博莱克的朋友。他脚受伤了,到底要不要让他参加检阅,我们都很犹豫”,对照文本进行句段比较,体会5个问句组成的段落在表达上的作用。最后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博莱克的同学、邻居或朋友,面对曾经帮助的博莱克,你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学生模仿文本句式写一两个问句。

在“改一改”式的比较研读中,学生加深了对句法结构关系的感性认识——两段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问句形式则把小伙伴焦急、犹豫、为难的心情充分表达了出来。可以看出教者的意图是明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语言结构,在运用中占有这种结构。

五、比中听音,借音辨语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形式,是负载着情意的声响。在不同语言形式的比较中听、读、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音的适切变化中把握语言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传情表意的准确得体,感受作者用词造句的精确妥帖。

【案例】《明天,我们毕业》

“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争论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师:同样的意思如果换一个说法,你们觉得怎么样?下面听老师读一段话。(出示: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您和我们一起参加“争论假日小队”活动;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师:听了我读的这段话以后,感觉怎么样?

生:好像感觉没有原句读上去那么朗朗上口了。

生:我发现少了一个“是”和一个逗号,读上去情感好像不是很丰富,语气挺单调的。

生:我也觉得老师读的这一段话没有书上写得有气势。

生:课文上连续用了三个“是您”作为开头,我发现是一句排比句,读上去很有节奏,语气特别强烈。

师:是啊,这一个排比句不仅读起来特别顺畅,而且语言的气势一句比一句强,特别是开头的三个“是您”,更突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眷恋之情。

语言文字本身是不出声的,但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却赋予了它特有的音韵,或悲伤哀怨,语调沉重;或节奏鲜明,语流流畅;或读着上口,听着悦耳。上述片段,我对原文进行了有意的改写,并用朗读的方式作用于学生,学生在听、读的比较中,发现了语言形式、声音形式的变化。在这样的比较听辨中,学生对语音的感受力变得丰富和全面,对课文表达形式及其作用的印象更深刻了。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让我们在比较中发现语言的秘密,激活语言的张力,彰显语言的魅力,敏化学生的语感,丰厚学生的底蕴。endprint

猜你喜欢
樟树语气形式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香樟树之恋
小议过去进行时
语气不对
香樟树,樟树香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语气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相信香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