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利群
(作者单位: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媒体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其自身的变化也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2014年8月,中央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快媒体融合被写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可见,融媒体发展是当下所有媒体正在进行的变革。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的实现途径,除了理念的转型,平台的建设,技术的先行之外,人才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新闻人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媒体的传播融合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过去信息渠道有限的短缺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关注普遍需求,二是符合主流价值观宣传的需要。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泛资讯时代信息严重过剩,好内容的标准已发生变化。融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传播生态环境,呈现出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以多元化信息传播为关键、以沟通互动分享为目标的“大传播”方式。
此前曾有专家认为,媒体融合使得“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精专不被强调、个性特点趋于弱化,对传播活动的人文底蕴有所忽视”。对此,我认为恰恰相反,在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信息量严重过剩的当下,有见解、有态度、个性鲜明、风格有趣的媒体传播更容易被受众持续关注,更有忠诚度。
现在的人们更需要更加个性化的生活,需要解决“我”的问题。同时,有一些不那么普遍的低频度需求,也是稀缺的好内容,即小而美,分众化。
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学习进行投入,愿意为提升自己的技能进行付费,也对能提升自己眼界和事业的智识内容有了更多需求。
过去的媒体更注重知识传授、信息告知,而对于体验性的内容呈现较少。当下的媒介产品必须更加注重现场感,代入感,满足受众体验性的需求。
媒体融合,包括了体制、技术、管理、新闻生产等多方面的融合。其中最基本的融合当属新闻生产,因为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生产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新闻生产的主体——记者,必然也要融合转型。
著名新闻人白岩松曾谈到:一个有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再成为一个好记者,最后在好记者里面慢慢出现好的记者型主持人。
伴随着媒体融合脚步的推进,媒体有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这也促使完成这一精神产品生产的记者们具备更加多元化的专业能力和创造精神。例如,电台节目的可视化呈现,从技术层面给了记者和主持人更大的发挥空间。电台通过打造名牌主持人、名牌记者的个人IP来吸引更多的听众,将听众变为粉丝,为创造新的盈利模式(粉丝见面会,演唱会,电子商务平台等)创造了便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并非人人都能成为融媒体传播的佼佼者,能成为融媒体传播进程中的名牌记者、名牌主持人,这对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电视新闻节目的现场报道,在突发事件中,融媒体记者“在场”不仅仅是亲临现场,准确报道所见所闻,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好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用户贡献内容,将其纳入自己的报道中,以此获得充盈的“现场感”。
不难发现,当下的这个时代,个体价值正在崛起。在管理学范畴中已经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知识员工。知识员工的出现,使得个体的自主性变得更加有价值,也同时带给个体所在的集体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当下的媒体融合,除了理念的融合,技术手段的融合,新闻从业者自身业务技能的融合,才是融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者型主持人(主持人型记者)既有观察与思考之深度,又有讲述和评论之广度。既有记者的信息梳理能力,题材发掘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基本功,又有主持人的语言整合表达能力,组合调度能力。记者型主持人(主持人型记者)就是记者和主持人的高度融合,融合表达方式,融合传播方法,融合传播效果。
在融媒体发展时代,一个优秀的融媒体新闻工作者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出色的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善于捕捉新闻线索,提炼新闻主题,在平凡生活中挖掘闪光点。资讯过剩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独家新闻似乎越来越难,故善于在同类题材甚至是同一题材同一事件中找到不同,找到独特的传播方式,是当下记者型主持人(主持人型记者)必须要走的路。
好的新闻产品都是新闻人亲自深入现场实际调研的结果,新闻前辈艾丰曾说:“记者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你在广博的领域作战”,在资讯极其丰富的时代下,记者更应该拓宽眼界,提高驾驭全局的思考能力,做到宏观形势与微观事件的相互联系、相互通融,能够把报道的新闻现象放到时代和相关大背景下来进行分析和引领,树立权威性。
俗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信息过剩时代,伴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们更能接受生动有趣的表现方式,生动灵活的表现形式有利于新闻作品的入眼、入耳、入心。通过新颖的新闻报道策划和表达方式,提供贴近用户偏好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同时,坚持理性的判断能力、清醒的新闻意识、不断更新的融媒体新理念,坚持发挥专业新闻判断的优势,运用更多元、更有吸引力的呈现方式报道新闻。
新闻生产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过程,在融媒体时代,客观公正、注重导向、可靠信息源等新闻职业操守的原则永不过时。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仍然是未来融媒体新闻报道坚守的底线。在新闻专业主义不丢这“一专”之外,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人要树立融合思维、创新意识,勤学善思,建立融合新闻语境下的跨媒体思维模式。同时不断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融合,以融合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