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红
(作者单位:广汉市广播电视台)
广播媒体是传统媒体中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广播媒体的覆盖范围也逐渐拓宽。对突发事件迅速而准确的报道是媒体的基本责任,也是各部门开展救灾工作的依据,相较于其他传统媒体方式,以及当前的新媒体手段而言,广播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传播速度快,相较于其他媒体形式,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只需要简单的设备就能实现对灾情的描述,并通过电波进行传播,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信息传递速度;第二,传播范围广,与其他媒体形式相比,目前我国已经实现广播信号广覆盖,尤其是在偏远闭塞山区,广播的信息覆盖优势更加明显;第三,信息接收便捷,广播利用电波完成信息传递,不需要文字、数据识别等环节,降低了信息接收难度;第四,灵活性强,目前多数广播媒体都是线性传播,播报人员能够利用简单的设备直接搭建直播现场,并实现多方通话与有效互动[1]。
2018年7月11日广汉遭受特大暴雨,多处住宅、商铺、车库、小区被淹,聚兴家园、香港花园受灾严重,面对突发灾情,广汉的其他媒体受限于客观条件难以及时发出对现场的报道,而这时广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上8∶30,记者就从受灾最严重的聚兴家园发回现场连线报道,实时播报灾情现场、群众转移,以及政府的应急工作的开展进度等,为推动救灾工作的开展,稳定民众情绪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这一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广播媒体虽然在新媒体冲击下陷入了困境,但在突发事件的播报方面却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具体来讲,首先,广播媒体体现了通讯优势。在灾情面前,信息中断会给后续工作开展带来巨大困难,而广播能够利用信号覆盖的优势,重新搭建灾区与外界的联系,形成基本通讯环境,为抢险救灾提供依据。其次,广播媒体体现了情感抚慰优势。突发灾情会让灾区人民惶惶不安,这时广播媒体及时介入,能够传递外界的关注与救援,稳定灾区人民心态,体现大灾面前的人文关怀。再次,广播媒体体现了知识宣传优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教育宣传必不可少,尤其是在谣言四起的情况下,利用广播推动科学知识普及,提高民众应对灾情的能力,控制灾情反复出现具有重要意义[2]。最后,广播媒体体现了舆论引导优势,构建社会舆论是广播媒体的基本职责,在突发灾难面前,广播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证新闻真实客观,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以提升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公信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体的融合与创新成为其吸引用户、提高自身信息宣传能力的关键。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形式,应在当前新媒体特色逐渐突出的情况下,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的优势,配合政府工作,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建设。2014年,国家首次应急广播演练就在广汉举行,由此看出政府在探究广播媒体的价值、积极推动高效率、广覆盖的应急机制体系构建方面的重视程度。因此,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广播媒体的地位,避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忽视广播媒体的优势,并根据突发事件报道的需要,赋予广播媒体社会动员、指挥调度的职能,以提高广播媒体的应急能力。其次,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完善“村村通”工程,将广播媒体的触角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偏远、闭塞的山区,以保证当地在出现突发灾情时能够与外界尽快建立通讯。再次,加强频率管理,指定某一频率为应急广播,做好对公众的宣传,引导公众收听习惯,随时保持频道畅通,从而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建立通讯渠道,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发布。最后,有效控制预警信息的传递效果。如气象部门对于一些自然灾害虽然做出了及时预警,但预警信息却难以及时传达到基层,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积极推动应急广播系统的建立,确保在灾情出现前以及灾情发生后能够全天候广播,确保信息在时间上的覆盖,提高民众收听信息的可能性,保证预警应急机制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