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刚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文广集团镇江电视台)
民生新闻是指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一类新闻,并根据人文关怀的思想,多角度、多层面取材,反映这些百姓关注的事儿,帮助百姓解决这些难题,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新闻采写作为新闻制作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新闻质量的好坏。这也是我们电视台做好民生新闻的根基。为此,本文简要探讨做好民生新闻采写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从大量调查实践中发现,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题材存在“窄化”与“泛化”两个极端表现,从而导致采写误区[1]。比如,有的电视台为增加收视率,获取更多民生新闻报道题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热线平台”,出台奖励措施鼓励民众参与新闻材料的收集。虽然这极大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但获取的信息更多是碎片状,大多信息缺乏新闻价值。这造成民生新闻题材存在“窄化”倾向。这些“窄化”民生新闻题材主要存在两个特征:一是民生新闻素材语言呈现本土化、地域性特征,使民生新闻内容与形式过度“本土化”,民生新闻题材大部分是市民日常琐事、烦心事以及怪事,与“新闻性”要求不符;二是有的电视民生新闻为增加收视率,加之社会监督乏力,大量报道负面新闻,内容暴力血腥,或者负能量过多。这容易让民众对社会产生错误认知。
为让新闻节目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发展,新闻内容必须多元化,新闻报道方式要新颖,新闻表现形式也应多元化。但从电视民生新闻采写实践来看,地域性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题材、内容以及表现方式都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同的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极易让观众感到厌烦。这极大制约了电视节目多元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且也不利于与其他栏目形成竞争优势。
民生新闻是通过媒体渠道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与希望,让政府相关部门更全面地了解老百姓的困难,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惠民政策。民生新闻的采写工作应着重反映民声、民意、民心,而不是简单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2]。这要求新闻采写人员把握重点问题,从冗杂的新闻素材中挑选出有用的素材,深刻反映思想主题。众所周知,民生新闻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大多与“俗”相关,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模仿与克隆。新闻报道必须要有主题,这能增添民生新闻的魅力,吸引更多观众。为此,民生新闻记者应积极深入一线,从新闻主题表现出发来思考问题,组织报道。
近年来,我国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彰显人性与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民生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也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因为只有关注民生,始终坚持人本主义才能提高民生新闻的亲和力,从而获得更多群众的支持与认可。在民生新闻采写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受众反映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题材较为复杂。对此,记者应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在采访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深入扎实,尽量避免人云亦云。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要理性深刻,从多角度去展示,最大限度突显新闻的力量,充分彰显新闻的人文关怀主义。
民生新闻在真实报道的基础上要尽量让报道内容鲜活生动,以吸引更多观众。从本质上来讲,新闻从业者应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让老百姓自己说话,倾听他们的心声。特别是在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应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多利用群众同期声报道,让百姓讲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同时,找好新闻报道角度与切入点,可从群众角度切入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与可视性[3]。市级电视台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应最大限度增加信息量,注重新闻报道的深刻性,从而使节目的可视性与思想性并重。
新闻主要是报道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件,这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建立在大量事实基础上。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是老百姓,其宗旨也是服务于百姓的生活。因此,民生新闻的主要关注点就是普通大众的生计与生活,这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大量的采编素材。所谓“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说明采访属于新闻报道中的关键一环,必须以还原事件真相为目标,深入挖掘相关线索,提前做好充分的采访计划。由于民生新闻关注面非常广,而媒体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消息来源基本一样,导致新闻同质化极为严重。针对这一现象,记者必须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制作一个详尽的新闻策划。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详细了解采访对象,搜集各种细节资料。其中,要注意搜集与采访者相关人群的资料,包括亲属、朋友、邻居等。这有助于获得对采访者更加客观、全面的资料。第二,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应根据现有信息去分析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新闻素材的侧重点有所把握。这有助于在采访中收放自如、有的放矢,防止冷场出现[4]。第三,对采访主题、采访问题进行重新梳理与归纳,并重点检查关键采访细节,加以完善。
民生新闻报道的是普通人的事儿,因此,采访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人。而采访活动能否按照记者设置的方向进行直接关系到采访的成败。这要求记者在整个采访活动中保持主导地位,并有极强的控场能力。控场能力是指记者利用问题或其他方式引导采访对象按照既定的方向进入相应的问答环境中,避免他们的回答过于混乱,或者偏离采访初衷,进而导致采访不成功。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一直在斗智斗勇,除提前设置的问题外,并没有预设的议题。因此,突问突答更是对一个记者临场分析能力与应对能力的重要考验,也是一个记者综合职业素养的反映。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能自乱阵脚,需要比受访者有更好的对话能力。记者应善于利用非语言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间接引导。比如,通过眼神、神态、动作等方式对其进行暗示、感染、激励,或者让受访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力量。
大多数民生新闻都带有批判性、揭露性色彩,这要求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还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从单一新闻事件中观察到事件本身带有的普遍性,搜集相似的个案开展连续性报道。通过这种由点到线、有线到面的报道方式进行有效拓展。为此,记者必须多走、多看、多思考,围绕新闻事件思考如何拓展延伸。可将有关信息与数据搜集整理后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横纵向比对分析,或者从空间或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这些数据中获得有效信息。在数据对比的基础上,展示一组数据的类比,则更能向观众直观形象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貌,增加新闻深度。
好的角度是新闻采编成功的一半。采访人员应根据特定目标开展采访工作,并把握好采访时机与报道角度。首先,创设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作为采访场所。一方面能营造出良好的谈话环境,使受访者放松紧张的心情,逐渐打开自己封闭的心扉,确保采访工作顺利进行[5]。采访时可从细微处着手,从小切口切入,逐步推进和深入。在报道初始阶段设置悬念,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事件的原委,环环相扣,生动地反映新闻当事人的内心矛盾与冲突,表现他们丰富的内心活动。通过将新闻性与故事性有效结合,增加新闻的吸引力。比如,在采访全国残疾人飞镖竞标赛金牌得主时,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并未过分强调采访对象是残疾人,摒弃了猎奇心态,而更多将新闻视角对准了采访对象的日常训练以及参赛心态,从而传递出“残疾人与普通人并无明显区别”的正能量。这样观众在看到新闻后就不会留下“残疾人”的印象,而更多的是体会到金牌得主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一些新闻从业者在采编新闻时容易加入个人主观感情,导致新闻报道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他们对新闻事件采用选择性报道方式,有的甚至从个人价值观出发,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歪曲捏造,导致新闻报道内容不实。同时,对舆论造成不良影响,煽动了公众情绪,试图以舆论压力来迫使有关利益方妥协。这背离了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原则,也容易让新闻报道失去持久的生命力。为此,在民生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中记者都必须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守则,客观、真实、公正地去还原事件的真相与原貌。此外,民生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还应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个人权益。因为不少民生新闻涉及批评、揭露社会黑暗面,部分受访者不愿配合,态度强硬。对此,记者应掌握相关法律,以法律为武器,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
总之,在民生新闻采写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人本意识,积极总结与创新,不断提高新闻采写质量,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民生,内容更加饱满,富有感染力,真正体现出民生新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