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兰
(作者单位:瓮安县全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部)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离不开媒体的更新和进步,媒介与社会紧密共生的关系是媒介环境学中讨论的重要课题,这种关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因而,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当前的新媒体环境,这对于以出版社为代表的信息服务机构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有着积极意义。
环境信息复杂而持续的影响力伴随着技术进步日益显著。“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的观点由麦克卢汉提出,这一传播学者的理论至今已有将近六十年。他认为,人可以与所有媒介产生联系,媒介无处不在。现代媒介在传播学的角度起码有三层含义:其一,媒介是信息传播的符号,文字、图片等都是符号的一种;其二,媒介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传播工具,如互联网、图书、收音机、杂志等;其三,经营或生产信息的机构也是媒介,诸如网站、出版社、报社和杂志社等。“媒介”一词的出现早于“媒体”,是逐渐演变的结果。两者在传播学领域同为信息传播载体,前者偏向于物理属性,后者则偏向于社会属性[1]。
从媒体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新的传播手段的衍生和应用是媒体升级的前提,科技进步催生媒体发展。造纸术的发明助力了报纸的出现,无线电波的发现推动了广播的诞生,电视技术的成功研究促成了电视机的出现,高新技术的革新诞生了互联网这一结晶,移动通讯技术实现了手机媒介的伟大成就。科技进步带来的媒体变革成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主流,其传播形态集数字化、交互性、个性化于一体,日益进入经济、文化、思维、政治等各个领域。
关于新媒体的内涵,尽管当前表述甚多,但为学界和业界普遍认可的表述尚未出现。实际上,新媒体是相对概念,每个时代,其代表性媒体与之前一个时代相比就是新媒体,无法做固定指向。它可以是一种媒体形态,也可以是依托网络数字技术,向用户提供服务和信息的终端,如电视、手机、计算器等,还可以是一种可能,打破地缘、超越时空限制,无界限地传播信息。狭义的新媒体,是指改变了信息的制码和解码,变更了表现方式,产生了新终端产品的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无论在理念、方式还是技术等方面都有巨大突破。施拉姆等学者认为,信息时代更注重点对点的传播,个人使用媒体的能力越来越强,有效处理信息的人能够从中获取巨大的力量源泉。以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一种交感媒体,融合了视听和行为体验,引发了利用先进技术创新传播手段的可能性。广义的新媒体,除手机和网络外,还包括数字电视、LED显示屏等,它们与传统媒体在本质上并无差异,只是技术升级、产品分化的产物。广义和狭义的新媒体,都是分化和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是不断发展并分化的,也可能是不断异化的,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媒体的引导,避免新媒体发展方向违背发明者初衷或多数人的意志,从而危害公共利益。
相比传统媒体环境,新媒体促使传播渠道和传播过程由单向转变为多向互动,从而使信息传播产生了极具差异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传统的信息靠大众传播,传播者的角色特征类似于守门员,决定着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信息的内容、数量、质量、流向、流量,都由把关人决定。换言之,传播者拥有控制传播过程和发展、对社会影响力和正负面作用的决定权。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和网络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空间距离大大拉近,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以最为便捷和及时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者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新媒体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的媒体边界,信息传播、人际传播得以融合,这种背景下,传播者必须重新考量自己的传播意识,判断自己的传播行为,反思传播过程和效果,承担传播责任。
传统的大众传播格局是基本稳定的,信息的传播面相对较窄,竞争不大,范围较小。新媒体的普及打破了旧的传播秩序,建立了亟待建设的新格局。新媒体的应用有利于塑造激烈且更加自由的传播氛围,拓宽了传播空间,使之更加广泛,传播环境向多层次、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小众传播、个人传播开始向大众传播发起挑战,各种形式的媒体需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认清地位,把握角色,以此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信息接收者,也叫“受众”,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其定义更加强调信息受动属性。与之有异,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同为手机用户或网络达人,他们作为传播者,可以利用媒介发布信息;作为接收者,他们可以利用媒介获取并知晓信息。因而,新媒体用户的地缘比受众更为广泛,在描述其特征时能够更准确。
新媒体用户被动地改变了角色和地位,其表象集中在四个方面。
2.3.1 信息选择更加自由化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媒体延展到声音、图像、数字、文本等各个方面,用户选择面更广,在媒介选择中拥有主动权,媒介的选择可以被用户价值观和“选择性心理”左右。通过高精技术,用户可以在信息内容、排列顺序、形式、接收时间等方面自由抉择,信息选择过程更具时效性,更富有个性。
2.3.2 信息生产更加社会化
信息接收者不再只是被动接收,而是可以深入到信息传播、甚至生产的过程中,这是新媒体的社会化功能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例如,微博、各种媒体客户端等已经成为人们浏览新闻、接收信息的主要平台。
2.3.3 信息交流过程更为双向化
有了新媒体的支撑,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建立了双向联通互动的关系,二者可以交流甚至相互转化。双向传播标志着人们的反论权、表达权得以落实,改善了传播局面被传播者控制的状态。
2.3.4 信息流向更为分散化,接收更为个性化
传统的传播方式要素为:大规模的媒介、大范围的受众、大批量的信息,大众传播的特征是单向传播,是点对面的传播,遵循“绝大多数”原则。新媒体时期,信息流向变得分散,甚至极端个人化。信息受众从大众逐渐延伸到小群体,最终流向个人,极具针对性。如此一来,传播者很可能提供更专业的定制服务来满足接收者的个性化需求。
尽管新媒体环境带来的便捷很多,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网络犯罪、网络侵权、版权保护、信息良莠不齐等,这对制定新的管理制度提出了迫切需求。重构传播秩序,使新媒体环境更加开放、合理是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是当今媒体和社会应该重视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