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刘三姐》与壮族文化传播

2018-02-21 22:51农必全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刘三姐壮乡山歌

农必全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1961年,由苏里执导的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作为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众多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之一,一经问世就广受好评,并“先后在世界50多个国家上映,创下我国故事片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1]。几十年来,这部经典影片因其秀美的山水风光﹑鲜明的民族色彩﹑悠扬的山歌对唱和精彩的情节叙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欢迎。同时,这部常演不衰﹑历久弥新富含壮族文化特点的经典影片,也成为人们了解广西﹑了解壮族﹑了解壮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助推壮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1 电影使“刘三姐”形象成为壮族形象的重要符号

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歌仙“刘三姐”传说,电影《刘三姐》塑造了一位年轻貌美﹑歌技出众﹑锄强扶弱的壮族女子形象。伴随着电影的持续热映,荧幕中美丽﹑善良﹑正直的“刘三姐”形象转化为了壮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约1500万人口的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但壮族文化在传播中却缺乏一个明确的特征。甚至有学者指出:“多年以来,何谓壮族文化特色一直为壮学界关注的焦点,人们难以给壮族文化特色以明确﹑简洁的词语来定义,甚至产生了‘没有特色便是壮族(文化)特色’之说,于是,壮族似乎已遗失自身的特色了”。[2]可以说,独特鲜明的符号或形象是影响壮族文化传播的最重要障碍。但电影《刘三姐》实现了“刘三姐”形象从民间传说到荧幕“实体”的转化,使得学界难以梳理厘清﹑归纳总结的带有模糊特性的壮族文化得以巧妙地聚焦到鲜明立体﹑形象可感的“刘三姐”当中。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人们对物品的占有,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功能,而是为了它的意义,也就是一套抽象而联系的符号价值。”[3]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一个或一套与之配套﹑特性鲜明的符号,是实现文化消费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很明显,作为媒介形象的“刘三姐”,已经成为了壮族文化传播的重要符号,很多人也许不关注壮族文化,但提及“刘三姐”却都会有深刻印象,这就是“刘三姐”符号给壮族文化传播带来的积极影响。

2 电影使“好山好水”形象成为壮乡风光形象的最佳注释

根据壮族文化研究专家杨宁宁的相关研究,“刘三姐”文化的传播历经了口头﹑文字﹑民间戏曲﹑报刊杂志和荧屏等数个阶段的传播历程。但这段长达千余年的传播过程中,覆盖范围比较窄,多集中于桂﹑粤﹑云﹑贵等地。同时,作为“刘三姐”文化孕育地的壮乡广西,因其边缘的地理环境﹑闭塞的交通环境﹑落后的文化环境等原因,其秀美旖旎的自然风光长期以来不为世人所知。1961年,电影《刘三姐》的上映无疑是为壮族文化﹑壮乡风光形象的传播提供了绝好的渠道。“……刘三姐作为媒介文化形象跨越民族和地区界域,在全国甚至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得益于电影《刘三姐》。”[4]可见,电影《刘三姐》的持续热映大大加速了壮族文化﹑壮乡风光的对外传播,大大扩展了其传播范围并提高了传播质量,使“好山好水”的壮乡风光形象得以深入人心。

作为一部政治献礼型的影片,其高度意识形态属性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没有成为其获得成功的障碍,个中缘由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艺术化的风光展示和情节设置无疑是《刘三姐》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学者曾明确指出:“《刘三姐》的成功在于它远远超越了时代思想意识和社会形态的束缚,影片所展现的富有壮族特征的生产﹑生活场景,富有壮族特征的人物性格和爱情及无处不在的民间情怀,才是它最终赢得亿万观众认可并长存于世的真正原因。”[5]电影中展示了青山绿水﹑秀山丽水﹑好山好水的壮乡风光,这种带着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风光景致,成为电影得以热映的重要因素。相应的,电影荧屏的风光展示无疑成为了稳定的媒介形象,使电影中的秀丽山水形象成为了理解﹑观察﹑欣赏壮乡风光的最好样板和最好注释。

乘着电影《刘三姐》的东风,越来越多人产生了对壮乡风光的向往,旅游人数大幅提升。“……借助刘三姐传说和《刘三姐》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广西闻名于世的两大文化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山歌融合形成不可复制的壮族文化新标识。”广西也顺势而为,相继打造了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三月三”节庆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这种“刘三姐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成功的将广西打造成领略壮乡文化﹑游览壮乡风光的旅游集中地,获得了巨大的品牌和经济效应。

3 电影使“能歌善对”成为壮族文化性格的重要特征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山歌浸透在壮族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用山歌走村访寨,迎宾待客,寻朋觅友。”在长期的耕种劳作中,壮族人民逐渐发展出了唱歌﹑对歌的独特文化活动,山歌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用它来娱乐消遣﹑劳动协作﹑寻偶定情和表达情感。电影中充分表现出了这种文化特征,唱山歌﹑对山歌既是壮族人民的娱乐活动更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几乎人人会唱歌﹑会对歌。山歌成为了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人们用它来谈恋爱﹑交朋友,也用它来讽现实﹑抗压迫。“刘三姐”塑造的爱憎分明﹑有情有义的壮族人民形象深入人心。多个对歌的桥段成为了电影的亮点,特别是刘三姐为反抗地主的禁歌令而巧妙进行的对歌比赛,更是把电影推向了高潮。《山歌好比春江水》《心想唱歌就唱歌》《只有山歌敬亲人》等经典插曲传唱至今,成为了一代代观众的深刻印记,“能歌善对”的特征也成为了人们理解壮族文化的重要参考。

综上,少数民族题材的经典电影《刘三姐》的问世和持续热映,让人们充分领略到生动有趣的对歌风俗﹑秀美旖旎的壮乡山水﹑能歌善对的壮族人民,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对壮族﹑壮乡风光﹑壮族文化的兴趣。同时,艺术化的电影创作,让在民间持续流传的模糊的“刘三姐”形象转化为真实可感的荧幕形象,抽象的壮族和壮乡文化特质转化为了活灵活现的符号形象。

文化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宽阔的表达空间,电影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影《刘三姐》的传播范围之广﹑传播效果之好﹑传播影响之久是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刘三姐》电影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提供了绝好的样板,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凝聚着壮族人民智慧﹑展示着壮族文化特征的电影《刘三姐》,充分地体现着壮族文化的强大活力,同时,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猜你喜欢
刘三姐壮乡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壮乡美
幸福吉祥伴壮乡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山歌
壮乡三月春光美
梦飞壮乡
1961电影、1978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唱词文本研究
苗山歌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