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性专题片中的隐性教化技巧探究

2018-02-21 22:51廖静雯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4期
关键词:政论利剑专题片

廖静雯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政论性专题片(以下简称:政论片)作为具有强烈政治理论色彩和教化意味的电视片种,自出现以来便给观众留下“枯燥”“刻板”的印象。然而随着近年来电视节目制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包括《大国崛起》《舌尖上的中国》等在内的优秀电视专题片。政论片《巡视利剑》是中央电视台继《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后与中央纪委宣传部合作拍摄的第三部系列专题片,自播出以来在豆瓣上收获了8.5的评分,腾讯视频播放量高达4000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6600万次,百度搜索热度值接近9万,被誉为现实版《人民的名义》。[1]作为一部政论片,《巡视利剑》能获得如此肯定着实不易,但仔细探究便可发现该片中体现着许多政论片的隐藏式说服性技巧。

1 呈现形式:搭配取景,讲究主客观拍摄

在拍摄方式上,《巡视利剑》的总导演王晓清认为,善用纪实元素是让片子得以有效传播的途径。[2]《巡视利剑》中纪实氛围浓厚,这不仅来源于导演对该片的纪实手法运用的坚持,还来自于拍摄对象的特殊性。在对巡视组成员的拍摄过程中,真实而客观的镜头记录和基本的剪辑方法更给人以朴实的严肃和信服之感,这是任何主观拍摄方法都无法替代的。但导演并非就这样一拍到底,而是适当加入一些应景的主观镜头,从而更好地呼应当下的情感和氛围。如影片中偶尔可见遮挡式拍摄方法,即常在镜头前面设置阻挡物,给观众设置观影障碍,从而从心理上让观众对巡视进程感同身受。该片在对甘肃省委原常委﹑副省长虞海燕进行审查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时,运用了一个斜窥镜头,在树木和屋顶作为屏幕四方的遮挡物下,观众只能看到马路中的部分车辆和行人,这不仅暗示了巡视工作的机密性,还体现了工作进展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同时,为了增加画面镜头的丰富性,导演还时常辅之以空镜头来增添该片所传达出的怅然若失和悲凉无力之感。

此外,《巡视利剑》中的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也十分讲究,让人时刻感到导演的用心。在拍摄巡视组工作的场景,采光多为明亮区域,无阴影和背光设置,给人一种严谨而又明快之感;反之在采访落马官员时,光线则较为阴暗,光度不饱和,色调偏灰,这不仅符合官员心中的悔恨与悲凉之感,也呼应了影片拨云驱雾的沉重感。全片唯一醒目的色彩便是国旗之红﹑党旗之红,这在整部略显灰冷的片子中一经对比便尤为突出,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过程中永存的一抹希望与光亮,适时地呼应了主题。同时,该片还呈现了贪官在接受采访时抹泪﹑巨额受贿物品等特写,从这类放大性处理中可见导演的用心安排,让观众在观看时或感同身受,或唏嘘不已,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在精神上达到对该片的认可。

2 叙述方式:案例展示,结合故事性叙述

《巡视利剑》在叙述时主要采用“解说词”和“人物独白”相结合的形式。解说词作为一个客观的第三视角,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一方面对接下来要介绍的人物和案件进行一个简短的预选叙述,串联起一个个人物故事;另一方面则适时灌输相关的党政纲领和政策法规,对专题片的主题和核心进行点明和深化。每介绍一位官员之前,解说词都会在案例展开前对他们的职务和犯罪后果进行简单的介绍,避免了线性叙事中平铺直叙的单调,也具有更强的逻辑性。这样一种隐蔽的叙述方式使观众在观看到具体过程之前就已经对结果了然于心,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法不可违﹑因果有报的先入为主之感,从而由内而外地做好接纳影片接下来所呈现内容的准备。而人物独白是对解说词真实性的证明,与解说词形成互补的关系。专题片导演往往安排当事人(在该片中即为落马官员)面对摄像机讲述自己的故事,营造真实的现场感,在保证了信息准确性的同时,也缩短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这一过程看似公正客观﹑没有掺杂任何刻意因素,然而实际上也是一种隐蔽的叙述方式。幕后工作人员将自己隐匿在摄像机之后,借由他人之口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引导和表达方面可谓更加隐蔽和巧妙。

此外,该片在叙事过程中还擅长运用一个个小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视专题片中的“悬念”,是电视专题作品中,观众对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变化所持有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3]《巡视利剑》频繁通过对官员犯罪动机的挖掘﹑犯罪细节的披露﹑犯罪过程的展现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在介绍国家司法部原政治部主任卢恩光时就率先抛出了“五假干部”这一悬念,让观众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私营业主一步步当上高官的历程充满好奇。一个个悬念从设置到最终解开的过程,也是观众观影心理起伏变化的过程。观众从急切欲知到恍然大悟,再加上观看“犯罪必惩﹑违法必究”的结果展示,观众在心理上感到快感,并在精神上感到愉悦,从而最终对专题片所呈现的内容和传达的寓意由内而外地感到认同。

3 主题强调:首尾呼应,深化政治性体悟

作为一部政论性专题片,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政治宣传,即宣传国家形象和党政方针及政策。《巡视利剑》共有四集,每集开头,旁白都会对巡视这一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并概括性地描述各项政策和工作的进度和完成程度,在画面呈现方面则将会议﹑新闻播报﹑社会场景相结合,将这一系列直白的话语时间基本控制在一分钟以内,并以“短时多次”的方式在接下来的镜头中多次出现,反复强调,巧妙地把握了宣传频率,以一种观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层主题进行宣传和强调。

而在专题片结尾处,也无一例外地回归到党的建设与发展这一大背景上,立足于“巡视”这一小背景对一段时间的政治和工作进行简练的总结。观众在观看一集《巡视利剑》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如纪录片般的事实再现,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片中所传达出来的政治理念和党建精神,理论宣传和实际画面的完美结合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确在做实事﹑真办事,正在为反腐倡廉而努力着。同时,结尾处由笃定的嗓音和悠扬的旋律营造出来的主题升华,更给人一种热血蓬勃之感,让人在看到党建工作中的疮痍之后还能充满希望,也呼吁着更多的有志者为建设更加优秀的中国共产党而奉献出自己的心力。

4 结语

作为一部政论性专题片,《巡视利剑》不失为一部将政治导向和记录艺术相结合的优秀电视专题片,其亮眼之处不仅在于导演对记录手法的普遍运用,更在于其背后难得的隐性教化技巧。电视中本没有枯燥的政论片,但制作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则决定了其深入民心的程度。《巡视利剑》题材新颖,将党建理论和政治精神这一核心换上观众感兴趣的包装,并以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记录形式来呈现真实,所以其最终收获了观众口碑和收视率也不足为奇,而这些方式,也值得政论片拍摄和制作工作者借鉴。

猜你喜欢
政论利剑专题片
融媒体时代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策略研究
天耀中华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尾曲)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利剑出鞘
剑 客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环保督察,利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