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翔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古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当前提倡的“活化保护”,就必须究其内核——文化。“活化保护”应返璞归真,聚焦不同村落在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探出文化功能的个性与共性,才能为“活化保护”提供良好的参考路线。
时间:清康熙至民国年间
金刚碑始建于康熙年间,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镇境内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山中一块高6 m,宽2 m的天然巨石上题刻“金刚”二字,故得名“金刚碑”,至今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金刚碑背靠缙云山南坡,煤炭资源发达。明末清初时,金刚碑有煤坪二﹑三十家,煤炭运销重庆及川北各地。光绪末年,重庆开办铜元局,北碚一带诸多煤矿被大量采用。1920年左右,逐渐形成煤炭转运市场,是北碚出埠煤炭的重要市场。后抗日战争时期,金刚碑为七处沿江出煤码头之一,北碚三峡地区成为抗战后方煤炭基地。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金刚碑村建起了两个煤疗院用于煤工的尘肺治疗——重庆市工人疗养院﹑军兵工系统疗养院。
金刚碑煤炭丰富,位于缙云山和嘉陵江交汇处,自然就成为产﹑运﹑销煤的水陆码头。当时运输的主要街道就是茶馆所在的青石板路。人们用马和黄牛将煤炭运输到码头。码头有专门装煤的地方,村民把装煤的容器成为“炭瓶子”。运煤炭的牛﹑马脚上会钉上蹄铁,由于运输煤炭的压力,青石板路上会留下牛和马的脚印。青石板路的上一截段被牛马踩凹的石板已经被翻了面,看不见印记了;下一截的石板路没有翻,仔细看还会看到有牛和马踏出来的印记。除牛﹑马外,还有人力。20世纪70年代上中学的孩子们,每周末(当时只有星期天一天)或放学后就去挑煤赚钱,6毛钱100斤,1个月结账1次,能有几块钱的收入。
时间:1940—1949年
抗战期间,重庆成为国民党的战时陪都。北碚的金刚碑因其植被和地理位置优势,为抗战时期的众多学校和企业﹑机关提供了安家立命之所。如教育学家梁漱溟在此兴办的勉仁中学,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章伯钧创办的利民制革厂,“国术大师”张之江创办的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于1940年迁至金刚碑,国民政府统计局也于1933年搬迁至金刚碑,于佑任兴办的草堂国学专科学校,钱自成任所长的滑翔机修造所,孙越崎任总经理的中福公司……这些机构的顺利运行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刚碑亦是大师出没的地方,科学﹑文化﹑教育﹑经济等各界大量名流涌入金刚碑。画家傅抱石﹑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国学大师吴宓﹑书法家谢无量﹑散文家孙伏圆﹑文学家陈子展﹑哲学家熊十力﹑学者陈亚三﹑历史学家周谷城等名人都曾在此寓居,老舍﹑梁实秋﹑郭沫若﹑柳亚子﹑田汉﹑曹禺等也是常客。金刚碑因这些机构和名人的融入,多添了几分人文因素和文化内涵,成为抗战时期天下闻名的重镇,孕育出特有的“抗战文化”。
时间:1949年起
金刚碑桥畔有一家自2009年古镇居民搬迁以来便开始经营的茶馆。5名经营者是当地政府安排负责守镇的人。他们平时除检查森林防火外,还要保持古镇清洁,发现危房隐患及时向政府报告。碰上一些散客,还会向他们解说村子的过往,充当“导游”的角色。
在金刚碑取景的影视作品有电视剧《纸醉金迷》《解放大西南》《雾都》《兵临城下》《追捕渣滓洞刽子手》《刘伯承元帅》《风云年代2》,电影《诡医录》《既然青春留不住》,音乐MV《盼归》等。金刚碑见证了抗战时期的完整历史,如今又作为许多抗战题材及其他题材的影视作品取景地,可以说当年的“抗战文化”孕育了如今的“记忆文化”。
原住民会专门回村落故地重游,甚至有些村民还会定期过来在茶馆喝茶下棋,这是追寻金刚碑历史的“集体记忆的行为”。集体记忆是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一个“记忆的场所”可以是任何重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出于人们的意愿或时代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遗产中的最标志性元素。因为在原住民的记忆中,此处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过去环境﹑人与时代的文化和精神烙印。
金刚碑每年5月份都会举办关于该村主题的摄影展,邀请业余爱好者来这里摄影﹑进行评奖,奖金由发起者﹑组织者提供赞助。发起者和主要组织者是金刚碑的一位原住民,赞助摄影活动的经费都是由他和他的朋友提供。自从2009年村民搬迁以来,他就开始着手策划关于金刚碑的摄影主题活动,抒发个人的乡愁﹑乡恋。村子里还有一间专门的屋子用来存放这些照片,每年到一定的时间,会把这些照片放到青石板路上展示出来,展期一般为10天。
一座空村,除回来寻找记忆的原住民﹑政府安排的守村人﹑响应活动的摄影爱好者外,平时还有一些散客﹑历史爱好者﹑绘画写生者进入,或一瞻风采,或采撷旧景入画,或闲时散心。
针对该村文化功能的变迁,需要指出,其变迁的几个阶段并无绝对的时间界限,而是交叉发展的。现就以上文化功能变迁,分析如下。
(1)靠近金刚碑的缙云山南坡煤矿资源丰富,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求;(2)煤矿出产量高(年产原煤约60吨),从业人员达2万左右,传输压力促使运输文化的形成;(3)煤矿开采﹑运输中心,客流量增大,村子建设愈加完善;(4)政治环境:抗战迁都重庆,北碚为重要迁建区,许多机关﹑院校迁此,不同族群间的融合和发展,如战时移民;(5)其他原因:交通工具多样,传统运输工具渐失;新中国成立,农民有田土,从煤矿业转向庄稼种植;国家规范乡镇煤窑;1981年洪水灾害;城市化进程加速;政府文件,企业意向:开发﹑保护古村落,原住民搬迁。
(1)村落真正形成于300年前,但早在1000年前就有人居住于此,采矿的人力保障;(2)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缙云山﹑嘉陵江交汇处,交通便利,煤炭运输必经之道;(3)煤矿产业,使得逐渐形成七帮会:煤帮﹑盐帮﹑船帮﹑驮帮﹑牛帮﹑马帮,经济水平提高;(4)地理环境:小溪幽谷,古榕参天,地势利于防空,不断有人建房居住;人文环境:学者﹑画家﹑社会名流等聚集于此;(5)煤炭资源渐渐枯竭;因建筑(多为木质)﹑自然环境等因素,生活不便,不能使用天然气等。
当前的村落保护不仅是关乎现代化发展的问题,更是寻找精神家园﹑重建文化的问题。“文化功能”是“一部分的活动对于整个活动所作的贡献”,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反映到村落中,即村落的每段历史对形成完整的村落文化都有作用和贡献,这种文化是村落中的人共同活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都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系列的组织类型,这种类型不仅越来越复杂,而且代表了各种新兴形式。如金刚碑,文化功能从发迹的“煤炭文化”“运输文化”,到中期因历史因子而活跃起来的独特“抗战文化”,再到后期现代化进程中趋向一致的﹑与其他古村落同没落命运的“记忆文化”。所以,“活化保护”应立足每个村落的文化功能差异﹑同个村落不同时期积累涵化而来的文化功能,避免陷入同质的保护模式。活化保护的终极目标不应是满足于呈现村落的翻修形态,而是能够将此村落发迹以来的文化积累内涵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