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视域下的民族生态文化传播研究
——以“南疆特色频道”为例

2018-02-21 22:28金乾伟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电视频道南疆民族团结

金乾伟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打造电视特色频道要结合时代、地域、民族等实际。八桂大地——广西,地处祖国南方边陲,这片热土世居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等多民族,因特有的南疆风情如民族团结、青山绿水、歌舞表演等享誉神州,美丽广西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绿色环保、民族融合、社会有序可以说是广西南疆影像的生态文化特质。“根据美兰德公司的调查,广西卫视在国内已经有超过四亿的电视观众;在东盟十国,广西卫视也已经覆盖了四亿多的电视收视人口。要将这四亿加四亿,共计八亿的巨大的人口红利转化为广西卫视的收视份额,必须坚持贴近性、服务性的节目制作理念。”[1]由此,广西全力营造南疆电视特色频道需立足中国-东盟战略高度,积极探索其发展繁荣的规律,也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益的参照。

1 生态自然——南疆电视频道名片

生态自然被视为南疆电视频道的靓丽名片,这不是一句动人的口号,而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尤其以刘三姐歌仙形象打造了世界瞩目的影像文化品牌,由此铸就了刘三姐为代表的歌圩文化、民族风情、生态山水等特色文化。南疆随处可见的青山碧水、鸟语花香正是打造电视特色频道的首选。德国学者海德格尔反复吟诵——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早已成为世界发展的理想目标,而人与万物共享蓝天白云下的绝妙生态,这在广西这片厚土上已是平常,可谓生态美由广西电视频道传播美丽中国正当其时——不这仅容易吸引国内观众,也会打动东盟各国。

第一,南疆电视频道与东盟国家文化认同。广西壮侗语族包括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等,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内民族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血缘关系,甚至可以说,曾经为共同的民族文化所洗礼,并在历史上业已形成体现人与万物和谐的稻作文化,又因为当地泛指水(稻)田发音为“那”,究其地名为“那”的范围包括国内的华南地区及国外的东南亚国家。“经过历史繁衍逐步形成了一种据稻田‘那’而作,依稻田‘那’而居,靠稻米而活,因稻收而乐,具有共同生活习俗、共同语言特征、共同信仰观念的原始记忆的农耕文化现象,称之为稻作‘那’文化。”[2]形成了以广西左右江、红水河中心波及华南及东盟的壮侗语族的“那[Na2]文化”圈,无形的电波却可以因共同的文化跨越山海相隔。因此,南疆电视频道可以主打富有区域特色的“那[Na2]文化”,这已成为中国-东盟文化认同的根基。

第二,生态美成为南疆电视频道关键词,也是代表中国连接东盟的共同话语。八桂大地的阳光、蓝天、青山、碧水等代言了绿色低碳的自然环境,均是美丽中国的构成元素,应该用声画先进技术自然植入电视画面中,让这些流动的八桂大地上的生态美成为东盟国家人民赞叹的永久记忆。广西壮侗语族“那[Na2]文化”,究其生存方式及生活习性来讲,体现的是人与万物合一,水田里耕牛也有自己的诞辰节庆,牛魂节或敬牛节就是为助人生产的耕牛设立的,不但有休息进食的好待遇,主家还要为之打扫牛圈、洗刷牛身,敬请师公举行仪式安魂、续魂,让耕牛劳逸结合、养精蓄锐,带有鲜明的持续劳动的生态理念;生态美不单是南疆电视频道传播“那[Na2]文化”,讲述美丽中国,尤其是南疆秀比江南的特色景象,也要从更大的视野审视电视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应走出去到东盟国家听取他们的环保故事,虽然民族文化有相通之处,但毕竟是不同国家,他们相对较好的生态保护的成果,不但要认真取舍制作精品节目,为当下国际生态保护提供必要的交流,也要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的有益启迪。

第三,电视频道生态美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眼下,北方的雾霾困扰着每一个人,为之提供可能的绿色低碳环保路径,善莫大焉。打造生态美的电视特色频道可以提供舆论上的帮助,尤其是安逸的山水田园生活,不但唤起人们诉求高质量的生态理想,也希望早日实现。广西所在南疆空气新鲜、蓝天绿地,这就足以让北方深受雾霾侵害的国人羡慕不已。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痛感科技开发与自然环保之间存在的尖锐冲突,80年代美国学者F.卡普拉(Fritjof Capra)在其著作《转折点》(The Turning Point)指出转向东方学习道家生态智慧的必要;我国发展飞跃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所付出的代价就雾霾这一项就足以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比较而言,广西所在的南疆之地自然生态保护较好,长期的民族生态文化培育了事实上的生态自觉,完全内化为精神意识的一部分,日常生活方式也带有自然的生态属性,“民俗美、人文美、自然美是人类最具共性的美的资源,而这三大美的资源多蕴藏在少数民族之中。”[3]这对于电视开设特色频道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又因为相通的壮侗语族“那[Na2]文化”,不但聚集广西,又自然连线了东盟各国,把生态自然打造为南疆电视特色频道的靓丽名片。

2 独特风情——南疆电视频道品牌

广西壮侗语族素有女性文化情结,姆六甲、花婆、圣母等女神名讳都是虔诚崇拜的神祇,相对于历史上中原儒家文化男尊女卑来说,多民族生活的南疆地区突显带有母系社会遗存的女性推崇文化,包括刘三姐在内的歌仙都表现出特有的生存智慧、歌舞才华、生活能力等,独特的区域、民族风情自然与南疆电视特色品牌直接相关,“强调‘美丽’的核心价值,充当民族时尚的引领者,同时明白崇尚情感亦是女性的自然潜质,肯定情感生活的真情化,力争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倾力打造‘中国第一女性卫视’”[4],倾心独特的女性文化可谓南疆电视频道的又一特色。

2.1 歌舞才华与视听创新

“风情万种,随你心动”的频道口号,广西电视专栏《寻找金花》打造集女性美的特色频道就是其中成功的范例。就像上面所说,壮侗语族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岭南地区,劳动、歌唱、舞蹈等,人们多才多艺,特别突显女性歌圩文化,大家熟知的刘三姐不单属于广西,属于壮侗语族,也属于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热爱艺术的民族,打造电视女性频道有其文化基础。因此,由中国到全世界寻找美丽少女,讲述才艺动人的故事。可以说,广西立足南疆打造特色频道视野之开阔、目标之宏大,难能可贵——展示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之一的“魅力之城”金花。2006年年底录制的《山水之约 美在广西——2006年东盟金花大聚会》和2007年在印尼录制的《山海之约 美在巴厘——2007年中国-东盟金花大聚会》更是把东盟金花的宣传推向高潮[5]。视听创新聚焦美丽少女,歌舞才艺表演为电视频道贴上了女性特色标签。

2.2 时尚美丽与引领先潮

女性往往在生活上扮演了引领时尚先潮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女性等于时尚。专栏《时尚中国》就是“聚焦”全国模特、服装来描述美丽中国的精彩华章,讲述中国好故事,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选准视角从乡村到城市,每时每刻都会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演动人的故事,对于电视频道从女性美切入,可以选择壮侗语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不是展示过去的民族服饰图案,而是在现代设计理念中传承创新。栏目之所以让欧美时尚界占有一席之地,就是要启发观众及关注时尚的各界人士,积极吸取全球各地服装之长,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实际,汲取富有民族特色的时尚元素,为美丽中国增加绚丽的光彩。八桂大地有“黑衣壮”的称谓,就是因为黑色的民族套裙为唱山歌的妹子增添了特别的韵味,侗族的手工建筑倾倒世人,风雨楼甚至可以改造为帽子的造型。苗族的首饰流光溢彩,凝聚了民族特有的工艺和情感。南疆电视频道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把爱美上升为电视收视率的一大热点,可以说抓住了观众的审美心理,结合时代创新真正为女性文化打造美丽影像。

2.3 各地风情与美丽乐章

《风起南方》就是为东盟国家量身定做的专栏,中国-东盟视域就是明确电视传播的战略高度,特别针对讲述美丽中国以及传递正能量时,不能只盯住广西、岭南或者国内市场,毕竟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美丽故事需要世界知晓,由民族文化相通的广西辐射东盟,由东盟走向世界,当然离不开东盟各国的参与。在这点上,广西电视人积极抢占媒体的着力点,主动在电视频道上用心展现东南亚各国的风情画卷。和平发展、睦邻友好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密切来往的主旋律,中国-东盟之间经贸来往就是表达魅力中国的绝佳素材。南疆电视特色频道真正做到了国内与东盟的全覆盖,不只是电子信号的覆盖,而是对外传播方式的完善,即用外来视角,站在东南亚不同国家、不同受众、不同文化的立场,面对不同受众,充分考量电视语言的平实、客观,注重细节的精心打磨,壮侗语族人等与越南、泰国、老挝等东盟各国商业会谈、观光旅游、留学就医等,选取生活、工作中活生生的人、真切的事情,电视传播要留给观众诚恳的观感,立足外来视角是有效表达中国-东盟好声音、好故事,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为友好往来开辟域外一片天地,也是魅力中国时代实力的理想展示,成为传递中国好故事、美丽乐章的另一种表达。

3 民族团结——南疆电视频道标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的典范,属于全国五大自治区民族团结成就突出的优秀代表,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随处可见峰林、碧水、绿色,南疆生态山水培育了壮侗语族合作、团结、和谐的族群关系,民族团结自然成为南疆电视特色频道的标识。

3.1 民族团结与讲述美丽中国的价值取向

历史不只是曾经辉煌或者遗憾的言说文本,还是各族人民的精神之根、情感记忆,依山傍水的民族生活方式决定了“那[Na2](稻作)”文化的生活习性。大秦帝国统一南岭后,内地汉族带着相对先进的农耕技术南迁,共同的农业文明融合了南疆各族儿女,这片厚土形成了这样美妙的生活格局——“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瑶苗住山头”——共生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中原地区的儒道佛文化先后被接受,壮侗语族形成了同态性的传统文化,文化认同确认了情感的归属感,现代传播媒介顺应传统文化特质,挖掘民族团结、和睦发展的因子,进一步强化文化深层的价值认同,“认同是指观众如何把节目当作自己真实生活的参考标准,作为对现实的解释和价值的强化”[6]。现如今无论来自何方人士,其人来到八桂大地,都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人与人和谐共处营造了南疆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好局面,电视频道应该巧妙体现民族团结的历史成就、现实生活、未来愿景,给观众讲述美丽中国视角下的南疆民族共荣的典型故事,以期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再创发展新辉煌。

3.2 电视媒介是凝聚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工业文明强调先进科技成果的实用,包括电视媒介在内广泛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应用。其实,就传播理论来讲,任何先进的媒介,无不是人的一切的延伸,无非做到了时间更快、空间更多、效果更理想。声光电影组合的个人与电视达到了家庭为标志的自在观赏,千家万户每天都会受到电视信号的刺激,进而影响大脑的思想,并进一步影响观众的行为方式。因此,南疆电视频道明确无形的电子发射波承担了民族团结的重要职责,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消遣之道,同时要引导观众投身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行动中,应让人欣喜看到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各族儿女齐心协力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由此,针对南疆存在的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要引导全社会为脱贫致富作贡献。电视频道要把政府的好政策、致富讲座、帮扶案例等及时高效传给南疆各个家庭,让壮侗语族自身都有发展致富的好故事,从而成为美丽中国好故事素材的来源。

3.3 温情贴心成为电视频道特色修辞

制作为观众所认可并易产生共鸣的节目非常艰难,而民族团结四字说起来简单,但要成为南疆电视频道标识,打温情牌,贴心为服务才可能有效。镜头选准广西南疆一家人,不同的民族组成亲密和睦的一家:“(广西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全洞村)石奶清已70多岁,汉族,大儿媳蓝秀英是瑶族,二儿媳是壮族,一家人共同生活20多年来,婆媳、夫妻、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从未闹过矛盾。”民族团结与亲情无价就这样连在了一起:“采访中,石奶清说,她对两个媳妇就像对亲生女儿一样,之间从没红过脸。媳妇蓝秀英也说:我对家人好,家人也对我好,我来做这家媳妇蛮好的,婆婆对我就像我妈一样,我对她也是像亲妈一样。”[7]由一个家庭可以透视壮侗语族和谐团结已化为行为的自觉,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在南疆扎下深根,人际友善、家庭和睦、社会有序盛开出艳丽无比的民族之花,温情贴心是讲述中国好故事的重要方式,民族团结是南疆电视频道传播甜美硕果的时代需求,属于美丽中国视角的特色标识。

4 结语

南疆电视打造特色频道,确立“突出东盟宣传,彰显东盟概念,拓展东盟报道”的卫视东盟战略,开辟蓝海一片,从而突出广西拥有中国-东盟桥头堡的这种地缘特色,即一种人无我有的差异性战略,带来战略性的突围并有效提升自身的传播力[4]。自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立足中国-东盟国情、世情,充分挖掘内在的传统文化特质,结合壮侗语族生态自然、民俗风情、民族团结等维度,为讲述美丽中国好声音,实现深度价值的文化传播,全力打造南疆电视特色频道。

猜你喜欢
电视频道南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德国报刊纷纷开设电视频道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服务与节目的深度融合——少儿电视频道的一点思考
少儿电视频道现状与融合发展途径
融媒体时代地面电视频道推广新路径
筑梦南疆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