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文
唐朝安南都护府(今越南北部)属于岭南道所辖“五管”a之一,地处十分遥远的炎徼荒裔,正史中的相关记载非常匮乏。然而在唐代后期却出现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而且在全国也有重要影响,一是唐德宗朝宰相姜公辅,二是著名文士廖有方。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这两位文化名人已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b姜公辅和廖有方其实均属于南迁安南的北方内地家族后裔,都是通过科举进士考试走上仕途的,而二人也因此成为古代安南开发和文化发展的象征。本文旨在依据近年来所发现的墓志和地方志等新材料,对姜公辅和廖有方的家族背景、入仕经历以及历史影响等问题进行新的探讨,并试图从一个具体方面反映唐朝文化在安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姜公辅是唐德宗朝宰相,《旧唐书》虽然为其专门立传,然而却又明确称其“不知何许人”。a《旧唐书》卷138《姜公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87页。《新唐书·姜公辅传》则记载其为爱州(今越南清化省)日南县人。b《新唐书》卷152《姜公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31页。唐代爱州属于岭南道所管辖的安南都护府。自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始设置九真郡,至梁武帝又改九真郡为爱州。爱州地处北部湾沿岸,这里虽然已经接近大唐帝国的最南边疆,然而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在北部湾一带大多是沿近海航行,因此爱州也成为中外交通比较频繁的地区。c王承文:《越南现存〈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之碑文〉考释》,《文史》2009年第4期;《晚唐高骈开凿安南“天威遥”运河事迹释证——以裴铏所撰〈天威遥碑〉为中心的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3分,2010年,第579-650页。《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安南爱州九真郡,“南与日南接界,西接牂柯界,北与巴蜀接,东北与欎林州接,山险溪洞所居”,“至京师八千八百里,至东都八千一百里”。d《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52页。宋初《太平寰宇记》直接沿袭了《旧唐书》以上相关记载,亦称爱州“皆山险溪洞所居”。e[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71《岭南道一五·爱州》,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268页。在唐朝多达数百位的宰相群体中,姜公辅无疑应属于籍贯最南的一位宰相。也正因为如此,姜公辅作为来自炎徼蛮荒之地的士人,竟然能进入唐朝权力的中枢,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罕见亦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
姜公辅是通过唐朝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姜公辅以制举中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得以进士及第。f《唐会要》卷76《贡举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44页。先任校书郎,后又应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遗、翰林学士,兼京兆尹户曹参军。根据《册府元龟》记载,姜公辅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以侍母家贫,求为京兆府户曹参军。从之,学士如故”。g《册府元龟》卷48《帝王部·从人欲》,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45页。于此可见,姜公辅确实出身于安南寒微家族,其母亲也跟随之从爱州来到了京城长安。至于其母亲的籍贯和出身,我们将在后面作进一步讨论。《太平寰宇记》记载唐顺宗永贞元年(805),“金州刺史姜公辅复奏:‘本州先废石泉县,以地并入汉阴县,山谷重阻一千余里,来往输纳,民不为便。请复旧所。’诏从之”。h《太平寰宇记》卷141《山南西道九·金州》,第2733页;《陕西通志》卷52《名宦三·姜公辅传》记载:“姜公辅,爱州日南人,第进士,为翰林学士。岁满,当迁,以母老赖禄而养,求兼京兆户曹叅军事。公辅有高材,毎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永贞初为金州刺史,有政略,尝奏置石泉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4册,第234页)该书记载姜公辅“永贞初为金州刺史”,亦属于讹误。唐代金州的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可见,姜公辅还曾出任过金州刺史。此可补正史之阙。然而该书将其出任金州刺史的时间确定在永贞元年(805)应有误。因为该年姜公辅已卒于泉州别驾任上。
姜公辅于建中元年(780)进士及第,然而在3年之后,即建中四年就超升为宰相,其升迁之速在唐朝政坛堪称极其罕见,其原因应与唐德宗建中年间特殊的政治形势有关。建中三年(782)至建中四年,在唐朝平定所谓“二帝四王”事件即多个藩镇大规模叛乱中,姜公辅以其忠贞耿直和才智谋略杰出为唐德宗高度重视。先是朱泚之乱,姜公辅能识其未叛之先,提醒唐德宗预作防范;其后又察觉凤翔诸将领内部不稳的先兆,使唐德宗脱离危险处境。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及上蒙尘,幸奉天,翰林学士姜公辅屡进嘉谋,深协上意。”i[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376年。《旧唐书》本传记载姜公辅“才高有器识,每对见言事,德宗多从之”。j《旧唐书》卷138《姜公辅传》,第3787页。《新唐书》本传则称姜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k《新唐书》卷152《姜公辅传》,第4831-4832页。因此,唐德宗任命其为谏议大夫,又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陆贽在其为唐德宗所起草的任命姜公辅为相的制词中亦称:“姜公辅志怀济物,鉴必通理。主文而谏,忠靡退言,经始以谋,事皆前定,道无屈挠,智适变通。并可以参赞大猷,允膺佥瞩。”l陆贽:《萧复刘从一姜公辅平章事制》,《唐大诏令集》卷4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6页。应该说,唐德宗对姜公辅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和客观的。
然而仅在半年之后,姜公辅恰恰却因为谏厚葬唐安公主而触怒唐德宗,被罢为左庶子,以母丧解。后授右庶子,久不得迁。后又贬为泉州别驾。至永贞元年(805)顺宗即位,拜为吉州刺史,然未到任,卒于泉州。唐宪宗时,赠礼部尚书。柳宗元称:“姜公辅为内学士,以奇策取相位,好谏诤,免。后以罪贬为复州刺史,卒。”a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全唐文》卷588,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43页。其称姜公辅被贬为复州刺史应有误。从贞元八年(792)十一月贬泉州别驾,至顺宗永贞元年(805)卒于贬所,姜公辅谪居泉州长达14年之久。
在谪居泉州期间,姜公辅曾经筑室于南安县九日山麓,并与隐居于此的名士会稽人秦系交往颇深。《新唐书·秦系传》记载:“姜公辅之谪,见系辄穷日不能去,筑室与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辅卒,妻子在远,系为葬山下。”b《新唐书》卷196《隐逸·秦系传》,第5608页。根据《舆地纪胜》记载,宋代泉州不少名胜古迹均与姜公辅有关,包括“姜秦祠”、“二公亭”、“姜相峰”、“姜相墓”等。c[宋]王象之撰、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30《泉州·古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21-4123页。南宋福建籍理学家真徳秀(1178—1235)撰《谒姜相公墓祝文》称:“建中、贞元之相垂二十人,而以清名直道标表百代者,公与陆宣公(贽)而已。公谪于泉,陆谪于忠,皆不果召而没。天岂无意于忠臣乎!何其厄穷至是也。嗟夫!灵均弗迁,环辞孰传?曲江既死,劲节愈伟。是则天之厄公也,乃所以荣公也欤!嶷嶷姜公,巉巉东峰。峰以姜名,千古并崇。我再来思,而再谒公,酹以一巵,怀哉清风。”d[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54《谒姜相公墓祝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4册,第865页。《宋史》还记载宋宗室赵令衿“知泉州,泉属邑有隠士秦系故庐,唐相姜公辅葬邑旁,令衿建堂合祠之,郡人感其化”。e《宋史》卷244《宗室一·赵令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8684页。可见至宋代,姜公辅在泉州仍有较大影响。
姜公辅的诗文大多已亡佚,现仅存《白云照春海赋》和《对直言极谏策》两篇。f[唐]姜公辅:《白云照春海赋》,《文苑英华》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60页;《全唐文》卷446,第4555-4556页;姜公辅:《对直言极谏策》,《文苑英华》卷491,第2512-2513页;《全唐文》卷446,第4556-4558页。《文苑英华》所收其《对直言极谏策》,署有“建中元年(780)正月十五日”。
越南史书中对姜公辅亦有专门记载。《大越史记全书》称:“九真姜公辅仕于唐,第进士,补校书郎。”g[越南]吴士连撰、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5,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4年,第160页。其生平事迹与两《唐书》同。越南阮朝《大南一统志》也为姜公辅立传,并称“世传公祖墓(清化省)弘化县凤翊社,而母贯则在山隈社,其有墓在焉”。h[阮朝]国史馆编:《大南一统志》(嗣德版)第4册《清化省》,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6-97页。以上记载姜公辅母亲籍贯并不确切。对此,我们将在后面作进一步讨论。越南史家陶维英所称:“《太平寰宇记》说 ,军宁县在州(爱州)北二十一里。《唐书》载,姜公辅为爱州军宁县人。今在其故乡(清化省)安定县锦障村有纪念公辅的祠庙。”i[越南]陶维英著、钟民岩译、岳胜校:《越南历代疆域》,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14页。该祠庙又被称为姜状元祠,姜公辅被封为上等福神而受到祭祀。j《大南一统志》第4册《清化省》,第96页。姜状元祠今属于越南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其祠横匾题“状元祠”。其门联上联称“风雨已摧公主塔”,下联为“海云长照状元祠”。上联喻示姜公辅因劝谏唐德宗厚葬唐安公主而被罢相之事。其下联则与姜公辅的传世名篇《白云照春海赋》有关。越南姜氏后裔每年都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作为唐代爱州所在地的越南清化省,也一直是越南境内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k张秀民:《安南王朝多为华裔创建考》,载氏著《中越关系史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11-21页。
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姜公辅的祖籍并非爱州,而是今天甘肃省天水市。因此他其实是唐代北方家族移民的后代。唐后期福建籍著名文士欧阳詹(756—800)撰有《二公亭记》,记载贬任泉州别驾的姜公辅事迹,称其为“前相国天水姜公”。a欧阳詹:《二公亭记》,《全唐文》卷597,第6036页。刘禹锡亦称“德宗朝天水姜公辅”,“以贤良方正征”。b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序》,《全唐文》卷605,第6109-6110页。唐代甘肃天水姜氏可谓源远流长。三国曹魏时鱼豢所撰《魏略》称:“天水旧有姜、阎、任、赵四姓,常推于郡中。”c《三国志》卷13《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421页。唐代林宝《元和姓纂》称:“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齐,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后为姜氏。”又记“天水上邽姜氏”曰:“汉初以豪族徙关中,遂居天水。”d[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等整理:《元和姓纂》卷5,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583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亦记载,“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汉初,姜氏以关东大姓徙关中,遂居天水”。该书称姜公辅家族来源曰:“九真姜氏,本出天水。”该书又称姜公辅祖父姜神翊为舒州刺史。其父姜挺。姜公辅本人“相德宗”;其弟姜(公)复,为比部郎中。e《新唐书》卷73下《宰相世系表三下》,第2963-2964页。《宰相世系表》记载九真姜氏,只能上溯至其祖姜神翊,表明这一家族确实并非名门望族。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九真姜氏,本出天水。舒州刺史神翊,生挺,挺生公辅、复,公辅相徳宗,复比部郎中。”f[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卷13,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1-192页。
元代越南史家黎崱《安南志略》记载姜公辅家世,主要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姜公辅为“(姜)神翊孙,(姜)挺子也。唐德宗朝,第进士”,g[越南]黎崱著、武尚清点校:《安南志略》卷15,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47页。后为宰相。又称“姜公复,公辅弟也。终比部郎中”。h《安南志略》卷15,第349页。前引《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唐德宗兴元元年(784),“九真姜公辅仕于唐,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翰林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弟姜公复亦举进士,终比部侍郎”。i《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5,第160页。也就是说,姜公辅之弟姜公复也为唐朝进士。《全唐文》收录有姜公复《对兵部射策判》,该书为其所撰小传称:“姜公复,天水人。徙居九真,官比部郎中。”j姜公复:《对兵部射策判》,《全唐文》卷622,第6281页。可见唐代爱州姜公辅家族确实源自汉唐北方天水一带的姜氏家族。
值得深究的是,姜公辅家族为什么会出现在唐朝极南边陲的爱州呢?正史以及现存各种唐代文献对此都没有任何记载。由于姜公辅家族与唐代钦州(今广西钦州)也有一定关系,因此,不少岭南地方志资料对其家族南迁的具体过程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然而,1994年,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学者黄国安发表了《姜公辅籍贯辨析》一文,提出姜公辅的籍贯与钦州无关。其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理由,是因为“宋代和明代的方志都没有‘姜公辅是钦州人’这样的记载”。并认为最早将姜公辅记载为钦州人的,是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最后成书的《大清一统志》。其后《钦州县志》的编纂者则沿用了这一说法。黄国安又提出这种说法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清前期长期动乱,“对历代文献资料未能广泛搜集和深入研究;一些县志的编者见识有限,未加考证,便将一些名见经传的历史人物列为本地名人……因而以讹传讹”。k黄国安:《姜公辅籍贯辨析》,《东南亚纵横》1994年第1期。以上论点还需要讨论。
首先,将姜公辅记载为钦州人的资料,目前可以追溯到明代黄佐在嘉靖四十年(1561)编纂的《广东通志》。该书分两次记载了姜公辅家族与钦州的关系。该书卷55《姜神翊传》记载:
姜神翊字佑之,钦州遵化人。其先自天水徙南海,至神翊为钦州参军,始贯遵化。累迁舒州刺史,修山祠,建四望楼。政令严整,淮南盗贼不敢入境。子挺以父任为盛唐令,徙家九真,后占籍爱州日南县。子(姜)公辅。l[明]黄佐:《广东通志》卷55《姜神翊传》,广州: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誊印,1997年,第1407页。
据此可知,姜公辅家族从北方移贯岭南的最初地点,其实是南海郡,即广州。至姜公辅的祖父姜神翊,因其出任钦州参军,遂留居于此,并将其籍贯改为钦州遵化县。至其父姜挺,则又迁徙至爱州日南县,于是成为爱州日南县人。黄佐注明以上内容“据《唐书》、《舒州志》、《一统志》参修”。这里的《一统志》就是指《大明一统志》。黄佐在以上《姜神翊传》之后,又设有《姜公辅传》,并注明“据新旧二《唐书》参修”。a[明]黄佐:《广东通志》卷55《姜公辅传》,第1407页。明代黄佐作为一位以严谨和卓越而著称的文献学家,其记载姜公辅家族与钦州的关系,应该是有其历史依据的。而其《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姓氏》又记载:“姜氏,齐之后。唐钦州有刺史神翊,生挺。挺生同平章事公辅。”b[明]黄佐:《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姓氏》,第522页。黄佐《广东通志·姓氏》多依据族谱写成。据此,姜公辅家族移徙爱州日南县之前,应该确实还曾经移贯钦州遵化县。
明代崇祯十年(1637)编纂的《廉州府志》设有《姜神翊传》,其内容与黄佐《广东通志》相同。该书又称:“姜公辅字德文,其母黄氏,灵山人。公辅登进士第,补校书郎,应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遗。归扫父墓,召入翰林为学士。”c[明]张国经修、郑抱素纂:《廉州府志》卷10《乡贤志》,崇祯十年(1637)刻本,收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第153-154页。这里明确记载姜公辅的母亲黄氏,是钦州灵山县本地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编修的《廉州府志》设《姜神翊传》和《姜公辅传》,其内容与崇祯年间《廉州府志》相同。d[清]徐成栋修:《廉州府志》卷10《乡贤志》,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收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527-528页。康熙二十三年(1684)编修的《钦州志》有关姜神翊和姜公辅事迹,则参照了黄佐《广东通志》和崇祯年间《廉州府志》。e[清]马世禄修、谢蓬升纂:《钦州志》卷10,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收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192页。而相同的记载亦见于雍正元年(1723)编修《钦州志》和道光十四年(1834)编修的《钦州志》。f[清]董绍美等编修:《钦州志》卷10《乡贤志》,雍正元年(1723)刻本,收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416页;[清]朱椿年:《钦州志》卷9《人物志》,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收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164页。
另外,还有几种重要资料也记载了姜公辅家族与钦州的关系。雍正九年(1731)编成的《广东通志》设有姜神翊和姜公辅传记,并直接沿用了黄佐《广东通志》。g[清]郝玉麟纂:《广东通志》卷44《姜神翊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4册,第27页。道光二年(1822)阮元编纂的《广东通志》亦称:“谨案:《灵山县志》,(姜)公辅字德文,遵化人。其先自天水徙南海,至神翊为钦州参军,始贯遵化,累迁舒州刺史。……神翊字佑之,子挺,以父任为盛唐令,徙家九真,占籍爱州日南县。据此则公辅之先为遵化,至挺始迁爱州。故诸志皆以公辅为遵化人也。”h[清]阮元纂:《广东通志》卷299《姜公辅传》,收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4778页。除了以上这些材料之外,其他地方志资料还有不少。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书的《大清一统志》,其记载廉州人物称:“姜公辅,字德文,钦州人。”i[清]《大清一统志》卷450《廉州·人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61页。可见,该书记载姜公辅为钦州人,恰恰是依据前代各种资料而形成的。在此还要指出的是,由于正史等资料对宋代以前的岭南记载非常匮乏,而地方志资料一般都有沿袭前代的特点,往往在一定意义上能补正史之阙。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方面应对其史料来源做仔细的梳理和甄别,另一方面也不能轻易地否定其史料价值。
其次,以上各种资料都明确记载姜神翊“其先自天水徙南海”。也就是说,早在姜公辅的祖父姜神翊之前,其父祖辈实际上就已经从北方迁移到了南海即广州。其时间大致在唐朝前期。至于其具体原因,我们推测很可能是因官移贯。而姜神翊则因出任钦州参军,其家族遂再次移贯钦州遵化县。姜神翊官至舒州刺史。唐代舒州治所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姜公辅的父亲姜挺则因为姜神翊的关系,也出任盛唐县县令。盛唐县,唐开元二十七年(739)改霍山县置,属寿州,治所在驺虞城,即今安徽省六安县。《太平寰宇记》记载安徽六安县“在汉为盛唐县,属庐江郡”,“县西二十五里有盛唐山,因为名。隋改为霍山县。唐开元二十七年改为盛唐,从旧名也”。j《太平寰宇记》卷129《淮南道七·寿州》,第2552页。姜挺后来又迁居爱州日南县,于是成为爱州日南县人。至于姜挺及其家族南迁爱州的具体原因,我们认为很可能与姜挺被贬任爱州有关。其时间大致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有不少北方内地官员往往因贬谪而留居岭南各地。a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溪洞社会》,《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3-414页。
再次,唐代钦州虽然既非姜公辅的祖籍地,亦非其出生地,但是在其家族迁徙过程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宋代廉州(治今广西合浦县)境内一个叫“姜山”的地方,即与其家族在唐代钦州遵化县的移居有关。《太平寰宇记》记载,废廉州石康县有一历史名胜——“姜山”。b《太平寰宇记》卷169《太平军》,第3228页。石康县,五代南汉置,宋代属于廉州,其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30里石康镇。然而在唐代,这里恰恰就属于钦州遵化县。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廉州有“姜山,在古县北三十里,绕山居人皆姓姜”。c《舆地纪胜》卷120《廉州·景物上》,第3848页。《明一统志》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编成,该书卷82《廉州府》亦记载:“姜山,在府城东北一百四十里,绕山居人多姜姓,故名。”d《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3册,第722页。可见,宋明廉州“姜山”一带,确实居住很大一支姜姓家族。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印制完成于雍正六年(1728)。该书之《职方典·廉州府》记载廉州有“姜山”,“在东北一百四十里。按《明一统志》云唐姜神翊家于此。今所居多姜姓者,皆其裔焉”。e《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361《廉州府·山川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0137页。可见,至晚在《明一统志》中,即已明确记载姜神翊及其家族居住在钦州“姜山”一带。然此不见于《四库全书》本《明一统志》中。疑在该书收入《四库全书》时已被删削。前引雍正九年(1731)《广东通志》也记载:“姜山,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原注:旧志一百四十里误),唐姜神翊家于此。故名。”f[清]郝玉麟:《广东通志》卷13《山川志四·亷州府》,《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2册,第477页。据此,唐代钦州的“姜山”一带,就是姜公辅家族移贯钦州遵化县的具体地点。至于随姜公辅的父亲姜挺移居爱州日南县的姜氏,我们认为很可能只是钦州姜氏家族的一部分。
最后,以上多种地方志资料都记载姜公辅家族与钦州灵山土著黄氏家族有婚姻关系。前引崇祯十年(1637)《廉州府志》就记载,姜公辅的母亲是钦州灵山县本地人。《古今图书集成》之《职方典·廉州府》也记载,钦州灵山县境内有“黄姜岭”,“昔黄叔达祖与姜挺结姻在岭之巅,故名。一名黄楼山。旧传邑有黄氏女,招姜神邑(应为翊)之子为婿,筑楼居之。后徙日南。生(姜)公辅为相”。g《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361《廉州府·山川考一》,第20142页。前引康熙六十一年(1722)《廉州府志》亦记载“黄姜岭”,“昔黄叔达祖与姜挺结姻在岭之巅。故名”。h[清]徐成栋:《廉州府志》卷2《地里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331页。而姜公辅母亲所属的钦州黄氏家族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在隋唐宋典籍中,钦州因其荒远阻隔和民族源流复杂,被称为“天外”、“南天”、“南裔”、“天涯”、“海隅”、“南徼”、“徼外”、“丹徼”、“极边”,等等。而隋唐钦州一带先是岭南“西原蛮”中甯氏家族的势力范围,i《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第6329页。参见王承文:《中古岭南沿海宁氏家族渊源及其夷夏身份认同——以隋唐钦州宁氏碑刻为中心的考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3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96-228页。其后又是“黄洞蛮”即黄氏家族的势力范围。在唐“安史之乱”后“黄洞蛮”的大规模反叛中,钦州也是其中心地之一。《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四月,“钦州蛮酋黄少卿反,围州城”。胡三省注曰:“(黄)少卿者,西原黄洞蛮酋也。”j《资治通鉴》卷234,唐德宗贞元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554页。该年七月,“黄少卿陷钦、横、浔、贵等州”。k《资治通鉴》卷235,唐德宗贞元十年,第7562页。唐穆宗长庆三年(823)七月,“邕州奏黄洞蛮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屿奔石南砦”;l《资治通鉴》卷243,唐穆宗长庆三年,第7827页。长庆四年(824)正月,“岭南奏黄洞蛮寇钦州,杀将吏”。m《资治通鉴》卷234,唐穆宗长庆四年,第7830页。因此,唐代钦州黄氏应属于典型的岭南溪洞豪酋。根据前引各种资料,姜公辅的父亲姜挺因娶钦州灵山黄氏女而生姜公辅。这支黄氏家族又是宋代钦州名人黄叔达和黄涣的祖先。
宋明两朝资料对黄叔达和黄涣事迹都有明确记载。嘉靖十八年(1539)成书的《钦州志》记载,宋代灵山县人黄叔达,字公济,“为人鲠介,持风节,补正额摄官。随军攻破交趾玉山寨,克复广源等五州,以功转承议郎。子五人:涛、涣、沉、渐、洌。涛、沉终辟雍士。余俱历官”。a所谓“辟雍士”,是指宋朝太学外学中的贡生。宋徽宗时,因太学规模空前,于是创立内、外学制,在太学之外又建外学,称为辟雍,用以接纳地方贡生,专处太学外舍生。而黄佐《广东通志》与此基本相同。并特地注明“据《钦州志》修。”b[明]黄佐:《广东通志》卷56《黄叔达传》,第1453页。明崇祯十年编纂的《廉州府志》之《乡贤志》在《姜神翊传》和《姜公辅传》之后,还特设《黄叔达传》和《黄涣传》,并直接沿袭了嘉靖《钦州志》和黄佐《广东通志》的内容。
黄涣是黄叔达的次子,在更早的文献典籍中也有专门记载。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宋代钦州人物称:“黄涣,字彦舟,灵山人。入辟雍,后权知郁林州事。以选赴京,会敌骑入寇,率在部官奔诣南熏门外,联表乞留圣驾。已而又奔南京,奉表劝进。高宗壮其忠,擢权兵部侍郎。建炎三年(1129),当阵战亡,诏赠朝奉大夫,官其一子。”c《舆地纪胜》卷119《钦州·人物》,第3832页。《明一统志》也记载:“黄涣,灵山人。元符(1098—1100)初进士,崇宁(1102—1106)初授密州文学,后权知郁林州。”d《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3册,第726页。其他内容与《舆地纪胜》基本相同。可见,黄涣具有宋朝辟雍士和进士身份。而嘉靖年间《钦州志》和黄佐《广东通志》以及崇祯年间《廉州府志》等,除了记载其进士身份外,则更加突出黄涣“力学,通经史百家”以及效忠宋朝皇室的事迹。e[明]林希元:《钦州志》卷8《黄涣传》,《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108页;[明]黄佐:《广东通志》卷56《黄涣传》,第1345页。
总之,姜公辅家族在岭南迁徙的经历证明,唐代前期北方家族向岭南的移民,其移居地并非仅限于粤北和广州等开发较早的地区,而是还包括了岭南南部沿海如钦州、爱州等这样一些“夷獠杂居”的所谓“溪洞”地区。姜公辅家族在钦州与当地土著豪酋黄氏家族的联姻,证明了唐代北方家族在移民岭南后,与本地少数民族之间存在通婚关系。而姜公辅本人亦具有比较明显的岭南少数民族血统。至于宋代黄叔达和黄涣事迹,则说明唐宋钦州黄氏家族本身,也经历了从典型的溪洞豪酋逐步向崇尚儒学的地方士人家族的转变。
自宋代以来,姜公辅也同张九岭、刘瞻一样,逐步成为唐代岭南地域文化的代表。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广州知州蒋之奇撰《广州州学记》称:“抑余又闻之,有教无类,立贤无方。盖上之行教也,无华蛮之限;天之生贤,无远近之间。韶之曲江,越在荒服;爱之日南,介于外夷。而犹有张九龄、姜公辅之俦出焉。”f《永乐大典》卷21984《郡县学三十》引《南海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842页。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曾出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他在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所作《宜州学记》称:“奇才之出,何间远迩。远方固曰寡士,然如唐之张公九龄出于曲江,姜公公辅出于日南,皆表然著见于后世。”g[宋]张栻:《南轩集》卷9《宜州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第505页。南宋时期著名粤籍学者李昴英(1201—1257)所撰《重修〈南海志〉序》指出:“唐贤相起炎方者三,曰韶之张(九龄),曰日南之姜(公辅),最后得刘瞻于湟。是时闽聚犹未有此。然皆奇拔于支郡筦府,以广名甚大,山伟海鉅,秀灵鸠凝。”h[宋]李昴英撰、杨芷华点校:《文溪存稿》卷3,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3页。宋元之际的马端临则强调姜公辅在安南历史上的意义,称:
《交州记》云:交趾之人出南定县,足骨无节,身有毛,卧者更扶,始得起。《山海经》亦言,交胫国,人交胫。郭璞云:脚胫曲戾相交,故谓之交趾。今安南地乃汉、唐郡县,其人百骸,与华
无异。爱州,唐姜公辅实生之,何尝有交胫等说?a[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3《舆地考九·古南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879页。
以上《交州记》是指两晋时期刘欣期所著的《交州记》。b该书已佚。《资治通鉴》卷20,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注引“刘欣期《交州记》”与此相同(第671页);《太平寰宇记》卷170《交州》所引《交州记》则为:“南定县人足骨无节,身有毛,卧者更扶始得起,故曰交趾。”(第3251-3252页)[宋]周去非撰、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10“交址”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08页)、《太平御览》卷172所引《交州记》与此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41页)。马端临认为,从《山海经》到晋代著名文人郭璞(276—324),北方中原人士对安南人甚至包括其体质等方面,一直都存在很多错误的认知,而唐代姜公辅来自极南的爱州,通过进士考试官至宰相,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北方中原人士对安南人的误解。元大德十一年(1307),许善胜所撰《安南志略序》称:“南交自唐时已通中国,其名著于《尧典》,至秦汉隋唐而益盛。独其事散在诸史,鲜能会归于一。前后名将刺史都督之官其地者,无虑数十百人。如马援、士燮、陶侃、褚遂良之徒,尤表表著见;其它放臣逐客,多中朝名士;若姜公辅,则又产于粤而仕于唐者,高科异等,卓为一代诸贤称首。”c《安南志略》卷首,第4页。许善胜把唐代姜公辅的出现,看成是历代王朝长期经略安南的结果。元代越南史家黎崱称:“交(州)、爱(州)人倜傥有谋;(州)、演(州)人淳秀好学。”d《安南志略》卷1《风俗》,第41页。所谓“交(州)、爱(州)人倜傥有谋”,即与唐代交州廖有方和爱州姜公辅有关。明代苏浚(1542—1599)曾出任广西按察使,其所作《安南志》称:“唐始分岭南为东西二道,置安南都护。开元间大兴文教,而九真姜公辅遂用经学起家,入翰林,为名宰辅,交人自是益向于文学矣。”e[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49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7册,第82页。可见,苏浚更强调盛唐文化对安南的辐射和重要影响。越南史书《安南志原》也将苏浚的以上论点吸收进越南古史叙述中,称:“唐置安南都护,属岭南。安南之名始此。开元大兴文教,而九真姜公辅遂用经学起家,入翰林,为名宰相,交人于是益向于学矣。”f(无名氏)《安南志原》卷1《总要》,河内:法国远东学院印制,1931年,第6页。明代海南籍大学士理学家丘浚《驭外蕃》称:
自秦并百郡,交址之地,已与南海、桂林同入中国。汉武立岭南九郡,而九真、日南、交址与焉。在唐中叶,江南之人仕中国显者犹少,而爱州人姜公辅已仕中朝,为学士、宰相,与中州之士相颉颃矣。奈何世历五代,为土豪所据。宋兴,不能讨之,遂使兹地沦为侏离蓝缕之俗三百余年,而不得与南海、桂林等六郡班班然,衣冠礼乐以为声明文物之乡,一何不幸哉!g[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53《驭外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3册,第763-764页。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两书中,都有对丘浚以上论述的征引。h[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之《云南贵州交址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765页;[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卷3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47页。而他在其《日知录》中还称:“按交址,自汉至唐为中国之地,在宋为化外州。”以上说明丘浚和顾炎武对姜公辅出仕为唐朝翰林学士和宰相,都持高度赞赏和肯定的态度,然而又都表现了对唐以后安南沦为“化外”和“蛮夷之域”的感慨和惋惜。
廖有方是唐后期安南籍著名文士。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称:“(廖)有方,交州人。柳子厚以序送之。”i[宋]计有功辑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49“廖有方”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38页。元代黎崱《安南志略》也是把廖有方作为唐代交州“名人”来记载的。j[越南]黎崱著、武尚清点校:《安南志略》卷15“名人”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49页。《全唐诗》卷490小传称廖有方:“交州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改名游卿,官校书郎。”k《全唐诗》卷490,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550页。然而仅收其《题旅榇》诗一首。《全唐文》卷713小传相同,然也仅收其《书胡倌板记》一篇。a《全唐文》卷713,第7317页。由于历史资料的阙佚,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廖有方的生平事迹缺乏了解。2006年1月,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西安东郊征集到一方唐代墓志——《唐故京兆府云阳县令廖君墓铭》,墓志主人就是唐后期交州诗人廖有方。其碑文曰:
序曰:君讳游卿,字秦都。本讳有方,字游卿,□□□□□□□更名者,时政咸许,故君得以字为名,而新其字。□□临湘□寻其曩贯,今户籍既易。君有顷田于杜陵南一里,父母□□祔葬其中,实曰□原,虽板图无筭,是宜为京兆人也。曾祖怀恩,潮州刺史。祖芬,衡阳□□。父伯元,严州刺史。君严州次子。严州大历以还,宦于广州。君自婴抱,值哥舒晃、吕太一之乱。逮弱冠,始事宗人廖从正于□□□习通经传,后有谈于廉郡者,遂馆于郡学。由是仍振文笔,闻□交趾。次游太学,知文战可必,故南启二亲,尽室而北。元和十一年岁岁次景申,今太师李公掌贡,果登名天子,为进士及第。明年诛蔡州叛逆,宰相督军,供刍食者,请于宰相。俾君分其劳。劳成得推于家君,由是家君有裕德之宠。自十三年以降,历同、泗二州从事、试太子正字、太常寺协律郎,后为夏州节度掌书记,改判官。入奏天子,天子嘉其对,授大理评事。党项交恶,有中郎将选其介和之。君特充诏。讫事,达于天子,天子赐章服焉。丁家君忧,服除,佐邠州幕。罢府,调太子文学,迁殿中御史,充沧州佐府。移郓州,仍其本役。无何,除云阳令。大和六年十月三,卒于官。前娶支氏,杜相国黄裳之亲。君尚未□,杜公异之而托其姻。有子曰群,实小宗也。继娶段氏,男子曰阁老、律律、刘七。女子曰正正、评评、梁七。于嗟,共七孤耳。畴与君同年忝第,寝相情好,睹君孝悌材度,四者甚熟。勒石铭记,无愧今昔。铭曰:孝而父母,悌而兄姊。立身扬名,事无□止。九原朱绂,从先君子。祥光蔼蔼,汉陵孔迩。b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690-692页。对该碑的相关研究,参见张安兴:《诗人、义士、交趾人廖有方——从一方新出土唐墓志说起》,《碑林集刊》第13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64-68页;胡可先:《新出土唐代诗人廖有方墓志考论》,《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以上墓志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廖有方的生平事迹,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首先,根据碑文,廖有方又名廖游卿。其初名廖有方,字游卿。后以字为名,并重新取字秦都。关于“廖有方”这一名字的本义,源自《论语》所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此是表示对父母的孝敬。柳宗元称赞廖有方的人品“刚健重厚,孝悌信让”。c[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25《送诗人廖有方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18页。而这方碑铭也称廖有方“孝悌材度,四者甚熟”,“孝而父母,悌而兄姊”,都是强调廖有方尊崇儒家孝悌之义。至于碑文所称“更名者,时政咸许,故君得以字为名,而新其字”,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宋代《唐诗纪事》等有记载,均称廖有方在元和十一年进士及第后,改名为廖游卿。d[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名义士”条,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7页。《唐诗纪事校笺》卷49“廖有方”条,第1338页。而其改字“秦都”的原因,则与其后来定居京兆长安有关。
其次,廖有方的籍贯为交州州治所在的交趾。碑文称“□□临湘□寻其曩贯”,因为碑文残损无法完全确定。这里的“曩贯”,我们认为其实是指其祖籍或郡望。根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唐代“廖氏”主要分“汝南廖氏”、“襄阳廖氏”和“武陵临沅廖氏”三支。e《元和姓纂》卷9,第1359-1360页。根据碑文,廖有方的祖籍很可能是在湖南境内。碑文载明了其家世情况。其曾祖廖怀恩官岭南潮州刺史,祖父廖芬任官衡阳,其父廖伯元,岭南严州刺史。严州,唐高宗乾封二年(667)置,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唐代宗大历(766—779)前后,其父曾任官广州,而此时亦正值廖有方幼年之时,先后遭遇了广州两次大的变乱:一是唐代宗广徳元年(763)十一月,“宦官广州市舶使吕太一发兵作乱,节度使张休弃城奔端州,太一纵兵焚掠,官军讨平之”;f《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十一月,第7157页。二是大历八年(773)九月,“循州刺史哥舒晃杀岭南节度使吕崇贲,据岭南反”。g《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八年九月,第7221页。至大历九年十一月才告平定。根据以上碑文,廖有方父祖曾祖三代的出仕地点,均在岭南或与岭南相近的衡州。
廖有方墓志亦载明了其求学、科举考试和仕宦等经历。碑文称:“逮弱冠,始事宗人廖从政于□□□习通经传,后有谈于廉郡者,遂馆于郡学,由是仍振文笔闻□交趾。次游太学,知文战可必,故南启二亲,尽室而北。”以上说明廖有方最初是跟随其族人廖从政修习儒家经典。后来进入位于交趾的交州州学中读书,并以文学才能杰出而著称。其后又北上京城长安,到太学中游学。而游学的经历则使廖有方确信,自己可以在进士考试中胜出,因此又返回交趾,启请父母和家人同他一起北上,而且还将其籍贯也改为京兆长安。碑文称:“今户籍既易,君有顷田于杜陵南一里,父母□□其中,实曰□原,虽板图无等,是宜为京兆人也。”可见,廖有方将其籍贯从交趾迁移至长安后,还在长安杜陵一带置田一顷。
这里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廖有方为什么要将其户籍甚至包括其父母家人从南方交趾迁移到京兆长安呢?廖有方究竟是以岭南交州“乡贡”的身份,还是以京兆“解荐”的名义参加唐朝进士考试的呢?胡可先认为廖有方是以交州“乡贡”的身份考中进士的。a胡可先:《新出土唐代诗人廖有方墓志考论》。我们认为廖有方实际上是以京兆“解荐”的身份考中进士的。而且其改换户籍,包括将其父母家人从交趾迁到长安,并在长安杜陵置办田产,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京兆获得“解荐”的身份。此与唐代中后期科举考试中普遍存在的“冒籍取解”现象密切有关。
所谓“取解”,等同于“乡贡”,就是获得州府推荐以参加全国性考试的资格。而所谓“冒籍取解”,是指唐代士子离开自己原来的籍贯,到其他州县参加府试,以取得解送资格,再到京师参加全国性考试,这一现象在当时又称为“寄应”、“冒寄”或“冒籍”等。b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21页。而“冒籍取解”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唐朝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唐朝前期对于各地“乡贡”人数都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例如,唐开元二十五年(737)二月敕称:“应诸州贡士: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必有才行,不限其数。”c《唐摭言》卷1《贡举厘革并行乡饮酒》,《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76页。然而,在科举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其省试登第人数与发解诸州之间逐渐出现了很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应考士人为了增加登第的机会,往往就从解额少和登第率低的地区,向解额多和登第率高的府州冒寄。由于人口流动较为普遍,唐朝对取解者的身份亦无法做到严格审察。例如,诗人王维本贯蒲州,却到京兆府应试获得取解。白居易因在家乡洛阳取解无望,于是投靠在宣州做官的叔父,通过获取宣州解而得以进士登第。特别是作为都城长安所在地京兆府的解送,在省试中最受瞩目。首先是京兆府解送的人数要远远超出一般州府的水平,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100人。其次是京兆解在省试中的登第率最高。《唐摭言》称:“神州解送,自开元、天宝之际,率以在上十人,谓之等第。”d《唐摭言》卷2《京兆府解送》,第1585页。“天府之盛,神州之雄,选才以百数为名,等列以十人为首。起自开元、天宝之世,大历、建中之年,得之者抟跃云衢,阶梯兰省”。e凡被列入京兆解送等第的前十名,往往就等同省试及第,因此世人将其称为“神州等第解”。柳宗元也称:“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f[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23《送辛生下第序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00页。而在京兆附近的同州、华州,其解送录取的比例亦很高,唐人称“同(州)、华(州)解最推利市,与京兆无异。若首送,无不捷者”;g《唐摭言》卷2《争解元》,第1588页。士子皆“以京兆为荣美,同(州)华(州)为利市”。h《唐摭言》卷1《两监》,第1579页。也正因为如此,京兆府一直就是唐朝科举考试冒籍现象最为集中也是最严重的地区。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选人不约本州所试,悉令聚于京师”,“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a《通典》卷17《选举五·杂论议中》,第421页。东海人徐申在永泰元年(765)“寄籍京兆府,举进士”。b[唐]李翱:《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徐申行状》,《文苑英华》卷976,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5136页。“诸道举人多于京兆府寄应,例以洪固乡贵胄里为户”。c《册府元龟》卷641《贡举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691页。唐朝乡贡举人参加礼部省试时,还必须接受礼部和户部对举人的户籍核查。因此,举子若要到他州取解,势必还要在他州重建自己的户籍,方能通过户部的户籍核查。因此,廖有方墓志称廖有方将其户籍包括父母从交趾迁到京兆长安,并特地在长安杜陵一带购置田一顷,其真正的原因即在此。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廖有方在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以落选告终。然而其后廖有方的一件慷慨义举,却使自己一举成为流誉千载的著名义士,而且也成为第二年得以进士及第的重要原因。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之“名义士”条,比较完整地记载了这一事件的原委,其文曰:
廖有方校书,元和十年失意后游蜀,至宝鸡西界馆,窆于旅逝之人,天下誉为君子之道也。书板为其记耳:“余元和乙未岁,落第西征,适此公署,闻呻吟之声,濳听而微惙也。乃于暗室之内,见一贫病儿郎,问其疾苦行止,强而对曰:‘辛勤数举,未遇知音眄睐。’叩头,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拟求救疗,是人俄忽而逝。余遂贱鬻所乗鞍马于村豪,备棺瘗之礼,恨不知其姓字。苟为金门同人,临歧凄断。复为铭曰:‘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廖君自西蜀取东川路还,至灵合驿。驿将迎归私第。及见其妻,素衣,再拜呜咽,情不可任。徘徊设辞,有同亲懿。淹留半月,仆马皆饫啜熊鹿之珍,极宾主之分。有方不测何縁如此,悚惕尤甚。临别,其妻又至,相别悲啼,又赠赆缯锦一,其价直数百千。驿将曰:“郎君今春所埋胡绾秀才,即某妻室之季兄也。”始知亡者姓字,复叙平生之吊。所遗之物,终不纳焉。少妇及夫,坚意拜上。有方又曰:“仆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遂促辔而前。驿将奔骑而送。逾一驿,尚未分离。廖君不顾其物,驿将竟不挈还。执袂各恨东西,物乃弃于林野。乡老以义事申州,州以表奏中朝。其于文武宰僚,愿识有方,共为导引。明年,李侍郎逢吉,放有方及第,改名游卿,声动华夷。皇唐之义士也。其主驿戴克勤,堂牒本道节度,甄升至于极职。克勤名义,与廖君同述矣。d《云溪友议》卷下“名义士”条,第60-61页;《太平广记》卷167“廖有方”条,第1222页。
廖有方在游历途中鬻马救助和瘗葬陌生寒士的慷慨义举,“乡老以义事申州,州以表奏中朝”,以致“声动华夷”,被誉为“皇唐之义士也”。第二年,“李侍郎逢吉,放有方及第”。《唐摭言》也记载:“元和十一年,中书舍人权知贡举李逢吉下及第三十三人,试策后拜相,令礼部尚书王播署榜,其日午后发榜。”e《唐摭言》卷14“主司称意”条,第1699页。《唐诗纪事》卷49《廖有方》条称:“李逢吉擢有方及第。”f《唐诗纪事校笺》卷49“廖有方”条,第1338页。而为廖有方撰写墓志者,即为廖有方同年进士任畴。g胡可先:《新出土唐代诗人廖有方墓志考论》。
根据碑文,从元和十三年开始,廖有方所出任的官职包括同州、泗州从事、试太子正字、太常寺协律郎、夏州节度掌书记改判官、大理评事、太子文学、殿中御史,等等。至太和六年(832)十月,以京兆府云阳县令卒于任上。云阳县为京赤县,其县令职级为正五品上。碑文称其“前娶支氏,杜相国黄裳之亲,君尚未□,杜公异之而托其姻”。杜黄裳,京兆人,是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可见杜黄裳也因为钦敬廖有方的义举而将亲戚嫁给他。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有两篇文章专门提到了廖有方。从永贞元年(805)到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谪任永州司马达10年之久。而廖有方两次从交趾北上长安,很有可能都途经柳宗元所在的永州贬所,并有颇深的交往。韩愈所撰《柳子厚墓志铭》云:“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a[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7《柳子厚墓志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12页。《旧唐书·柳宗元传》亦称:“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b《旧唐书》卷160《柳宗元传》,第4214页。而廖有方应属于其中之一。柳宗元《送诗人廖有方序》称:“交州多南金、珠玑、瑇瑁、象犀,其产皆奇怪,至于草木亦殊异。吾尝怪阳德之炳耀,独发于纷葩环丽,而罕钟乎人。今廖生刚健重厚,孝悌信让,以质乎中而文乎外,为唐诗有大雅之道。夫固钟于阳德者耶?是世之所罕也。今之世,恒人其于纷葩环丽,则凡知贵之矣,其亦有贵廖生者耶?果能是,则吾不谓之恒人矣,实亦世之所罕也。”c柳宗元:《柳河东集》卷25《送诗人廖有方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18页。柳宗元称赞廖有方“刚健重厚,孝悌信让,以质乎中而文乎外,为唐诗有大雅之道”,从道德和文章两方面,都给予廖有方极高的评价。柳宗元又有《答贡士廖有方论文书》。d柳宗元:《柳河东集》卷34《答贡士廖有方论文书》,第549页。柳宗元在长安时曾经提携过很多文士。然而在其谪为永州司马后,不少人“为轻薄小儿哗嚣,群朋増饰无状”。因此,文坛的世态炎凉,使柳宗元特别推重廖有方的人品。而柳宗元对廖有方诗文以及人品的大力揄扬和推举,对于廖有方得以进士及第和誉满天下也有重要意义。
自从秦皇汉武开辟南越,安南地区即被纳入中国的版图。然而由于安南遥在南徼荒裔,因此中央王朝要维持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存在很大的困难。西晋太康元年(280),交州刺史陶璜上书称:“交土荒裔,斗绝一方,或重译而言,连带山海。”e《晋书》卷57《陶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0页。《南齐书》称交州“民恃险远,数好反叛”;f《南齐书》卷14《州郡志》,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66页。“交州斗绝海岛,控带外国,故恃险数不宾”;g《南齐书》卷58《蛮传》,第1017页。“交州夐绝一垂,实惟荒服,恃远后宾,固亦恒事”。h《南齐书》卷40《竟陵王子良传》,第695页。对地方官员的选任和考核,历来是王朝国家控制地方社会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六朝时期所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度,却又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安南人士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可能。梁武帝大同七年(541)交州豪族李贲的叛乱,即充分反映了安南籍人士与六朝贵族门阀政治的矛盾。《资治通鉴》记载:“交趾李贲世为豪右,仕不得志。同郡有并韶者,富于词藻,诣选求官,吏部尚书蔡撙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贲与韶还乡里,会交州刺史武林侯(萧)谘以刻暴失众心,时(李)贲监德州,因连结数州豪杰俱反。”i《资治通鉴》卷158,梁武帝大同七年(541)十一月,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909页。而《大越史记全书》又记载,李贲“其先北人,西汉末苦于征伐,避居南土,七世遂为南人。有文武才”。j[越南]吴士连撰、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卷4《前李纪》,第147页。
唐朝作为统一强盛的王朝,在安南地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府、州、县地方行政机构。特别是在安南都护府所辖的12个正州,实行了与中原内地基本一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安南地区的开发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柳宗元所作《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就称:“交州之大,南极天际,禹绩无施,秦强莫制,或宾或叛,越自汉世。圣唐宣风,初鲜宁岁,稍臣卉服,渐化椎髻,卒为华人,流我恺悌。”k柳宗元:《柳河东集》卷40《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第651页。以上是说安南虽然早在秦汉就已经被纳入帝国的版图,但是中央王朝在此却长期难以实行真正有效的统治,即使在唐朝初期亦是如此。随着唐朝统治在安南的不断深入,汉文化得到传播发展,以致很多蛮夷之民也归化为华人。在唐朝近300年间,大量来自中原内地的官员在此长期治理,推行教化。例如,元和元年(806)至元和五年,张舟任安南都护,史称其“外申皇威,旁达明信,一动而悉朝其长,取州二十,以被于华风。易皮弁以冠带,化奸宄为诚敬,皆用周礼,率由汉仪”。l柳宗元:《柳河东集》卷10《唐故安南都护张公(舟)墓志铭并序》,第151页。元和五年(810)至元和八年,马总任安南都护,史载其“廉清不挠,用儒术教其俗,政事嘉美,獠夷安之”。a《新唐书》卷163《马总传》,第5034页。元代张伯淳称:“安南,古越地,虽在九州之外,或以禹旧服也。自昔置刺史,若守若牧,有地有治,教化所及。”b[元]李伯淳:《送李仲宾萧方厓序》,《安南志略》卷17,第405页。
早在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马伯乐(Henry Masperο)论述汉唐在越南北部地区的统治进程,认为汉唐王朝“以中国文化为依据奠定了这个国家的制度,自此开始给它提供一种坚固的中国式框架,使其得以在十世纪以来的东方印度支那半岛历史中扮演首要角色”。cHenry Masperο,“L’expéditiοn de Ma Yuan”,Bulletin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XVIII: 3, 1918, p.28.20世纪30年代,黎正甫称:“述中国史者多以汉唐二代为盛世,盖此二代之政治制度教育学术均甚发达,为后世所宗故也。中国文化向外发展,以此二代为最有成绩。安南亦受惠最深,自经汉唐之经营,此一方之土地人民风俗习惯,悉与内地无别矣。”d黎正甫:《郡县时代之安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印行,第175页。《剑桥中国隋唐史》论述隋唐安南亦称:“中国疆域的南限已确立在今之河静区。在此以北的那部分越南地方自汉代起一直受中国的影响,此时已完全归中国管辖。除了土著民族的分散的起义外,那里一直是唐帝国繁荣安定的一个部分。939年越南独立,该地仍坚定地作为一个部分而加入中国文化区,以中国制度和法律进行统治,它的统治精英集团深受中国文学的熏陶,并使用中国文字。”e[英]崔瑞德编、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2页。
从官员的选任制度来看,唐朝在安南一方面推行“南选”制度,将安南地方精英纳入到州、县统治机构中来;f王承文:《唐代“南选”与岭南溪洞豪族》,《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唐代南选制度相关问题新探索》,《唐研究》第19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另一方面又实行科举制度,用以选拔优秀士人参与国家政治事务。g王承文:《唐后期岭南科举进士与文化发展论考》,《暨南史学》第15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史载唐高祖“初入长安,开大丞相府,下令置生员,自京师至于州县皆有数”,“其后又诏诸州明经、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称者,县考试,州长重覆,岁随方物入贡;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州、县、乡皆置学焉。及太宗及位,益崇儒术。”h《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第1163页。前引廖有方墓志就反映了唐朝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在安南地区的推行。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二月规定:“应诸州贡士: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必有才行,不限其数。”i[唐]王定保:《唐摭言》卷1《贡举厘革并行乡饮酒》,《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76页。安南地区有12个正州,按规定都可以推举乡贡举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七月二十七日敕称:“如闻岭南州县,近来颇习文儒,自今以后,其岭南五府(指广、桂、容、邕、安南五府)管内白身有词藻可称者,每至选补时,任令应诸色乡贡举,仍委〔选补〕使准其考试,有堪及第者,具状闻奏。如有愿赴京者,亦聴。”j《册府元龟》卷630《铨选部》,第7554页;《唐会要》卷75《选部下·南选》,第1623页。以上勅令中所谓“应诸色乡贡”,就是指中央礼部主持的秀才、明经、进士等科举考试。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所发布的《举格节文》,则对各地方节镇所送明经和进士人数作了进一步限定,其中称:“金汝、盐丰、福建、黔府、桂府、岭南、安南、邕、容等道,所送进士不得过七人,明经不得过十人。”k《唐摭言》卷1《会昌五年举格节文》,第1577页。以上“桂府”指桂州都督府,“岭南”在此是代指广州都督府,“安南”指安南都护府,“邕”指邕州都督府,“容”指容州都督府。以上五个都督府号称岭南“五管”或“五府”。也就是说,唐朝鉴于安南等地经济文化发展与北方中原和江南等地的差距,规定岭南等地的各都督府每年所贡生员,参加进士考试的贡生不得超过7人,参加明经考试的不得超过10人。可见,唐朝科举制度在安南等地一直得到了有效实行。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就整个封建社会的职官制度和选举制度来说,由于各级官吏特别是高级官吏通过科举来进行选拔,地主阶级各阶层人士都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报名参加考试,这就使他们有可能通过科举进入最高统治机构,从而打破了两汉以来由地主阶级中某一集团、某些家族世代垄断政权,独占高位的局面。”a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2页。而唐代安南姜公辅和廖有方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特别是具有部分岭南少数民族血统的姜公辅能官至宰相,从一个具体方面反映了唐朝文化“容纳百川”的精神以及对周边地区极其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939年越南独立后,科举制度又在越南实行了800多年,一直是越南历代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而且对越南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b参见陈文:《越南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的是,姜公辅和廖有方的北方内地家族背景及其在安南的崛起,也证明了唐代包括安南在内的岭南区域文化的发展,与北方内地家族的南迁密切相关。唐朝是北方家族向岭南大量移民的时期,其移民的原因和途经主要包括:一是整个唐朝都有不少北方内地官员因官而移贯岭南;二是岭南自始至终都是唐朝流人和左降官最集中的地区。由于这两种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移民色彩,因此也成为北方内地家族向岭南移民的重要途经;三是“安史之乱”以后直至唐末五代,大量北方内地家族为逃避战乱而移居岭南各地。而以上三个方面在安南都有重要体现。c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溪洞社会》,《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前引元代许善胜称唐代安南“其他放臣逐客,多中朝名士”。d[越南]黎崱著、武尚清点校:《安南志略》之《安南志略序》,第4页。泰勒(Keith Weller Taylοr)也认为,唐代安南一直都存在数量稳定的来自北方的军人、高级官员、皇室成员以及被流放的官员。这些人不少最后就居留在安南,并对安南社会有重要影响。eKeith Weller Taylοr, The Birth of Vietnam, Berkeley:University οf Califοrnia Press, 1983, pp.183-187.明代丘浚总结岭南区域文化的转换说:“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迁或戍,纷纷日来,聚庐托处,熏染过化,岁异而月或不同。世变风移,久假而客反为主。”f[明]丘浚:《重编琼台稿》卷22《南溟奇甸赋有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8册,第454页。而唐代安南姜公辅和廖有方的事迹,可以说作为具体例证诠释了北方内地家族南迁对安南社会文化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