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重庆交通大学)
“党的十八大”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举全国之力加快推进;这是我国发展经历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之后的战略选择,也是面对全球竞争、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了深刻阐述,为高校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宏观层面分析,创新驱动、协同创新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特别是“2011计划”的启动实施,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强化学科专业特色、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意义重大。中观层面分析,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开放办学,是高校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能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微观层面分析,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增强发展动力、明晰发展路径,必须深入研究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间的关系,实现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互动互联、效能提升。
国内研究情况。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指出:“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高校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科研与教学、学科与专业间边界清晰,难以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渗透”。褚健在《校长论坛》中指出,“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要求高等院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此外,黄德宽、王丽拜、刘风先、孙海涛、李情等学者,主要从理念革命、协同瓶颈、资源配置、创新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外研究情况。德国学者 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协同是复杂系统内部所固有的自身的组织能力,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也解决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德国学者Senano和Fischer在《泛在系统下的协同创新》指出:“协同创新指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的整合,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系统匹配度等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英国学者Etzkoeita在《三重螺旋模型:高校-产业-政府的协同创新》指出:“高校、产业、政府应相互协调,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促进系统在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
本文通过对高校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样本调研,以重庆高校协同创新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辅以网络案例调研分析,透视国内高校相关现状,建议从协同动力、协同要素、协同效能、支持因素、协同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有效机制。
协同动力的内部激发。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着“深化改革”“开放办学”“2011计划”等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要避免规划目标不清晰、战略路径不前瞻、发展愿望不强烈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把协同创新、更好发展中的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优势转移、强化学科特色、加快开放办学、凸显特色发展等作为新的动力要素,以此深挖办学潜能,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动力。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的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构建网络平台,分析要素互动效能并用于政府与高校决策,以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效能,从而实现协同要素的同步同效。
在激发内部动力、实现要素同步的基础上,需要对高校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互动效能进行研判,以此审视高校内部的问题和对外联动方面存在的不足,克服理念滞后、文化差异、制度约束等问题,并提出增强两者协同效能的具体举措和有效模式。
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整合互补性资源,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并应用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活动之中,真正让这种联动带来高校发展的理念性革命与跨越式发展。
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系统机制构建的关键,需要解决协同机制的不闭合、不顺畅、不衔接、不稳固等整体性与局部性问题,从而实现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有机集合、统一整体,同时也要注重其动态优化、系统衔接,即实现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不断动态变化和有序有效运行,确保协同机制发挥最大效能,真正影响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布局、内生动力、发展范式。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面临价值观念、制度壁垒、创新文化、管理运行架空等问题,为了解决高校在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理念模糊、责权明确、管理不当、信息错位、文化差异等问题,高校必须建立更加有序有效的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为国家创新战略推进实施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