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适宜性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机制研究

2018-02-20 09:15张莉琴李怡晨汪洁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适宜性学前教育信息技术

张莉琴 李怡晨 汪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从幼儿的年龄、生理及认知特点出发,学前教育信息化应强调适宜性。本文认真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在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应用学前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机制。

关键词:学前教育;适宜性;信息技术

一、研究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例如,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范围逐渐向学前教育扩展。

1.研究基础

1987 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发表了关于“0到8 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观点是强调为婴幼儿设计的课程或教育方案应考虑其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体特点,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高质量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因素。在1997年的修订版中, 对年龄、个体和文化等方面的适宜性給予了同等的关注,强调了与文化、家庭和环境相关的课程的重要性,强调了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其认为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被理解为在生长与发展上的速度差异,而不是能力方面(大小、强弱),教育者应尊重每个儿童的发展特点,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与提高。为每个儿童设计适合其发展的早期教育,根据标准化的测验对儿童的发展做出预期时,要注意跟条件相似的儿童进行比较,不仅是年龄相同,而且性别、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都要相似,做到全面客观公平的评价。

信息技术与早期儿童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NAEYC早在1996年就信息技术应用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提交了一份立场报告《技术与3~8岁儿童》,并在2012年对其进行修改,与费雷德·罗杰斯中心联合发布了一份新的立场报告《技术和交互式媒介作为工具应用于0~8岁早期教养方案》。

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争议,担忧主要集中在可能会限制幼儿的社会发展能力。国外大多数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有利于幼儿概念理解、抽象思维、社会互动、读写能力等水平的提升。

2.机制构建原则

一是发展适宜性。NAEYC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原则。幼儿并不适宜长时间地面对电脑和投影等,但这个阶段却又是他们对多画面最为敏感的时期。因此,幼儿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的特定性。

二是过程变化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幼儿园信息技术使用的稳定周期相对较短,不同幼儿园可能处于不同阶段。学前教育教材内容不固定,不像中小学教材那样,一般很长时间才会更换一次,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更加复杂。有一些幼儿园可能停留在利用电子声音和图像的阶段,而有些幼儿园可能停留在电子白板的阶段。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前教学活动一直处于变化状态中。

三是教师个体差异性。一般来说,教师信息素养受环境、领导的影响比较大。通过调研发现,幼儿园园长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幼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明显偏多。由此可以看出,幼师的信息技术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学前教育机制应用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已进入学前教育,但目前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水平与教学能力不匹配

信息技术引入学前教育领域,不仅给幼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全新的挑战。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幼师整体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和个体特点,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在其发展适宜性的基础上进行。制作课件要求幼师有非常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得教师难以完全将其掌握。

2.幼师付出与收获不平衡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未十分重视,相关技能的培训和提升都是幼师自己的事情。幼师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并未得到学校以及家长的承认,所付出的精力往往与收获极不平衡。

3.幼师信息素养的更新速度与技术的更新速度不平衡

现代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新交替快,一种新技术刚引入教育领域,还未来得及与教育真正契合或未被幼师所接受就有可能被另一种新技术取代,这使得一些幼师不愿接受新技术,也造成了幼儿教育中的信息生态系统不平衡。

三、发展适宜性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机制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融入学前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儿童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幼师专业化发展,学前儿童家长教养知识的获取,幼儿信息素养的提升等也越来越多地依托信息技术。

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机制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和运用与学前教育相适应的信息技术软件。学前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软件应在普及程度与学前教育的特点上下功夫,如利用技术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软件、集成大量学前教育图片与视频资源的教学备课软件等。

及时更新幼师信息技术使用理念与行为。互联网思维是未来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幼师不但要参与幼儿教育核心技术的研发,而且要将互联网思维方式运用在自己的教学、评价及专业发展之中,使其能和谐地融入原有的幼儿园生态系统,促进幼儿的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改革。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的发展,教育的实现是在互动与参与中完成的。因此,创建不同领域的教学模式,创建发展性评价模式,使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前教育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效果逼真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未来,它决定着学前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06(9):48.

[2]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5):21-26,80.

[3] 陈维超.影响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因素: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91-94.

猜你喜欢
适宜性学前教育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国土资源规划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