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版社编辑对自投稿的筛选和判断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文章从一位从业十几年的学术著作编辑的视角,介绍编辑在审读学术类书稿时所关注和看重的问题,指出什么样的书稿容易得到出版社的青睐,什么样的书稿容易被出版社拒绝,以期为学术著作作者和编辑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 键 词】自投稿;审读;内容质量;形式质量;原创性
【作者单位】李彬,商务印书馆。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4.014
作为一名从事学术类著作出版工作十多年的老编辑,笔者可以大言不惭地说阅稿无数。由于笔者所供职的商务印书馆(简称商务)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一家老字号学术出版机构,故而许多高校教师、学者纷纷慕名投稿。因此,笔者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这些自投稿的出版价值进行判断,从中筛选出达到商务出版要求、符合商务出版理念的书稿。然而,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国内作者自投稿能通过初审的概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5部自投稿大概只有1部能通过初审。
必须承认,編辑在判断是否接纳一部书稿时,偶尔会受到自己专业领域、个人工作安排、出版进度要求等非稿件本身因素影响。然而,这些都是次要的而非决定性的因素,真正决定一部书稿命运的还是其自身是否具有过硬的质量,这一质量既包括内容质量,也包括形式质量。但遗憾的是,自投稿中内容质量和形式质量都堪称上乘的几乎寥寥无几,即便是我们所说的20%通过初审的书稿,大多需要退回作者再进行润色。
笔者不能就此妄言国内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江河日下,严谨治学之风丧失殆尽,因为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最被国内学术界认可的出版单位,对图书产品质量确实有较高的要求。当然也必须承认,部分学者自投稿中的确有一些新颖、独到的创见,我们从中也能看出其所提交的书稿确是费尽心力之作。但是,当前学术书稿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我们反思。作为一名从业十多年的编辑,笔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种与行业息息相关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把我们评判一部学术著作书稿优劣的标准拿出来与作者分享,以便为作者和编辑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为学术出版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编辑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策划组稿、编辑书稿、联系版权、制作营销方案、联络作译者,不一而足。审读自投稿只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项而已。由于无法像编辑加工那样从头至尾细读书稿,大多数编辑通常会要求作者提供书稿的目录、内容简介、作者个人简介和正文的几章内容。
提供书稿目录有助于编辑对书稿的整体架构和脉络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提供书稿的内容简介则可以让编辑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书稿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者个人简介则是为了帮助编辑对作者过往的学术生涯、研究成果等情况有一个了解,以帮助其判断作者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和能力担负起当前这一课题。之所以要求作者提供几章书稿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编辑必须要审查书稿的正文内容,才能对书稿的文字流畅性、章节和段落的逻辑连贯性,以及体例的规范统一性等情况做出判断。另一方面是出于对作者学术成果的尊重及避嫌之需。很多作者的书稿都是其耗费一年甚至几年时光殚精竭虑的成果,可以说被其视若珍宝,加之互联网的发展令文件的复制、传播易如反掌,故而除非特别信任编辑或已经签订出版合同,否则很少有作者愿意把全部书稿的电子文档交与出版社。考虑到出版社与作者各自的诉求,交来部分章节便成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一个折中点。有了这些材料,编辑便可以对一部书稿开展审稿工作了。
既然决定一部书稿能否为编辑和出版社所青睐的最重要因素是其内容质量和形式质量,我们就试着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内容质量的审查
所谓内容质量,主要是指书稿的内容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学术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原创性上,即书稿是否具有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
原创性是编辑在审读一部书稿时最为看重的一个因素。一部学术著作如果只是既有观点的重复,既有思想和理论的堆砌和罗列,即使在其他方面无懈可击,也不过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学术著作的首要价值便在于它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过且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或是理论、观点、模型,或是思考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对推动学术理论的向前发展或对现实问题的应对和解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者投稿时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即自己的作品是否具有某些原创成分在内,是否就某个问题提出了与众不同且有现实意义的见解。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可以不客气地讲,作者本人就该打消向优秀出版社投稿的念头;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了使编辑或出版社能够更容易接纳自己的作品,作者在提交给编辑的材料中应充分体现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即不仅要提供书稿内容的介绍,还要增加书稿本身亮点的介绍——你的作品在哪些方面是区别于市面上同一主题的学术著作的,以便于编辑在审稿时着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审读和价值判断。这不仅让编辑明确审稿的重点,节省精力和时间,也让真正有价值的书稿瞬间脱颖而出,不至于因编辑没有审阅到其精华部分而错误地退稿。
当然,这里还要提到一种现象。笔者在审稿过程中发现,有一些作者显然已经十分熟悉出版社的审稿原则和流程,为了让出版社接纳自己的书稿,他们凭借其相对编辑的专业优势,在提供给编辑的材料中宣称自己的书稿提出了某些新观点、新理论,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新观点和新理论,要么是一些早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大路货”,要么是一些哗众取宠、根本不切实际的空话和假想。这种投机取巧的策略其实是很难奏效的。尽管编辑囿于知识领域,不可能对所有专业问题深入地把握,但是学术出版机构背后通常都有一个专家团队作为学术支撑。比如,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就邀请了北大、人大、社科院等单位的许多知名专家作为学术顾问,为出版工作出谋划策。在编辑遇到一些无法准确把控的问题时,专家会给出权威的意见。因此,哪些书稿属于真正有创见,哪些书稿只是披着创见的外衣,编辑通常都能做出比较专业的判断。
不仅学术价值是内容质量评判的尺子,经济价值也是编辑不能放弃的一个考量标准。出版机构不仅肩负着推动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责任,也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因此对所出版的每一本图书进行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估和考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出版兼具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图书,一直是包括学术出版机构在内的各家出版社孜孜以求的目标。当然,学术著作由于专业性较强、受众面狭窄等原因,想做成大众普及类图书相对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如果学术著作的内容能够与当时的社会热点密切结合,那么其销量也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近年来,出版界一直大力倡导的主题出版,就是学术出版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一个契机。主题出版大致说来就是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等开展的出版活动。如果一部优秀的学术书稿在内容上能够与主题出版的理念结合起来,那无疑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一方面,这类图书会因读者追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购等原因而销量飞升。例如,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以及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议题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政府与市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等图书便销量猛增。另一方面,这类图书可能因为服务于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主题出版的导向而获得各种资助或奖项。比如,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年度好书评比中获奖的图书都有主题出版类图书,足见此类出版物的受重视程度。这对此类图书的编辑来說自然是莫大的激励,也会相应地提高其对相关书稿的接纳程度。
当然,图书能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是有一些机遇成分在内的,毕竟完成一部学术书稿是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社会热点的出现又比较难把握,其热度也大多是逐渐递减的,因此,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笔者并不赞同刻意追逐热点,牵强附会地与社会热点搭关系的学术行为,我们所真正推崇的,是对即将到来的社会时政和经济热点的一种前瞻性把控和预见性解读,甚至是对热点的一种引领。
二、形式质量的审查
有了过硬的内容质量并不能保证书稿一定为编辑所采纳,形式质量同样不可忽视。所谓形式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书稿的整体结构脉络是否清晰,各部分内容是否逻辑连贯,文字是否流畅,格式体例是否全书一致,图表、注释等辅助性内容是否处理得规范,等等。如果说内容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学术研究能力,那么形式质量则可以大体上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以及治学的严谨度。
有些作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确是行家里手,其书稿的原创性也为专家所认同,已经通过了编辑对内容质量的审查。然而,仔细翻看目录会发现,整个作品的脉络层次模糊不清,结构杂乱无章,看不出各个章节之间是依照怎样的一个逻辑主线串联起来的。笔者在审读正文内容时,还发现存在每个小节或段落的说理或论证都无懈可击,但各个小节或段落之间却缺乏一种逻辑上的连贯性,各自为战,相互割裂,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情况。这个问题可谓屡见不鲜。究其根源,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作者在进行某一个论证时,突然头脑中又想到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于是便在结束上一个问题的论证后匆匆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却忽视了需要有一些过渡性的、承上启下的语句将两个问题的论述连接起来,从而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另一方面,更多的情况在于作者本身缺乏一种全局观,只擅长一个个专题的阐述,不对各个专题的阐述做有机的统合,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逻辑连贯的专著。
除章节之间和段落之间外,具体到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些作者对汉语中的连词和副词等一些表明上下文逻辑关系词的用法似乎很陌生。“如果……就……”“只有……才……”“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这样一些对小学生来说都很擅长的汉语常用的固定搭配,有些作者却拙于使用。相反,他们倒是习惯英语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只有“如果……”没有“就……”,只有“因为……”没有“所以……”,只有“虽然……”没有“但是……”。这或许是因为当今学者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他们写文章要参考很多英文文献,久而久之,便将英语的表达方式平移到中文中。缺少了应有的连词或副词,句子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不明朗,如果遇到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几个句子堆砌在一起的情形,读者就会感到一头雾水。
逻辑关系的缺失是形式质量审查中编辑常遇见的一个问题,也是经常被作者忽视的一个问题。如果一部著作从句子到段落、到篇章都是一盘散沙,即使其在内容上有诸多创见,编辑也会权衡良久,不敢轻易接纳的。
文字的流畅性对一部书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字是书稿的基础,没有流畅的文字,再好的理论也无法有效传递给读者。然而,有些作者或许因为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术研究上而无暇顾及其他方面,文字功底显得非常薄弱。在笔者审读过的一些自投稿中,经常会见到一句话中缺少主谓宾等关键的句子成分,句子似乎只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学术性语言和口语、“大白话”交互使用的情况。这些文字上的问题不仅会降低书稿的可读性,还会降低其学术严谨性,从而令书稿失色不少。编辑在审稿时通常会阅读大概一章的内容,如果只是发现个别字句存在上述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很可能是作者一时疏漏所致,但如果大篇幅的内容都存在上述现象,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即便是返回给作者修改,也很难有明显起色。这样的书稿编辑通常只能拒绝,否则未来的编辑加工工作将异常繁复。
书稿在体例上是否规范也是编辑评判书稿形式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术著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公式、图表、注释、参考文献等辅助性质的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有体例上的规范和要求的。是否做到图表随文走(即是否放空图表),正文中的文字、数字是否与图表中的内容吻合,全书所有表格的格式是否一致,公式字母的正斜体是否规范,注释文字是否与相应的正文匹配,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否规范统一等,都是编辑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小事,但如果作者处理得比较随意、混乱,就会大大降低学术著作应有的严谨性,从中也能窥见作者粗疏的治学态度。由于《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此类差错有严格的要求,接手这样的书稿势必会增加编辑加工的难度,以及后期排版、校对人员的工作量,继而增加图书出错的概率。另外,编辑如果把过多的精力用于书稿体例问题的修改,自然会减少对书稿结构、文字、数据等其他更为重要内容的把控,这不仅不利于书稿质量的提升,也会大大降低书稿被编辑接纳的可能性。
上文列举了学术著作编辑在判断是否接纳一部书稿时通常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不同出版社具体情况不同,所面对的书稿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因此,不同编辑在审读书稿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我们在文中没有提到的作者背后的学术资源、书稿内容是否符合政治导向等,都可能是其更为关注的方面。本文仅仅提供了一个从纯粹学术的视角去判断一部书稿出版价值的经验总结,唯愿国内学术出版之花愈为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