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信心 开展训练 广泛合作 因材施教

2018-02-20 23:58吴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智障技能儿童

吴燕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培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因此,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光凭教材远远不够,必须着力开展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切实提高智障生学习训练效果,才能把培养智障生生活能力落到实处。

一、帮助智障儿童树立生活信心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智力低下,常常遭受冷遇、讽刺、挖苦,久而久之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在生活中缺乏勇气,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去嘗试新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去尝试、体验成功和自身价值,补偿其缺陷,开发其潜能。

1.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帮助智障儿童树立信心

帮助智障儿童树立信心,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如,在教授三年级的生活教育主题课“餐前准备”时,教学过程中需要教会学生摆放碗筷。课前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我把学生按能力分成A、B两个小组。A组学生主要采用数数法,独立摆放碗筷;B组学生主要采用一一对应法,把碗筷发给在座的每个人。每个小组的训练重点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及时给予不同的评价:把“你不仅算得对,而且摆放得很恰当,给大家示范一下”送给能力较强的学生;把“真不错,你给每个人都分了筷子”送给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不同的评价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较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2.“倒序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有些复杂的技能在形成时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反复训练,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而且极易使他们产生颓废情绪,形成自卑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训练时采用“倒序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授一项技能时,先将该技能除最后一道工序外的前面工序做好,只让学生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然后将学生需要完成的工序一步步向前推进,从简到繁,由易到难,最终掌握该项技能。

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训练

智障儿童由于接受能力的局限,对任何稍复杂的自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在训练中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粗略到精细的原则是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为了便于学习、理解和训练,我们采用“分步综合训练法”,把一项学习任务分成几个组环节和步骤,然后把各环节、步骤综合起来进行训练,形成统一的整体。像“包饺子”这一生活技能,我们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先教学生“和面、揉面”,再教学生“擀皮”,最后教学生怎样“包饺子”。在训练过程中由易到难,由帮到扶,最后独立操作。安排内容应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不论是传授生活技能,还是让学生制作什么东西,都不要急于求成,要组织学生反复练习,每一遍重复,需要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智障学生的训练,步子要小,速度要慢,由易到难,反复练习使他们容易接受。

三、广泛合作,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双师合作

双师制教学是两位以上的教学人员,协调教学一个班级,使教学形态得以变化的教学方式。生活适应课的内容大部分需要儿童动手操作,在动手训练上,一位教师很难对每一个儿童都手把手地教,我们采用了主——辅的教学方法,即由一位教师主讲,另一位教师辅助教学,关注每一个儿童,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训练。师师合作使教师的优势得以发挥,形成优势互补,共享教学资源,也使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得以有效落实。

2.生生合作

在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上,虽然教师照顾到学生智力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但各类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不均衡,再加上智力的差异,他们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理论,采用异质分组法,让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学生组合在一组,使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能力差的学生掌握了知识,能力好的学生因为帮助了别人而感受到被需要的喜悦。

3.家校合作

智障生生活适应能力差,其原因除了智力因素外,更多的是来自家长对子女的纵容娇惯和包办代替。长期以来,家长们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了让家长加入教育改革行列中来,我们把“转变观念,达成共识”放在首位。学校积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随时与他们沟通,让家长明白提高孩子生活能力的重要性,配合学校给孩子创设实践的机会,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补偿其缺陷,开发其潜能。

四、重视因材施教,体现个别化教学

智障儿童个别差异很大,他们的接受能力、爱好、兴趣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生活技能前,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特点,指定不同的目标,选择的内容和训练强度要适合每名智障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个性特点。对于接受能力较强、体力较好、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目标制定就要高一些,让他们做一些有难度的训练;对于体力差、有明显动作障碍、手脚不灵便、理解较慢的学生,目标制定就要低一些,让他们做些容易的事情。对于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还可加强课外辅导,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打下基础。

总之,在社会适应课堂教学中科学训练,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教学的难度小了,避免了因学生能力悬殊而出现的顾此失彼的现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东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

猜你喜欢
智障技能儿童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留守儿童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