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婷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如期举行,习近平主席向大会发去贺电并发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的世界最强音。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网络平台展示魅力的时代,这个时代更离不开大量创新型人才、多学科融合型人才的支撑。因此,积极推进高校美育工作的进程,以美育激发青年一代创造力、想象力,助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步伐,逐步实现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的战略已是迫在眉睫。
“互联网+”这一概念在今天已经不是新名词,这一概念由易观国际CEO于扬在2012年首次提出,他解释“‘互联网 +’这一公式应该是所有行业产品和服务与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三次提到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性问题,要在“多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1]不难看出,互联网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乃至整个社会已是发展趋势所向。早在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就已经提出了建立一个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新科技变革为手段,推动整个国家发展的新模式。国家的发展依靠教育,教育的进步依靠新模式下的新改革,因此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改革与创新将应用于教育的改革,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美育将迎来自身发展的春天,以美育促进整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美育促进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更是这个春天最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激动的话题。
关于“互联网+教育”,中国教育报记者曾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传统的教育无非是课桌、板凳、教室、学生、教师,一个个固定且单调的存在,而新时代的教育将发展为网络、移动终端,外加自由的学生与老师,一切与教和学相关的活动变得开放而不受地域约束”,[3]科技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互联网为平台,当然与此相关的美育也在新时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传统的言传身教逐步被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所代替。令人欣喜的是互联网创造的信息大爆炸让美育变得更加生动,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更贴近本真的生活,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而非应试或是其他功利目的的活动。大学生肩负着深造知识文化与接轨社会的双重任务,因此社会化的实践活动既是我们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人们关于美学的认识也在新时代的到来中得到提升,这种提升源于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互联网。这个时代悄然而至,却是备受认可,我们愿意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美好事物,奔赴每个中国梦的未来,打开了视野,也就打开了自己寻梦的方向。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伴随互联网而来的负面影响,新潮的“审美观”带来了扭曲的价值观,信仰问题、人生观问题接踵而至,正是这一切的发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审美教育实践的探索,与时俱进的同时必须认清矛盾的本质,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端正人生态度的重任让审美教育者重拾信心,动力十足。“互联网+”时代美育有着与众不同的发展背景,这种与众不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为美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库。所谓“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切都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一张网,如同新时代的“共享”,让世界成为整体,它的大众化在于通过简单的操作,例如关键词的搜索(百度、搜狗、谷歌、360、雅虎、腾讯等),就能达到智能化的联想,获取无穷知识。而“互联网+”能成为新时代的最强呼声,是因为它更强化了这样的功能,资源在网络上得到整合,更多的研究冲破二维空间,达到三维立体空间与意义上的融合。从宏观上看资源的共享打破传统学习中闭塞的时空限制,从微观上看知识库的建立使未来的学习更加有目的、有组织,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会变得高效率,点击单个问题会以超链接的形式引发学生对整个相关知识的兴趣,实现点线面全覆盖的学习和总结。美育依赖图片、声音、影视等空间感较强的体会式教学法,这时就显示了互联网的强大,互联网提供的无限容量资源库,迅速实现短时间、短距离高校与美术馆、音乐厅、剧场、博物馆,乃至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接。资源丰富了,兴趣度增加了,教育变得绘声绘色且充满人情味,这就是美育最强大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即洗涤心灵、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其次,“互联网+”为美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美育需要通过感性的载体以触动大学生心灵深处,这样的触动不是单方面的感知,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互动的方式交流,深入的交流才有可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互联网+”时代有着太多我们熟悉而又喜爱的平台,大家在平台上自由讨论、互相交流,美育就可以利用这样好的资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融通。二十年前腾讯QQ的诞生,已经让大学生之间拉近了距离,二十年后更完善、多彩的“微平台”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审美文化进入一个“微化”的发展阶段,微博、微信都是在用最简洁、有限的语言表达最直观的核心意思,大量的图片和微视频的嵌入让整个文化的交流变得异常有活力。这种“微”意义已经侵入生活,大学生的视线被手机联系的各种平台吸引,并且逐渐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方式,传统教育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愿意参与到这种平台的交流中来,让教育者们惊讶,也让他们反思,利用这样的平台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更是未来美育实践的趋势。
最后,“互联网+”为美育提供了多维度研究空间,这样的空间自由度极高,符合现代大学生自由的个性特点。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从电子邮件到网上论坛,到QQ群,到微信群,以聊天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并且这样的交流可以并行,一个人可参与多个群,一个群内可实现公开群聊和私聊。正如“六度人脉关系理论推断,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熟人链和其他人联系起来”。[4]让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交通的发展,而是互联网络的发展,美育也需要这样的研究空间。所谓育人,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参与,各种空间中的“@”功能让我们大加点赞,美育不仅实现了自由的交流,也实现了“锁定目标、一招取胜”。网络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阶级感,让教师更加轻松,让学生更加活跃,也符合现代人际交往原则。与空间扩展相对应的还有时间的变化,八小时工作制不再影响课后交流与学习,网络实现了二十四小时无休的工作状态,并且无国界无时差。多维度研究空间让美育发挥最大效用,“互联网+”下的美育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以“互联网+”带动高校美育发展已是箭在弦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提出了“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5]在这样的一个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认清学生的变化方向才能使我们的美育工作更加有效。
首先,大学生的审美追求更加个性化。大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知识储备促使他们在大学这样学术自由、发展自由的空间中想要释放自己的个性,加上互联网络的推动,让他们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中选择着不同的审美对象,海量的网络资源也逐渐促使他们审美观的形成。网络无拘无束的舆论环境让大学生的鲜明个性得到展示,思想的解放让他们与时俱进,以上种种反映到审美观上,便是审美追求的个性化发展。在笔者众多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眼中的“美”不是传统定义中的“美”,而是自由,自由的个性就是美的展现,只要有自己的风格,那就是美的。在这个信息激荡的新时代,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郎,他们追求流行的趋势,注重自身的体验,执着于自己内心世界中对美的感知,这样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标准,很难用标准去统一,造成了许多审美教育者的困惑,越是想要统一于传统的审美标准,越是得到了反面的效应。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个性的自由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审美观对大学生自身创造力的发掘及开拓精神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维,进行审美教育的改革,疏甚于堵。
其次,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趋势。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然而快节奏在青年大学生一代身上所表现出的除了活力,还有浮躁,浮躁让他们对自己前途的把握和对为人处事的方式选择上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完成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也充满乐趣。这个问题直接导致及时消费、及时享乐观念的产生,且网络媒体上过多的娱乐信息也容易导致享乐主义和游戏人生的思维产生,功利化的思想愈演愈烈。上文提到的个性化发展同样产生了功利化的负面影响,因为过于个性,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引导的片面性很容易使部分学生主体意识膨胀,将个人利益摆在首要位置。这些功利化的影响对审美价值取向产生直接的作用,大学生在选择审美对象时必定会发生相应位移,读图时代、标题时代彰显着快节奏的生活,却忽视了大学生在其中的不适感,如果没有外力的改变,这种不适感很难被发现,甚至引以为豪。他们不再注重审美作品内涵的价值和意义,反而被五颜六色的外在感官所吸引,实用和功利的追求掩盖了作品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让教育者们觉得心痛不已。
再次,大学生所处审美地位更加趋于双重化。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在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而这种模式让他们渐渐失去个性,或是消极应对,这对于美育的开展也是不利的。然而e时代的到来,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春天,互联网不仅联系着每个个体,还使每个个体成为主体,网络技术让大学生也能参与审美内容的编写、加工及传播。当地位的转变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他们自然而然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新奇感、优越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参与进来,通过各种App(微信、陌陌、E都市、微博、比邻、校内、抖音等)发布自己的照片、视频、音频,互联网时代的互动性、开放性再一次让一切变得可能。这种可能促使大学生审美地位的改变,从单纯的接收,到既能接收也能创造,审美主体的自我认同感油然而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参与才是更有效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最后,大学生审美情趣出现两极分化。传统的传播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电台,传播的信息特别是新闻报道要经过层层把关,确保其真实性、有效性,即使在今天,纸质媒介仍然坚守着“三审三校”的态度与作风,为新媒体时代树立着榜样。必须承认的是,网络传播中的“把关”并非天衣无缝,这个技术的时代,有着惊人的更新速度,因此很多网络空间出现了各种参差不齐的信息。加之网民素质高低不一,造成了一些低俗、丑陋现象反而传播迅速的局面,一旦“网络人浪”形成,其影响很难消除,大学生也深受其害,往往未能作出准确判断时,已被误导,审美观受到挑战。加之“快餐文化”的迅速传播,[6]浮躁心理的压抑,他们往往会选择外在感官上的短暂愉悦刺激,忽视内在文化的价值,出现审美情趣低俗化发展趋势。诚然这只是目前可能的趋势所向,如若加以正确引导,在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下,经典的作品终究是审美的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震撼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
正如(《意见》第十一条)所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7]借助互联网强大的科技力、宣传力、感染力,我们可以从各个层面击破美育发展的难题,走出瓶颈,获得新时代发展的自由。
1.“互联网+教学主体”的实践
无论是美育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教学主体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美育的教学主体包括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互联网+”时代探讨这个问题首先从教育者出发。教育者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探讨,一是“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从自我入手,注重内在美。内在美主要包括内在学识美和内在心灵美,“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解放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只有了解了新时代最新的文化才能辨别真假、善恶、美丑,进而引导学生鉴赏美的知识、欣赏美的文化。心灵美更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必须持有的“上岗证”,教书育人,教师承担着新时代祖国最伟大的事业,医者医体,而师者医心,教师的心灵美将对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强化自我知识体系、丰富自我文化生活是美育教师必不可少的任务,而深度净化自己心灵,做新时代的指路人更是义不容辞的任务。从外在出发,注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一言一行都是教师文明素质的体现,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牢记教师的使命与职业道德。二是“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团队,新时代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也是合作、共享被极为推崇的时代,作为教师,无论是自身的发展还是教学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共赢。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思政课教师可以集体备课,也可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利用QQ、微信建立群聊,商讨课程的教授方法;利用邮箱可以互相传递备课资料;利用网络搜索可以找到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料。
其次从受教育者出发,大学生在应用新科技、适应新时代网络生活的能力上甚至优于教师,这是美育实践的有利因素。大学生可以利用无限的网络资源拓展自己获取美育资料的渠道,也可以成立群组互相交流,在实际操作中有时虚拟空间的交流从自由度和真实性上更优于现实空间的交流。所谓近朱者赤,美育实践中除了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多位益友的交心,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更能彼此贴近、收效更好。但受教育者由于年龄偏小,有时会对现实美丑辨别不清,所以师者的引导、优秀教学内容的设计也显得异常重要。
2.“互联网+教学内容”的实践
一堂课的精彩除了主体的参与,还有优秀的内容设计,“互联网+”时代让内容的设计变得异常丰富,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美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新时代网络资源的繁盛,因此,一节美育课的设计主要参考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层面的内容设计,传统的思政课美育内容设计比较单一,只是单纯形式的说教,学生上课抬头率不高。新时代美育课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让单一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大学生眼前,如中国古诗词鉴赏,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展现,文字的字体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字体给人不同感受,楷书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如颜真卿的《勤礼碑》;草书给人以飘逸、洒脱之感,如怀素的《自叙帖》;行书给人以潇洒、灵动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些内容的转换互联网都可以瞬间完成,只需下载字体库即可展示。除了文字形式,还可以配之以图片、朗诵,甚至利用flash技术制作相应的小动画,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现中国古诗词的美。二是知识层面的内容设计,美育力图寻找美、呈现美、升华美,因此一堂美育课的内容构思需要大费心思,才能实现审美的效果。比如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的审美课程,可以只讲解它的现代含义、写作背景、现实意义等,也可以换种方式,使用现代舞台效果,将它演绎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唯有切肤之感最为深刻。中央电视台2018年春节期间上映了一档综艺节目《经典传唱》,就是用现代人的歌声、现代人的曲调,去传唱经典名作,唱到“男儿当自强”让人热血沸腾、豪气满怀;唱到“少年强则国强”让人意气风发、报效祖国之感油然而生;唱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让人瞬间被李白的豪情意志所感染……互联网时代正体现着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要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去填充传统美育的空白,才是美育新的实践途径。
3.“互联网+教学方式”的实践
教学方式的改革一直是近些年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互联网的普及给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改变当属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改变,从以往的“单向式教育”转向现代的“交互式教育”,这一改变我们一直在做努力却收效不大,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大学课堂产生了众多亮点。一是利用互联网建设网络开放式学习平台,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网络公开课等,学生的选择面扩大,兴趣度增强,就会改变以往对思政课说教形式的烦躁。二是开通校内美育课程专用网络平台,成熟后的平台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共享,把更多、更好、更新的美育资源放到这个平台上,以手机App为桥梁,设定时间段与学生一起审美。比如近来流行于各大高校的一些移动教学助手App,可以直接在网上创建上课班级,该应用将自动生成班级邀请码,再将班级邀请码发送给学生,学生就可以下载应用成为网络班级中的一员。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轻松管理班级,随时发布消息与学生互动,随时发送资源与学生共享,利用节省下来的管理学生的时间去整理更多优秀的课程资源,激起学生独立自觉的学习,并做调查跟踪学习进度及程度,让传统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三是充分利用大学生自建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QQ空间、校内网等,积极评价他们的审美对象,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的审美兴趣,将身边美好的一切分享给他们,在实际生活学习中提高每一名大学生的审美认知。总之,将“互联网+教学方式”的实践落到实处,产生实际意义才是我们每一位美育工作者的初衷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美好生活就是对美的向往、对美的最佳阐释,十九大报告中“美”一字共出现了 27 次,足见“美”在我党的奋斗目标及人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新时代,“人们在互联网上分享着、共享着各种信息、各种经历,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交往、交流”,[9]大学生美育的实践也应该以此为契机,探寻新的途径,培养新时代跨界融合型人才,为国家未来发展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