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挖掘和弘扬“丹渠精神”的思考

2018-02-20 07:03刘阳春
学习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渡槽隧洞工程

●刘阳春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湖北省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引丹大渠,对鄂西北人民来说既是一条母亲渠,更是一条精神渠。“北有红旗渠,南有引丹渠”,当河南人民将红旗渠的精神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系列开发,并用来教育党员干部和子孙后人之时,笔者认为湖北省对丹渠资源的认知和开发理念亟需更新。

一、丹渠工程建设背景和地位

丹渠位于鄂西北。历史上鄂西北的光化、襄阳两县北部多丘陵岗地,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经常遭灾。据史料记载,解放前,这里常常是“五月大旱,汉江可涉”“六月大旱,饥人相食”“秋冬大旱,遍地绿火”。1928年襄北连续五个多月未下雨,当时,堰露底,井干枯,河沟断流,田地龟裂,禾苗枯黄,加之土匪抢劫,地霸高利盘剥,民不聊生,四处逃荒。襄阳县大张营村40户人家,除4户地主外,36户、150多人出外逃荒,在外死绝了十三户,最后活着回来的不足30人。贫农马正义一家有四口人饿死,马本人饿得没法,吃棉花被套活活噎死。解放后,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挖堰塘、修水利,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缺乏充足水源,农业生产的发展仍然受着自然条件限制,每逢大旱,水稻枯黄白穗,棉花落叶掉桃,人畜吃水十分困难。群众中流传着“襄北干旱多,缺水无奈何,种的芝麻不结角,包谷不长砣”。由于缺水,粮食生产只有大量种植耐旱作物——红薯,红薯成为群众的主粮。当时老百姓总结一天三餐的生活是“早上梆梆梆,中午靠山桩,晚上换个样,还是红薯汤”。“滴水贵如油,种田为水愁”,农作物产量很低,最好年景粮食亩产也只有50公斤左右。

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当时的光化县(今天的老河口市)从1959年开始修建水库,经过努力,到1965年全县共修建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43座,堰塘1730个,打井154眼,固定泵站20处,装机1395千瓦,总有效库容达7511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15万亩,全县水利建设初具规模。但因为水源相对不足,干旱年份无水可蓄,仍是靠天吃饭。刚好这个时候丹江口水库建成,于是襄北人民把目光放到从丹江口水库取水上。经过多次向国家水利部、湖北省委和襄阳地委汇报,最终国家决定立项实施丹渠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解决鄂北岗地缺水问题。

丹渠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建设引水隧洞、总干渠明渠和干渠三大部分。引水隧洞是整个渠道的咽喉,隧洞口进水闸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洞身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及湖北省老河口市,横穿珠连山;总干渠和干渠是整个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建成后的总干渠全长68公里,支干渠6条,全长254.2公里;此外还有支渠716条,总长1570公里,可灌溉耕地220万亩,从根本上改善和增强了鄂北地区服务“三农”的基础条件。

丹渠工程是在党中央关心、湖北省委重视、襄阳地委直接领导下,由光化、襄阳两县18万民工直接参与、前后历时6年修建完成。目前,引丹灌区属于国家大型灌区,在全国排名第21位,湖北省第2位,是襄阳市最大的灌区、主要粮食生产区,粮食产量占襄阳市1/3。同时还担负着襄阳市辖“一市三区”及襄北农场132万人、180万头大牲畜饮水安全任务,是引、提、蓄相结合的综合功能较完善的灌区。

二、可歌可泣的丹渠建设历程

丹渠建设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排子河以西工程。主要包括1852米的引水渠,珠连山下100多米、地下开挖的高7米、宽7米、长6775米清泉沟隧洞,光化黄庄880米的明槽拱砌,以及上自原光化县吴家嘴下至襄阳县石桥廻龙寺、底宽11米的45公里总干渠明渠。沿渠建筑物有泵站、泄洪闸、分水闸等工程共127处。工程于1969年10月启动、11月开工,1972年12月竣工。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清泉沟隧洞采取进出口洞同时开挖,并在工程沿线设计四个斜井开口、深入里面分上下导洞双向施工。其中襄阳县负责1、2号井,光化县负责3、4号井,建成后的清泉沟隧洞被称为“地下长龙”。

第二期,排子河以东工程。主要有排子河渡槽、马张河渡槽和16公里总干渠。排子河渡槽是第二期工程重点,设计35个流量,全长4320米,有183个槽墩,总墩高4440米,平均墩高24.2米,最高墩49米,砼6万方。1972年11月开始筹建,1973年2月26日破土动工,1974年7月竣工通水。排子河大渡槽位于现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凌空飞架于排子河之上,是引丹灌渠的主要建筑之一,有“天上银河”与“亚洲第一大渡槽”之称。

丹渠工程最初的取水口设在丹江口石碑岭,在开工四个月后因该地段地质构造不适合建取水口又调整到清泉沟。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在工程上马之初,丹渠工程的整体规划和施工设计图竟然还在修改、没有定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掀开了丹渠建设的大幕。

丹渠工程上马后,面临着重重困难。首要任务是必须解决物资短缺问题。三军已动,粮草却无着落。工程开工后,很多材料却要现想办法去筹集。当时建设排子河渡槽需要3万多吨水泥、4千多吨钢筋、1万多方木材,为了弄到砂石料,广大党员群众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冬天不顾寒冷,利用汉江的枯水期,下河捞砂石,洗砂石。在转运砂石料的时候,由于冬春季节河水下降航道不通,船不能靠岸,他们先后组织群众5千余人次,在水里苦战三天三夜,疏通航道25华里,挖开码头26个,保证了砂石料的生产、运输。同时地区林业部门和驻地铁路、部队等单位也纷纷伸出援手,出人出物,支援工地建设,终于使工程缓慢得以推进。

其次是面临技术难题。当时曾有人断定,把湖北全省的技术力量和开山机械集中起来,也打不通珠连山。而丹渠建设的主力军全部是什么技术也不懂的农民工。对于钻山打隧洞,大部分同志不但没搞过,连听也没听说过。工程指挥部只好于1970年5月下旬组织连以上干部到焦枝铁路“九里山”现场参观打隧洞下导洞经验。回来后,两千多民兵同工人结合起来,能者为师,逐步掌握了空压、捲扬、风钻、电焊、抽水、测量、钢筋、修配、电、木工等各种技术,适应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工人们响亮地提出,“不怕机械旧,就怕思想修;不怕机器坏,就怕路线歪,机械不够土法代,配件不足自己做”“勤检查,勤维修,勤保养,使旧机械高产长寿,为人民再立新功”。他们将陈旧的慢速捲扬机改成中速、快速;没有动力线,用裸铝线外面套皮管代用;用两个同转速的小电机并联起来,代替大电机。同时,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制出鼓风机、风动震捣器、7.5瓦水泵叶轮、螺旋泵、螺旋母、斗车轴、斗车轮、空压机伐座等机械配件,基本满足了施工需要。三号井一连捲扬机手刘居华是一个二十岁的女娃子,过去根本没开过捲扬机,但接受任务后,在三团工人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捲扬机的构造、性能、操作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工人们逐步掌握各种工作特点。比如开洞爆破规律,他们认为:大塌方,莫害怕,下定决心战胜它,打浅眼放小炮,以免再把它振塌。小塌方不要紧,我们炮工要小心,一个雷管半筒药,松劲不要惹大祸。泥巴孤石紧相连,风化石泥洞最好,炸药只装一少半,又省炸药,又安全。洞内石头样数多,哪样石质都炸过。

第三是生活缺乏保障。民兵们初到工地,少房屋没床铺,锅灶缺,炊具不足,他们迎着困难上,没有房子露天住宿,没有床铺睡地铺,没有灶房挖坑做饭,没有电灯照明用马灯,没有抽水机就用脸盆端、水桶挑。特别是在工程初期,民兵们每天口粮只定量供应1斤粮食,吃菜从家里带。为了节省粮食,一些民兵在阴雨天工程间歇期一天只吃两顿饭。就是这样的条件,民兵战士们还豪迈地说:“头顶蓝天,脚踏荒山,喝的是清泉水,住的是茅草屋。”正是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始施工时场区路未修好、桥未架通,一遇阴雨一团糟,板车到耿坡车站拉砂石料过不了沟、上不了公路。各民工团、营领导干部层层带头,两、三人一部车,硬是把板车抬上公路。全工地一千多部板车日夜抢运,有的一天跑两遍,往返一百多华里,腿跑肿了,脚磨破了,仍然坚持干。

三、关于丹渠建设的思考

纵观丹渠工程建设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们情不自禁地思考:在那物资如此缺乏、技术如此落后的年代,建成丹渠凭的是什么?抽丝剥茧找原因,只能说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丹渠是鄂北人民的母亲渠,更应是鄂北甚至是全省人民的精神渠。当年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在丹渠建设中迸发出的那种大无畏精神,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后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去践行和传承。

一是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从现在保存的当年建设工具看,当年戴的是草编安全帽、穿的是居家衣服和手工布鞋、用的是肩挑背扛扁担箩筐和你拉我推的板车、吃的是半饱伙食、住的是简易混杂地铺……就是这样的条件下,大家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了前进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襄阳县石桥团史李营有个小老虎班,平均年龄十七岁,最小的十五岁,他们三人一把车,平均每车拉1200斤以上。排子河渡槽51号墩基施工时正逢大雨洪水猛涨,长岗营50多名战士在营长卜长青的率领下与洪水搏斗,跳进半人深的泥潭里,拉着木板赶稀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赶走稀泥17方,重新筑起了围墙、竖起了井架,保证了火箭锥的施工。太平团徐堤营四月下旬为了抢浇两基础的砼任务,民兵战士冒雨施工,衣服换了三套,穿着湿衣服坚持干,抽水机坏了用人挑水,搅合机坏了用人打盘,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六个小时完成了任务。

二是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1970年4月清泉沟隧洞4号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塌方,塌方宽7米、长15米、高16米,塌下来的石头有600多方,小的像石滚,大的像磨盘,十八排“支撑”全部塌在下面,前进的道路卡断了。塌方不扫除,隧洞就不能开挖。清除塌方,洞顶上的险石掉下来就有生命危险。有一次同志们正在激烈战斗,突然一块千斤巨石扑通一声掉在同志们面前,溅得大家满身泥水,同志们把脸一摸又继续战斗了。光化团竹林桥营二排排长赵成秀在掀钢板时用力过猛,一不小心几个指头压得开了花,他咬着牙,忍着痛,坚持不下火线。医生给他简单包扎了一下,他一只手缠着绷带,一只手坚持着推车出渣、来回奔跑,同志们要换他下来,他说,“我还有一只手,我要战斗到底”。战塌方突击队木工排长陈训枝在一次抢“支撑”的战斗中,连续三个班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在最危险的地方,头顶上布满了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大大小小的险石,浑身上下被泥水浸透,民兵战士称这好似虎口拔牙,但他从没叫过一声累、一声苦,在坚持战斗到第三班时,他的关节炎犯了,同志们都叫他回去休息,他说,“为革命吃苦、流汗最幸福,为人民洒尽鲜血最光荣”,一直坚持到最后。四号井模范安全员、二十岁的女民兵战士李悦萍为了确保同志们安全,在战塌方中爬上十六米高的支撑排架,站在险石下处理险石,一次比一次危险,她面不改色。1970年8月31日在一次排除险石的战斗中,在险石松动千钧一发的关头,她用身体扛住险石推开别人,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三是人人争先、永不服输的精神。在丹渠施工现场,人人争先、不甘落后,这里没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渡槽施工,难在高空。排子河渡槽工地的女战士说:“妇女能打(隧)洞,妇女能种田,党叫建渡槽,妇女要上天。”女模范陶桂喜、刘英、王德英发动妇女组织了“三八高空作业班”“铁姑娘浇筑排”,勤学苦练掌握了用滑动模板搞浇筑的技术,向男同志下战书说:“半边天,挣抢干,妇女赛过男子汉,三八高空作业班,七月一定要‘上天’。”工地上巾帼不让须眉,老同志更是老当益壮。原襄阳县西尹公社老贫农王立亮时年58岁,全家11口人,1970年7月到丹渠工地,四十多个月没回家,过年过节都不回去,家里有要事带信让他回去,他说“清泉沟隧洞不打通不回去”,隧洞打通了又说“排子河渡槽不修起不回去”。他每天起得早,晚上十二点前未睡过觉,群众说他“一天到晚闲不住”。

永远的丹渠,永远的骄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同样,对于丹渠建设和丹渠精神,我们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去理解。这样,我们才能从丹渠建设中认识和体会到伟大的丹渠精神到底涵盖了哪些内涵,也才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的先辈在建设丹渠过程中所迸发出的那种“信念坚定、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可喜的是,丹渠资源开发已经受到襄阳市委、老河口市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多次进行深度采访报道。我们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整合力量,加大开发挖掘力度,把她打造成为立足襄阳地区、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渡槽隧洞工程
浅谈水利工程渡槽基础承台施工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超前预报结合超前探孔技术在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傍山道路泥石流渡槽设计
渡槽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方案应用
——以东风渠天宫桥渡槽和黎家沟渡槽为例
高架渡槽不同支撑结构型式动力特性研究
子午工程
工程
水平冻结法在疏松砂岩地层隧洞TBM掘进超限处理中的应用